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4

週五, 13 六月 2014

ITEX國際發明展 慈技勇奪3金3銀

圖說: 大愛感恩與慈濟教育志業體密切合作,這次ITEX國際發明展慈技與大愛合作開發的環保減壓枕及環保引流袋得到 INTEX發明金牌獎殊榮!運用環保材質製作的減壓枕,體積小又透氣,體貼病患需求。(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技術學院師生組團,參與25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及科技展,從20個國家、101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佳績。發明著重在醫療生技與護理照護,希望透過創意結合科技,造福更多病患。

滿心歡喜展示獎牌,慈濟技術學院師生,首度參加馬來西亞發明展,就拿到三金、三銀、兩項特別獎的耀眼成績。創意的作品,更是獲得各國廠商青睞,期待爭取合作。

俄羅斯醫藥用品廠家代表 古娜拉:「這個創意非常簡單,我想這可以用在,俄羅斯很多醫院,我們可以試著運用,在我們國家看如何合作。」

慈技護理系學生 羅雁婷:「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有壓瘡的問題,加上有L型枕,或者是清潔手套裝水,很容易放在上面然後滑脫。」

圖說: 慈濟技術學院師生組團,參與25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及科技展,從20個國家、101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佳績。發明著重在醫療生技與護理照護,希望透過創意結合科技,造福更多病患。(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大愛感恩與慈濟教育志業體密切合作,這次ITEX國際發明展慈技與大愛合作開發的環保減壓枕及環保引流袋得到 INTEX發明金牌獎殊榮!運用環保材質製作的減壓枕,體積小又透氣。還有可攜式的收納裝置,解決引流管太多,造成的困擾,讓病患方便下床活動。日前5月12日國際護理師節所舉辦護理系「加冠暨傳光典禮」上,大愛感恩科技也運用「神奇白布」疏濕、免燙、舒適、快乾、防撥水、易去汙等特性,替學生們量身訂作機能性實習制服。

專為存放注射藥物的安瓿所設計的開瓶器,可以隨瓶口調整大小,獲得金牌肯定。相較過去,必須冒著徒手折斷的風險,這項不斷改良的設計,成為護理人員一大福音。

慈濟技術學院研發長 林祝君 :「其實在臨床上護理人員也常常因為施力點的方式,都會造成他們手指受傷,一個預防性一個裝置,或許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還有幫助我們的護理人員,在她們臨床工作上更安全。」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師生,分別從北蟲草和海帶中,萃取出減緩骨質流失和提升免疫力的成分,具備市場潛力,達到產學合作。六項發明已經申請專利,期待未來能造福更多人。

綜合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修改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ITEX國際發明展 慈技勇奪3金3銀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7049

Read more

ITEX國際發明展 慈技勇奪3金3銀

圖說: 大愛感恩與慈濟教育志業體密切合作,這次ITEX國際發明展慈技與大愛合作開發的環保減壓枕及環保引流袋得到 INTEX發明金牌獎殊榮!運用環保材質製作的減壓枕,體積小又透氣,體貼病患需求。(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技術學院師生組團,參與25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及科技展,從20個國家、101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佳績。發明著重在醫療生技與護理照護,希望透過創意結合科技,造福更多病患。

滿心歡喜展示獎牌,慈濟技術學院師生,首度參加馬來西亞發明展,就拿到三金、三銀、兩項特別獎的耀眼成績。創意的作品,更是獲得各國廠商青睞,期待爭取合作。

俄羅斯醫藥用品廠家代表 古娜拉:「這個創意非常簡單,我想這可以用在,俄羅斯很多醫院,我們可以試著運用,在我們國家看如何合作。」

慈技護理系學生 羅雁婷:「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有壓瘡的問題,加上有L型枕,或者是清潔手套裝水,很容易放在上面然後滑脫。」

圖說: 慈濟技術學院師生組團,參與25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及科技展,從20個國家、101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佳績。發明著重在醫療生技與護理照護,希望透過創意結合科技,造福更多病患。(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大愛感恩與慈濟教育志業體密切合作,這次ITEX國際發明展慈技與大愛合作開發的環保減壓枕及環保引流袋得到 INTEX發明金牌獎殊榮!運用環保材質製作的減壓枕,體積小又透氣。還有可攜式的收納裝置,解決引流管太多,造成的困擾,讓病患方便下床活動。日前5月12日國際護理師節所舉辦護理系「加冠暨傳光典禮」上,大愛感恩科技也運用「神奇白布」疏濕、免燙、舒適、快乾、防撥水、易去汙等特性,替學生們量身訂作機能性實習制服。

專為存放注射藥物的安瓿所設計的開瓶器,可以隨瓶口調整大小,獲得金牌肯定。相較過去,必須冒著徒手折斷的風險,這項不斷改良的設計,成為護理人員一大福音。

慈濟技術學院研發長 林祝君 :「其實在臨床上護理人員也常常因為施力點的方式,都會造成他們手指受傷,一個預防性一個裝置,或許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還有幫助我們的護理人員,在她們臨床工作上更安全。」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師生,分別從北蟲草和海帶中,萃取出減緩骨質流失和提升免疫力的成分,具備市場潛力,達到產學合作。六項發明已經申請專利,期待未來能造福更多人。

綜合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修改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ITEX國際發明展 慈技勇奪3金3銀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7049

Read more

週四, 12 六月 2014

鄉親自動自發 教室骨架提前完成


這一次台灣慈濟志工前往菲律賓保和島搭建組合教室,每走進一所學校,就會被全校學校師生熱烈歡迎,而也總有上百位當地鄉親等著要協助搭建,像在保和島科德示鎮聖嬰學院,就有一群年輕志工,他們是不約而同前來,許多家長除了幫忙外,也會主動送水送點心,甚至在現場做回收,就是要維護工地清潔。

不知道第幾回慈濟志工是被學校師生的掌聲歡迎入校,來到保和島科德示鎮聖嬰學院,這所學校組合教室的骨架,同樣被當地居民提前搭建完成。

這位媽媽彎下腰在工地默默做著環保回收,他說兩個小孩都在這個學校上課,所以無論如何,搭建組合教室她絕對不能缺席。

家長 黛絲:「非常感恩,你們為了孩子,搭建組合教室。」

另外在做地磚的這群年輕人,互不認識,他們都不是這所學校畢業的,但他們卻願意參與,其中一位是家長天天給他零用錢,讓他搭公車來幫忙。

志工 麥可:「我很高興可以來當志工,我希望跟隨慈濟志工,哪裡有災難就到那裡去。」

現今保和島無論男女老幼,當志工彷彿成了當地一項善的競爭,借由組合教室的搭建,他們也能從地震恐懼中走出來,自助助人。

許文玲 林道明 吳碧珠 張松 菲律賓保和島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重新鋪磚 合和互協獻心力


台中市烏日區環中路的環保站,原有的連鎖磚破裂,地不平整,每逢下雨就會積水,水排不出去,環保車進出弄得到處都是泥巴,為了讓環保菩薩,進出不要沾到泥巴,慈濟志工同心協力重新鋪設連鎖磚。

慈濟志工動手將連鎖磚拆除,因為烏日環中路這個環保站的連鎖磚,有的下沉,有的破裂,每逢下雨地面積水,水全部排不出去。

慈濟志工 林橙樂:「車子在這裡出入,下雨天都是水,然後都是爛泥巴都是土,弄得整個裡面都是土。」

一一拆除舊有破裂連鎖磚,接著重新鋪設,用榔頭仔細敲打。

慈濟志工:「有問題都會是在相接處,拿這頭也能敲,只是不要太大力,怕太大力會斷掉。」

打造更好的環境,讓環保菩薩進出環保站不要沾到泥巴。

慈濟志工 林橙樂:「我個人我也沒辦法做,要同心協力,大家協力合和互協,大家一起才有辦法,這一定要很多人的力量才能做。」

從整地、鬆土到鋪連鎖磚,眾人一心,合力讓環保站變得更好。

林淑惠 林勝楙 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

地主無償供使用 新站啟用盈歡喜


在新竹新豐鄉的新庄子社區,原本有一處在市區最熱鬧地段的環保站,地方雖然不大,但幾年來不僅發揮資源回收的功能,還招募到非常多的志工,不過最近這個地方,因為鄉公所要拓寬道路,必須徵收土地,所以志工得另覓環保站的地點,最近在新豐國中對面,找到了一塊空地,地主知道慈濟要拿來當作環保站使用,非常高興,主動提供五年無償使用的約定。

慈濟志工忙著打掃,還動用挖土機,排除雜散在空地上的樹木枯枝,大家會這麼賣力,原來是因為這處看似像廢墟的地方,未來將是新豐鄉新庄子新的環保站。

慈濟志工 楊碧珠:「去年我就接到鄉公所給我們的訊息是說我們那個馬路,本來現有的環保站,路要拓寬為12米路(要徵收),所以當下我們就很急,就急著我們要趕快再找一塊新的地點(成立環保站)。」

因為環保工作不能停,所以當地志工積極奔走尋覓新的地點,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志工很快在新豐國中對面,找到這塊150多坪的地方,而且地主還主動提供五年無償使用的約定。

慈濟志工 呂超龍:「福人居福地呀,這個(場地)現在看到這樣子啊,我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假以時日,這個地方會讓我們新竹區這個教育站,是一個很標準的(環保)教育站。」

慈濟志工 林錫香:「我們這個和氣(組隊)有這一個那麼好的因緣,有桃園區的師姊,讓我們在這裡也能夠共修,又能夠做環保教育站的地方,我們大家要好好珍惜,好不好,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好不好。」

雖然多數志工忙著在新環保站整地,但原來這處在大馬路旁的資源回收工作,志工也沒忘記要把收尾工作做完,心中雖然不捨,但對未來更充滿期待。

慈濟志工 劉松月:「我在這邊募了20幾個會員,但是每個會員都是成為我們的志工菩薩,我也希望說到那邊(新環保站),大家也一樣地跟大家結好緣。」

在新庄子社區,居民透過環保站愛護家園,也不再覺得自己力量渺小。

王順寬 張谷稔 真善美志工-新竹報導

Read more

週三, 11 六月 2014

2014,6/11.12,海外四合一營隊分享

【對象】海外四合一營隊學員
【時間】2014年6月11.12日(六) 14:10 - 15:00/ 16:10 - 17:00
【地點】板橋園區/ 三重園區
大愛心新聞: 
慈悲等觀四合一 全球幹部靈山會

20140616_5.jpg20140616_6.jpg
Read more

週二, 10 六月 2014

沿街分送靜思語 宣傳助貧生計畫


要把慈善融入社區,得親身投入社區活動才有成效。在加拿大溫哥華,素里慈濟志工,選擇前往當地傳統節慶「牛仔節」,參與嘉年華式的遊行活動,並藉此機會推廣「藍天助學計畫」,希望社區民眾響應愛心,一起援助貧困學童。(5/17)

蘇格蘭風笛,和美國牛仔騎士,各個五花八門隊伍、熱鬧遊行。當中,最受矚目的,是將回收紙類做成「牛仔帽」的慈濟志工團隊。

70多位溫哥華素里慈濟志工,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為了社區「牛仔節」遊行,製作了延續物命的環保裝飾品。他們所到之處備受關注,也把握機會,沿路分送靜思語卡片。

回到聯絡點,人潮也跟著帶回,遊行民眾、當地議員,都在第一次造訪下,認識慈濟推動多年的「藍天助學計畫」。

慈濟志工 仝戰雲:「我希望大家每個月能捐10塊美金,讓我們可以執行這項計畫,來幫助飢餓的學生們。」

以團結社區為目標、以助童就學為目的,這分願景,讓印度裔民眾也深受感動。

印度裔民眾 珊娃:「我想你們大家,不管在這邊做什麼事情,我都覺得很了不起,我希望我捐贈的愛心,可以讓有需要的人收到,不管是小孩、學校或者家庭,都能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愛心沒有上限,大家一起在這天見證,慈善與社區的緊密結合。

真善美志工 吳群芳 尤德坤 黃添華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跨越心理障礙 循序漸進學電子書


慈濟基金會2008年開始推動電子書,裡頭裝載上人的法,還有勸募的系統,推廣電子書主要是為了環保,減少紙張的使用量,攜帶方便,可以隨時複習閱讀,但對於年長的志工而言,3C產品讓他們有障礙,於是資訊處結合人文真善美志工舉辦研習營,用活潑易懂的方式,讓年長的志工也都能很快學會電子書的操作。

證嚴 上人開示:「人人一本電子書,就可以,所有藏經閣都可以帶在身上。」

有了這一電子書,就可以時時刻刻聽聞上人的法,慈濟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推廣電子書,不過對於年長的志工而言,學習3C產品,他們壓力很大,於是北屯區的志工像資訊處借了十五本筆記書,先讓志工熟悉操作方式。

年長的志工們帶著眼鏡,專注的看的螢幕,認真的聽老師講解,自己試著操作。

慈濟志工:「網路上顯示斷線,對,斷線了,再按下去。」

很多老菩薩不喜歡3C產品,認為年紀大了,學不來,但老師透過圖解的方式,讓操作變得更簡單。

慈濟志工 張廷旭:「讓他們更不會害怕,教得更活潑一點,讓他們更有信心,往下用下去。」

電子書裡的內容,除了有月刊書籍,還有每天志工早會的內容,最近又陸續將靜思妙蓮華,晨語故事載入裡頭,隨時隨地都能閱讀,降低紙張的使用,非常環保,老菩薩用心學習,突破心理障礙,擅用科技學習佛法,活到老學到老。

真善美志工 台中報導

Read more

一念善因啟 眾善緣成就

圖說: 埔里社區志工吳美慧,2014/4/15在台中概念館購買一個「簡約肩背包-編織布」,她說:每天都到埔里環保站,跟環保志工分享,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出很棒的產品......,所以買這個包回去給志工們看。又看到環保站的環保車破舊不堪使用,且安全堪虞,便起一念心想捐環保車,於是一念善因啟,眾善緣成就。(攝影者: 邱淑美)埔里社區志工 吳美慧,2014/4/15在台中概念館請購一個大愛感恩科技的「編織布簡約肩背包」及環保3R 帽(reduce/reuse/recycle),她說:每天都到埔里環保站,跟環保志工分享,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出很棒且有生命力的環保再生產品....,所以買這個包回去給環保菩薩們看。又看到環保站的環保車破舊不堪使用,且安全堪虞,便起一念心想捐贈環保車。

美慧師姊4/16背著新買的包包及環保帽,拜訪客人洽談買賣土地事宜,交談中跟客人分享,平日空閒時都會到環保站整理回收物,看見運載回收物的卡車已不堪使用,環保志工仍小心翼翼地開著它去回收社區的回收物。自己使用的肩背包也是回收寶特瓶做的,這是愛心接力循環的產品,因此跟客人分享,她想要捐贈一輛卡車給環保站,讓環保志工們可以安全地出去收回收物......,客人聽了之後,送她一隻寫著「穩賺一筆」的筆,祝福她早日圓滿心願。

圖說:  美慧師姊所戴的是「大愛3R系列帽子」,搶眼的環保圖型,不以膠標貼合,運用刺繡經典有型外,更以3R展現環保愛地球的觀念(3R: Reduce-減量使用,就是用得少一點、Reuse-希望大家重複使用、還有Recycle-強調廢棄後可以再生利用。) 3R不僅是生活態度,更是大愛綠色商品設計的主要精神。(攝影者: 大愛感恩科技)為了這個心願,她很努力地工作,因緣很奇妙,一週後她真的談成一筆土地買賣,順利捐出環保車頭款。她回到台中慈院概念館,跟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邱淑美分享她心中的喜悅,她說:「這個包包給我帶來好運,它有很多人的祝福,才能讓我能順利的圓滿這個願......」

「一念善因啟,眾善緣成就。」聽到這樣故事分享,讓淑美師姊愈發覺得 證嚴上人的遠見及影響,也能體會到公司發起人們那份的初發心,也祈願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能推廣順利,讓更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及願景。

大愛感恩科技 邱淑美 台中報導

Read more

週一, 09 六月 2014

知足最大富 感恩最大貴


環保志工鄭季欽,二年前中風失業,一個人睡在墓地,慈濟志工邀他到環保站做環保,協助他租屋,現在雖然還是無法工作,只能靠補助金過生活,他依然從補助金撥一小部分捐款助人,讓自己的心靈富有。鄭季欽說,就算以後有工作,還是會歡喜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

環保志工,鄭季欽:「睡在墓仔埔的時候。有一位郭師兄開車來,說有工作問我要不要做,沒有錢的,我說好啊。」
慈濟志工郭中興:「載去環保站一個月後,我感覺他長期住在這裡(墓仔埔),也不是辦法,我就把他提報給我們(台南)分會,給他補助先讓他安身。」

環保志工鄭季欽:「我來這裡做,我做多少算多少,做一做那個(錢)可以去,幫助別人,我一分心這樣。」

環保志工鄭季欽:「我在農曆28日,來靜思堂這裡,因為我來這裡,來這裡的時候上人都有開示。」

環保志工鄭季欽:「我差不多十一點多的時候,再來就發放,發放領到補助款的時候,我就交一百元給郭師兄,他會拿那一百元去幫助人,我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我也是要幫助別人這樣子啊,以前整天有時就坐在那裡,坐在那裡(墓仔埔)過一天,不然,有時就出去外面逛一逛,逛一圈這樣過一天,我遇到慈濟,
來這裡(環保站)的時候,人比較充實啊。」

比較充實,什麼事情都有辦法做這樣,比較想得開,比較想得開,(生活)慢慢地過,我的想法是,你有錢就是這樣生活,慢慢地過就好了,你如果不高興也是這樣過,有高興也是這樣過,這些就好,師姊袋子給你們,

環保志工鄭季欽:「你如果放棄你自己,別人也會放棄你,我還年輕,我要讓(身體)趕快好起來,恢復起來自己去找工作,我有工作的時候,休假的時候,環保站我會去做這樣,我答應人家的事一定會做到,高師姊跟我說的時候,我說好,好我就每天來洗(地板),如果我不能來的時候,我就打電話跟她講,我感覺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