六月 2014

週二, 03 六月 2014

慈濟大愛四神湯 包容端莊展清明—大愛服儀心品系列(二)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包容系列服飾設計以清明心念為主,透過環保再生織物來傳遞環保人文的意涵,是最好包容愛護地球的典範。融合延續物命的精神,以及傳統美感的再造,呈現古今交錯技術及設計的完美結合。(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包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無私的氣度和博愛的胸懷。包容的精神也為歷代聖賢所推崇,意思是像長江那般大家大海,能謙遜將其自身安在下方,接納許多涓涓細流,才能成為水中之王。佛教中也有提及,證嚴法師慈示:「人人心中常存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無緣大體,同體大悲;慈悲心懷,才能包容萬有。

「人格昇華,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一個人由內而外的散發美感和氣質,是要從淨化身心做起。要成為一個人人皆敬愛的仁者,必須要有包容的胸襟,謙虛如稻桿般彎腰低下。「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大愛感恩的“ 包容系列“ 服飾設計就是以清明心念為主,灰色調用低調的蓮花刺繡和小如意提花布,在沉穩中多了秀氣,整體看起來端莊而嫻柔,具有傳統女性形象美德的代表。

而包容不只是對身邊周圍的人事物,也要擴及到大範圍的環境。「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透過環保再生織物來傳遞環保人文的意涵,是最好包容愛護地球的典範。融合延續物命的精神,以及傳統美感的再造,呈現古今交錯技術及設計的完美結合。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慈濟大愛四神湯 包容端莊展清明—大愛服儀心品系列(二)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包容系列服飾設計以清明心念為主,透過環保再生織物來傳遞環保人文的意涵,是最好包容愛護地球的典範。融合延續物命的精神,以及傳統美感的再造,呈現古今交錯技術及設計的完美結合。(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包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無私的氣度和博愛的胸懷。包容的精神也為歷代聖賢所推崇,意思是像長江那般大家大海,能謙遜將其自身安在下方,接納許多涓涓細流,才能成為水中之王。佛教中也有提及,證嚴法師慈示:「人人心中常存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無緣大體,同體大悲;慈悲心懷,才能包容萬有。

「人格昇華,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一個人由內而外的散發美感和氣質,是要從淨化身心做起。要成為一個人人皆敬愛的仁者,必須要有包容的胸襟,謙虛如稻桿般彎腰低下。「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大愛感恩的“ 包容系列“ 服飾設計就是以清明心念為主,灰色調用低調的蓮花刺繡和小如意提花布,在沉穩中多了秀氣,整體看起來端莊而嫻柔,具有傳統女性形象美德的代表。

而包容不只是對身邊周圍的人事物,也要擴及到大範圍的環境。「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透過環保再生織物來傳遞環保人文的意涵,是最好包容愛護地球的典範。融合延續物命的精神,以及傳統美感的再造,呈現古今交錯技術及設計的完美結合。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一, 02 六月 2014

天空之國心遼闊 良善子民樂助人


非洲國家賴索托,境內地形多為高原,海拔高,所以賴索托也被稱為「天空王國」。這次慈濟志工來到距離首都馬塞魯(Maseru)一小時車程外的馬都崁(Matukeng)地區,與當地志工走訪周圍村莊,直接在戶外的岩石地,開啟了專屬於培訓志工的「露天座談會」。志工發現,賴索托不僅天空遼闊,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也一樣胸懷熱情、心地善良。

法國作家雨果:「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非洲國家,賴索托,寬闊的天空下,有一群胸懷行善志向的當地居民。

因為沒有足夠也沒有適合的室內空間,大家直接在戶外,順著天然岩石席地而坐,聆聽這場屬於培訓志工的「露天座談會」。

當地人熱情歌聲,吸引更多民眾前來「馬都崁地區」周圍村莊,志工帶來的60多本靜思語,沒想到,根本不夠發。

慈濟志工 陳美娟:「這裡就是所謂的一村連著一村,村村相連。」

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莊,一傳十,十傳百,這天一共就有10個村、173位居民,參與慈濟人和「馬都崁志工」主講的培訓課。

而許多當地居民,已經開始在各自村莊進行過關懷、訪視,對於行善頗有心得,甚至就地取材,把食物、手工藝品,做為他們的愛心。

慈濟志工 陳美娟 與 培訓志工:「這個就是用乾的玉米梗去編的,這些都是社區志工做的手工藝品,所以另外這個是什麼,身體乳液。」

付出,就是一種收穫,也能啟發更多人的善念,賴索托這片大地,充滿無限希望。

真善美志工 陳美娟 賴索托報導

Read more

深耕社區志工行 幫助清理掃心地


新北市林口區,有位81歲的張伯伯,他因為罹患攝護腺癌,又加上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慢性病纏身,同住的養女一個人既要照顧父親,也無多餘體力整理居家環境,因此慈濟志工動員20多人,前來幫忙張伯伯打掃家裡,志工半年多來的關懷,讓張家父女有了依靠,現在他們不只是慈濟會員,未來還想要加入環保志工行列。

打掃之前,志工仔細詢問張伯伯,哪些東西能丟,哪些東西要留。

慈濟志工 與 張伯伯:「有鑰匙(鑰匙要) 這個要,榮民服務處訪視證,這個留著喔(這個都要),這個要留著 好,那再把它包回去喔,用塑膠袋裝就好 這紙爛爛的。」

81歲的他,因為罹患攝護腺癌,又有多種慢性病,加上同住的養女有憂鬱症,因此無力整理居家環境,志工特地前來幫忙。

慈濟志工 邱秀峰:「算起來有三個房間,那每一間房間都堆滿了東西,就是很多很多雜物,希望說利用這一次,幫他清一清,然後該修的幫他修一修。」

知足又節儉的張伯伯,因為惜福,總是捨不得丟掉東西,志工這天不僅幫忙清理雜物,同時也協助水管和門窗的修繕,希望還給張家父女,一個乾淨的生活空間。

慈濟居關戶 張伯伯:「要不是你們來(打掃),我們這兒是亂七八糟的,我又不能做,這些慈濟的師姊啊,對我們最好了 最高興了,今天最高興。」

志工半年多來的關懷,讓原本無助的父女倆,有了依靠,兩人如今都是慈濟的會員,不久之後,更希望用實際行動,加入助人行列。

慈濟志工 邱秀峰:「伯伯自己也跟他女兒發了願,說希望改天身體好一點的時候,他要跟女兒一起走到環保站,跟我們參與 我們的資源回收。」

張伯伯的養女 張小姐:「我雖然沒有任何的別的本事,我會用我的心來感恩,能夠看到需要關心幫助(的人),雖然不是(很有錢)錢財我沒有,但是我會用我的心,跟我的一切(來助人)。」

真善美志工 蔡慮妤 連慶棋 李德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脾氣暴躁易怒 做環保修心性


今天的心富大幸福,要帶大家看一個在付出當中,修養心性的故事。板橋的志工徐明順,他說自己在加入慈濟以前,脾氣非常不好,總是不小心傷到身邊的人,讓他們躲得自己遠遠的。現在,他在環保站是人人稱讚的好夥伴,還要帶領平均70歲以上的環保志工們完成工作,原來這背後,是有一股溫柔的力量在支持著他,讓他的慈濟之路,越走越精彩。

徐明順:「加入慈濟前是,什麼事情都不順眼啊,然後,就是罵人啊,罵人是我的專長啊。

好,感恩感恩,謝謝喔。

我一直認為我是好人啊,可是師父講過啊,一個人心地再好,脾氣嘴巴不好,都不算是一個好人啊。

小心喔菩薩,慢慢走喔。

鐵的話大概六塊到十塊,白鐵的話現在四十到五十,所謂的白鐵就是,因為它不會生鏽,不鏽鋼。

有時候我們來做一做,遇到狀況就會想說,對啊很多東西你就已經,把它丟掉了。為什麼你不能,不能把那些包袱放掉,對啊,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啊,有很多垃圾很多的無明,可以清除掉啊。」

環保志工:「很好啊,他很會疼惜這些環保啊,喔我做環保做得多好啊,我們大家都做得很美耶。天天都要到這邊報到,好高興喔。」

徐明順:「有很多老菩薩,她們才是最精進的菩薩,真的她們真的很發心,你想想看,她們有的已經可以,當奶奶曾祖母了。我不覺得我在付出,我覺得我在做,我自己本分的事情耶,而且這種東西是大家來做,不是由我一個人做的。

幸福,就是,家庭美滿,小孩子,平安。

現在遇到事情就是,比較能夠把煩惱忘掉啊,那我以前就是不會原諒別人啊,只要你有錯,你就慘了啦,你一定會被我罵到,你會沒有地方躲啦,小孩子會變成說無所適從啊,這是我的錯誤的方式啊,所以我現在也受到現世報啊,我小孩子現在是在罵我,現在是我在被小孩子罵,不是我罵小孩子,跟了師父以後就知道,什麼叫做善解啊,知道什麼叫做包容啊。」

徐太太:「你那邊搬一盤來,脾氣是,以前大概65分吧,那現在大概,85分啦,呵呵,還要進步啦,還要再有進步的空間。」

徐明順:「其實都是我們師姊比較辛苦啦。」

徐太太:「現在就是他有在做那個,功德財,我就負責世間財這樣子啊,有時候是比較累一點啦,因為他不會說只有做環保的事嘛,他有時候還會接,助念啊。」

徐明順:「她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啦,沒有她的護持喔,說實在的,慈濟也不會走得那麼順啦,我除了說感恩喔,我真的不知道要跟她講什麼啦。漂亮老婆,感恩耶。」

採訪撰稿:李宛真
攝影剪輯:鄧應忠 

Read more

近兩百志工齊聚 趕製毛毯獻愛心


北半球最近進入盛夏,但在南半球卻即將面臨酷寒的冬季,為了提供南美州巴拉圭慈濟志工,將要進行的冬令發放,北區各地將近兩百位志工,齊聚在台北內湖園區,趕製環保毛毯,這次的目標是兩萬條,希望這分來自台灣的愛心,能夠溫暖即將過冬的巴拉圭民眾。

慈濟志工 吳月鶯:「因為這個圍巾,我們也是賑災在用 ,摺三分之一 像這樣有線頭,把它包在裡面 看起來比較整齊。」

仔細聽著慈濟志工吳月鶯的說明,這一天,台北內湖園區宛如工廠出貨那樣地忙碌,現場聚集了將近兩百位志工,趕著製作毛毯,有些人甚至遠從基隆而來 。

慈濟志工 吳月鶯:「最可貴是這些志工菩薩,有的年紀都非常的大,像基隆我看了有很多,有一些(志工)腳會痛啦,身體有點微恙 可是大家都很願意把握他們的因緣。」

事實上,在內湖園區的毛毯製作區裡,志工們已經趕工超過一個星期,這次目標是兩萬條毛毯,將送往南美州的巴拉圭,供冬令發放使用 。

慈濟志工 吳月鶯:「巴拉圭他們的特點是,白天非常的熱,超熱的。大概三四十度,四十幾度,可是到晚上變成零度,溫差那麼大的國家,晚上非常寒冷,所以需要我們,各位師兄師姊這一分,人間的愛去關懷他們 。」

一百多位志工,大家分別在各個工作區裡,埋頭做事,來自暖暖的志工楊惟梃,右手前一陣子受傷,但仍不放過可以為人付出的機會 。

慈濟志工 楊惟梃:「上人說要做來囤 不要做來抵,我們有這個機會付出,雖然是縫了27針,但是我的傷口已經比較好了。雖然右手受傷 但左手還可以做 。」

來到打包區,只見志工們全身衣服濕透,但沒人停下來休息,志工們打趣地說,做得多才賺得多 。

志工 朱碧琴:「我覺得今天有機會站在這邊,為大家服務 把愛心送到國外去,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我也是有就是有福報,才可以做這些回饋大家的事。」

志工們把握機會付出,不僅自己得到歡喜,也把台灣人滿滿的愛,透過毛毯傳送到地球另一端。

王惠卿 李英泰 高美玉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日, 01 六月 2014

淨白純淨洗心靈 知足感恩知惜福—大愛服儀心品系列(一)

圖說: 誠如靜思語:「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淨純系列服飾設計以純白來展現極致簡單之美,整體而言散發純潔、透明、明亮的觀感;保持清靜的心,不貪婪,心平靜,人則安。亙古永久的守持之心,慈悲心願關照天地。(攝影者: 大愛感恩科技)古代的白色,光明正大的意思。漢語中常用清白、潔白無瑕來表示人的品行端正。淨純系列代表待人單純耿直,做事思路清晰;胸襟寬闊廣大,清風徐來掃去心中塵霾;純淨的法水洗滌心靈,如水晶透明本性。

「掃除心靈陰霾則能顯現亮麗本性。」若要回復輕安的清淨心靈,一定要經過大智慧的教育及洗鍊。白色淨純系列由環保再生織品焠鍊出來,堅持不後染,如散發出蓮花的清香。

袖口活褶洋裝特別具有「甕」的意涵。它代表傳統女性的美德,簡單無華,散發古早味;珍藏久久,心胸寬大;生活儉樸,知足惜福。100%以大愛環保再生布料,原色無染,造型簡約,散發清逸婉約的衣著之美。穿著「甕」系列服飾,就是提醒自己,實踐知足、感恩、儉樸與惜福。

誠如靜思語: 「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淨純系列服飾設計以純白來展現極致簡單之美,整體而言散發純潔、透明、明亮的觀感;保持清靜的心,不貪婪,心平靜,人則安。亙古永久的守持之心,慈悲心願關照天地。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淨白純淨洗心靈 知足感恩知惜福—大愛服儀心品系列(一)

圖說: 誠如靜思語:「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淨純系列服飾設計以純白來展現極致簡單之美,整體而言散發純潔、透明、明亮的觀感;保持清靜的心,不貪婪,心平靜,人則安。亙古永久的守持之心,慈悲心願關照天地。(攝影者: 大愛感恩科技)古代的白色,光明正大的意思。漢語中常用清白、潔白無瑕來表示人的品行端正。淨純系列代表待人單純耿直,做事思路清晰;胸襟寬闊廣大,清風徐來掃去心中塵霾;純淨的法水洗滌心靈,如水晶透明本性。

「掃除心靈陰霾則能顯現亮麗本性。」若要回復輕安的清淨心靈,一定要經過大智慧的教育及洗鍊。白色淨純系列由環保再生織品焠鍊出來,堅持不後染,如散發出蓮花的清香。

袖口活褶洋裝特別具有「甕」的意涵。它代表傳統女性的美德,簡單無華,散發古早味;珍藏久久,心胸寬大;生活儉樸,知足惜福。100%以大愛環保再生布料,原色無染,造型簡約,散發清逸婉約的衣著之美。穿著「甕」系列服飾,就是提醒自己,實踐知足、感恩、儉樸與惜福。

誠如靜思語: 「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淨純系列服飾設計以純白來展現極致簡單之美,整體而言散發純潔、透明、明亮的觀感;保持清靜的心,不貪婪,心平靜,人則安。亙古永久的守持之心,慈悲心願關照天地。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青年有志承使命 推廣環保護大地


大學生活,多姿多采。在上海,這位大學生,楊寒,選擇另一種歷練,她投入青年志工,把環保理念,帶入宿舍。室友從不明白,到漸漸配合,現在宿舍裡,垃圾怎麼丟,有了改變。楊寒也格外心疼,外地移工家庭的孩子,因為她自己,也是隻身來上海念書的鄉下孩子,她不只認真求學,也付出一分,愛的責任。

上海,中國最大城市之一,有超過70所大專院校,可以說是菁英匯聚之地。

出生於河南的小農村,父母教育程度不高,楊寒,努力擠進上海的大學。

楊寒:「上海這個城市給人壓力,是有一種壓迫感的壓力,在家裡,一個饅頭可能五毛錢就很大,可是在上海一塊多還這麼小。從大一到現在,其實有做滿多兼職,我有跟同學出去發傳單,然後有去賽車場做工作人員,然後也有在披薩店做兼職,又做家教,就做還是滿多的,對我歷練我也覺得很大。」

青年志工,是楊寒的另一種歷練,甚至成為生活準則,其中之一準則,就是環保。

楊寒:「因為我覺得現在環境已經汙染得很嚴重,就像上海現在有很多,都很霧霾已經,就是已經到我們的身邊,現在環境這麼厲害,我覺得就應該從自身來做起。」

楊寒的室友 方青:「就覺得她很奇怪,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而且還經常做,後來慢慢也就理解了。」

楊寒的室友 羅靜:「她會跟我們講,這些東西怎麼怎麼用,我覺得很有道理,然後我們就會聽她的,一開始沒有那麼自覺嘛,後來慢慢都會自覺,把那些,像那些紙啊,都不會直接丟到垃圾桶裡,然後就會放到她那個袋子裡。」

這裡是上海嘉定區,工廠聚集的城鎮,許多外地民眾在這裡打拚,慈濟志工每個月關懷困難家庭。

「來,這個衣服是師姑要給你們的。這個油。哇這是畫的嗎,好漂亮。」

楊寒 與 學童:「你手,你有沒有塗過乳霜啊。沒有塗過。那姊下次送你一個好不好,好。」

楊寒:「親眼看到,就有一點難以置信,有一點難以置信的感覺,我沒想到他們這麼小,生活的環境是這麼苦,可是我覺得他們,我覺得他們很堅強,然後讓我很感動。」

學海無涯,愛心也如湧泉。與孩子每次真誠的相對,就彷彿是翻開一本,字字譜愛的書。青年志工的美好經驗,值得典藏。

Read more

五月五慶端午!邀約照顧戶團聚


屏東東港聯絡處舉辦慶端午活動,邀請八十多位照顧戶參加,宣導塑膠袋回收,也推廣心素食儀,鼓勵照顧戶吃素愛地球。

回顧當年竹筒歲月,將日存五毛錢行善助人的故事,搬上舞台。端午節前夕,慈濟志工邀請照顧戶相聚,共同歡度佳節。

慈濟照顧戶 王女士:「感謝師姊,感恩,我感覺很好,很好。」

慈濟照顧戶 林先生:「上人給我們開示的道理,我聽了起歡喜心,很高興,也覺得很感動。」

生活中常常使用塑膠袋,但亂丟塑膠袋,可是會破壞地球。藉由宣導環保分類,回收塑膠袋,大家一起來,減輕環境負擔。

慈濟志工 李宜頻:「給他們能夠真正在日常生活當中,親身力行環保的工作。」

道道美味料理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志工們用心準備,希望讓照顧戶賓至如歸,更重要的是,推廣素食愛地球。

張宜茜 王昭中 謝炎輝 屏東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