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8 六月 2014
2014,6/18,賑災毛毯裝櫃活動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6月18日(三) 19:00 - 21:00
【地點】內湖園區
大愛心新聞: 仲夏之夜熱揮汗 愛心接力展良能
慈濟社區網: 仲夏夜愛心接力 溫暖南半球


Read more
學校每月環保日 街坊鄰居齊響應
- Article Details
推動環保愛地球,桃園慈濟志工從校園開始帶動,每個月在例行的環保日,都會號召中山國小的師生和左鄰右舍一起來做回收,十幾年下來,校方對於志工推動環保的理念相當支持,從2002年起,主動提供學校的空地,讓志工在環保日時,可以帶動民眾做分類回收。(6/8)
各式各樣的塑膠袋,堆積成一座小山,或許您會以為,這是哪個環保站在做資源回收,但其實這裡是桃園市的中山國小,每個月的環保日,都是這麼熱鬧。
社區民眾 余淑方:「第一次就覺得很歡喜心過來,然後做完回去就很莫名其妙,很開心啊,就覺得這一定很有意義,然後就從此之後,每個月都很期待這一天(環保日)來。」
為了推動環保,桃園志工從十多年前開始深入社區,在中山國小得到校方的支持,大家除了將平常回收的瓶罐捐給慈濟外,師生也投入志工行列。
中山國小輔導主任 林文霞:「像今天一大堆的垃圾,都沒有分類之下,靠著很多人的幫忙,一下子就把事情做好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學習的精神,要團隊合作。」
志工 王沈昌:「我們來這邊,一方面可以認識更多人之外,二方面可以做資源分類,讓這個地球更乾淨一點,那盡我們一分小小的力量而已。」
愛謢地球,不分你我,這位投入環保近二十年的志工簡清萬,除了帶動民眾回收,也在自家社區停放一部環保車,隨機傳達清淨在源頭的觀念。
慈濟志工 簡清萬:「這個透天(厝)的社區沒有回收桶,所以這台環保車放在這裡,大家都很支持、很配合,有時候我車子開走,我去卸貨,他們也位子留著要給環保車用。」
民眾:「給大家方便啦,也可以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不管艷陽天,還是下雨天,桃園市這群環保志工,做回收的手沒停過,未來也要繼續當大地的園丁。
真善美志工 李相岱 林宏祈 桃園報導
Read more俄售烏天然氣 即日起預付制
- Article Details
週二, 17 六月 2014
妙法舖路傳真理 黑珍菩薩湧現出
- Article Details
「濟貧教富、教富救貧」一直是 證嚴法師在教導我們的善法,在這一份理念的實踐之下,富有、健康的人,因為學習佈施與付出,在見苦知福的啟示當中,懂得珍愛生命、知足惜福,進而貢獻良能、幫助貧弱病苦;而貧病的弱勢族群,也因為大眾的愛心援助,在苦難的人生當中得以稍稍喘一口氣,得以改變困境,甚至因為受惠感動、進而轉境昇華成手心向下可以幫助他人的人。
南非分會執行長 潘明水師伯,便是第一位將慈濟 證嚴法師的善法帶到南非愛灑的種子菩薩,以不同膚色、種族、宗教、語言與國籍,卻以大愛的精神來投入當地的訪貧慈善,為愛滋病人來服務、為窮困家庭去關懷、為苦難之人行膚慰、為孤苦孩童援照護,因此,感動了、也啟發了當地黑人族群的慈悲善心,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帶動,紛紛加入了慈濟行善的行列,伸出自己的雙手來救助自己的族人同胞,這一份愛的循環的帶動,讓我們大家深刻的明白善法與眞理行遍天下、普世皆準的真實印證,而 潘師伯的身體力行,正可謂是「心繫慈悲念等觀、非洲荒漠願力行;妙法舖路傳真理、黑珍菩薩湧現出」的最佳寫照。
在分享過粒粒閃亮黑菩薩因為行善而改變生命窘境的感人故事之餘,潘明水師伯也高度的讚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業界領頭羊的使命感,帶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的作法,以推廣環保、人文、科技與愛心,來落實環保教育、啟發善念、援救苦難與社會公益,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學「零廢」的生產概念當中,不僅僅落實產品的環保舒適、健康實用外,在產品的背後也深深蘊含著慈濟宗門, 師父上人所教導我們「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人文理念,並期許大家能繼續努力,為環保綠色「心」生活樹立幸福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