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4

週五, 09 五 2014

中石化安順廠 戴奧辛汙染遺禍害


人類的食、衣、住、行甚至育樂,無不消耗地球資源。邁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居住環境、水源及土壤不斷被汙染,像全世界戴奧辛汙染最嚴重的台南中石化(台鹼)安順廠,當時因偷排廢水,魚蝦也遭殃,居民再接著吃下肚,導致身上含汞量超過負荷。戴奧辛堪稱世紀之毒,至今遭到汙染的土壤,雖用太空包封存,不過所造成的傷害已無法挽救。

圖片裡的陳喊老阿嬤右腳截肢,已在六年前往生,我們找到了阿嬤的先生黃琴德,他說當時老伴在台鹼安順廠打工,怎知會汞中毒。

鹿耳門顯宮里居民,黃琴德:「這種毒品是好幾種,五氯酚(除草劑)也有,還有汞,這種吃下去,都沒辦法消化(代謝)。」

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陳喊)到最後要走之前,雙腳都截肢了,她整個身體都是綠臭瘡。」

在當地開雜貨店的林顯中,走路滿跚、滿頭白髮,他今年才64歲,以前他是在台鹼安順廠做包裝,身上檢測的戴奧辛濃度為185PPM,是正常人體內含戴奧辛平均值19.7ppm的將近十倍。

鹿耳門顯宮里居民,林顯中:「眼睛看不到(模糊),心律不整,一天昏倒十七次,還有洗腎。」

60年前,台鹼安順廠在鹿耳門生產農藥外銷,曾經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大功臣不過在製造過程中,竟偷偷把含有大量汞及戴奧辛的廢水,排到附近河川。直到居民陸續罹癌,魚池出現怪魚,廠區汙染才被揭發。

鹿耳門顯宮里居民,黃琴德:「以前不知道啊,水池的魚,大家傻傻的釣來吃,現在才發覺已經太遲了。」

台南鹿耳門曾經是純樸的小漁村,居民靠捕魚維生,但現今卻因人為造成的汙染,村內河川全被架起了封閉鐵網,居民只能望河興嘆。

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他們都是靠大水池維生的,戴奧辛的人口會這麼高,就是直接(捕魚吃魚),因為食物鏈的關係引起的。

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我們要先去檢討人的行為,而不是再去開放。」

台鹼安順場汙染案只是工業化汙染的一個縮影,當汙染進入土壤,土壤作物吸收有害物質,最後還是被人類吃下肚,因果環環相扣,唯有清淨源頭,人類從降低慾望做起,或許才能停止不幸輪迴重複上演。

許文玲 林道鳴 台南報導

Read more

浴佛燈座測試 謹慎包膜保護線路


再過兩天就是慈濟三節合一的日子,去年在浴佛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因此今年慈濟志工準備了浴佛的雨天備案,而且提前進行前置作業,水電志工團隊在新北市的三重園區,為燈座進行亮燈檢測及包膜工作,以確保浴佛當天的用燈安全。

慈濟志工 林福全:「每一個(燈座)都健康寶寶,都沒有故障。」

用了三年的浴佛燈座,在即將到來的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上,又將派上用場,為了確定每一個燈座都能使用,志工得先在三重園區進行亮燈測試。

慈濟志工 林福全:「這幾天的天候非常不穩定,我們也要因應萬一有臨時有雨水大的時候,所以我們為了燈的安全,所以我們(燈座)會做一個包覆,即使萬一不小心有一些雨水來,也不會影響用電安全。」

慈濟志工在辦任何大型活動時,總會準備雨天備案,今年也不例外,不僅要測試燈座是否可用,每個燈座還須包膜處理。

慈濟志工 蔡淑蕙:「包膜的時候,好幾百個,其實每個動作都是一直重複一直重複,可是其實在重複的同時,我們也學習到怎麼樣愛惜物命,其實愛惜物命要從我們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中去注意。」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只為了浴佛當天能和民眾結好緣,因此就算志工手受傷,也要把握這個機會。

慈濟志工 賴素麗:「想著浴佛節兩三萬人(參與),自己能夠來這邊(三重園區)做一個小動作,與大家結緣,就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我自己覺得這個肌腱炎並不會影響到我今天的作業。」

志工分工合作,是成就活動的力量,大家在付出的同時,也得到無比的快樂。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立體列印技術 什麼都能做!

近幾年來3D列印快速發展,再過不了多久,很多人就能像燒錄光碟一樣,只要有設計圖,就能輕鬆列印出任何實體東西;因此有部分人士,非常擔心3D列印機,會成為盜版業者的神兵利器,讓侵權行為更加猖獗。不過有另一派的人,認為3D列印技術會是前所未見的產業革命,如果動輒對使用者祭出侵權指控,最後不僅官司打不完,甚至會扼殺3D列印技術。如何讓產權與3D技術互不牴觸,許多先進國家政府正在思考對策。 Read more

親情!幸福的羈絆 76歲老萊子


76歲的慈濟志工陳春田,與媽媽感情甚好,退休後,每天除了做環保,就是照顧高齡近百歲的媽媽,多年來始終如一。有人問他自己年紀也大,要照顧媽媽會不會很辛苦,陳春田一口否定,反而體諒媽媽體力大不如前,只要一有空就會推著輪椅,帶著媽媽出外走走,對母子倆來說,這就是最簡單又幸福的事。

著環保袋,在樓梯間奔波,每週三一早,慈濟志工陳春田,總是固定到家裡附近的大樓,整理回收物。12層樓,幾位志工合作,短短一小時,就完成打包工作。

陳春田的媽媽,陳王笑:「不用叫他,他自己就會來,早上有時候我會問他,明天要去做環保幾點才會回來,他就會說下午會回來,給您準備吃的,我就跟他說,你慢慢來沒關係。」

陳春田:「我們好像參加慈濟,關心老人家也是一樣,而且是我自己的母親,好像說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陳春田的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讓他無後顧之憂。可以把心力,全放在高齡九十八歲的媽媽身上,從三餐料理到日常生活,一一打點,做事情負責任的態度,也像是媽媽的交代,讓他謹記在心。

陳春田:「(媽媽)勤儉持家,對我們兒女都很好,她很照顧我們,媽媽很照顧我們。」

愛乾淨的陳媽媽,即便年紀大,還是習慣自己動手洗衣服,母子合作,讓簡單的小動作,看似另類復健。

陳春田的媽媽,陳王笑:「他就幫我拿(衣服)起來曬,拿去吊,吊在外面,我自己一個人沒辦法洗衣服了。」

陳春田:「以前他們都是想說,要給外籍來照顧,媽媽她不要,為什麼,因為她有潔癖,她什麼東西,人家一定不會適應,她也不要。」

好在媽媽的堅持,讓母子倆有更多時間相處。這樣的依賴,也是陳春田心裡,最甜蜜的負荷。

陳春田:「以前是您成就我們做慈濟,您現在年紀比較大了,我們剛好有時間,我會照顧您,媽媽母親節快樂,我會永遠照顧您,讓您的身體平安。」

呂思萱 張竣瑋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4,5/9,環球倉儲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環球倉儲執行副總特助 吳哲榮及同仁
【時間】2014年5月9日(五) 14:00 - 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環球大愛掘井人  落實環保回饋社會
慈濟社區網:   環球大愛 掘井人回饋社會

20140512_3.jpg20140516_13.jpg

Read more

2014,5/9,天母花道班師生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天母花道班陳秀蘭師姊及學生
【時間】2014年5月9日(五) 13:30 - 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有願就有力 環保行大愛
慈濟社區網:  心有天燈 用願力行環保大愛


20140509_4.jpg 
20140512_10.jpg Read more

週四, 08 五 2014

環保織品實驗室 確保使用者健康

圖說: 每一天,不分日夜,慈濟志工投入環保,回收來的寶特瓶,經過處理,還能再製成環保服裝。為了確保回收物的品質和對人體安全性,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置測試實驗室,從寶特瓶碎片、到布料生成,都有精密儀器檢測,要做到百分百,健康把關。(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每一天,不分日夜,慈濟志工投入環保,回收來的寶特瓶,經過處理,還能再製成環保服裝。為了確保回收物的品質和對人體安全性,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置測試實驗室,從寶特瓶碎片、到布料生成,都有精密儀器檢測,要做到百分百,健康把關。

回收,切碎後的,寶特瓶瓶片,對準小洞,這台紅外線光譜儀,就能分辨塑膠材質,進一部,加以分類。至於這個電子顯微鏡,更能深層觀察纖維結構,確保產品品質。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這個測試實驗室,目的是希望能夠,檢測我們這個紡織品,在回收的過程中,它確保對我們人體,是沒有任何危害,因為畢竟我們的紡織品,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

圖說: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中):「這個測試實驗室,目的是希望能夠,檢測我們這個紡織品,在回收的過程中,它確保對我們人體,是沒有任何危害,因為畢竟我們的紡織品,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攝影者:王姿欣)小小燒杯,放入化學液體,測量酸鹼值,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攸關成衣安全性。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布料的製程中,都會有添加一些東西(塑料助劑),我們不希望它添加的東西,改變了這個布料的PH值,然後造成對我們人體的一個傷害。」

經過實驗室嚴格把關,最後製程成品。小小低碳概念館,散發人文環保風,一件件背心、POLO杉、西裝和套裝,都 灌注了濃濃愛心。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衣服要珍惜,其實要很惜福的穿它,如果要真正愛地球的話,那就是不浪費,對不對。」

環保科技智慧,注入賑災行動。要學習螞蟻雄兵精神,匯聚小小力量,守護人類大地平安。

蕭志傑 李明華 台北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環保織品實驗室 確保使用者健康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3667

Read more

環保織品實驗室 確保使用者健康

圖說: 每一天,不分日夜,慈濟志工投入環保,回收來的寶特瓶,經過處理,還能再製成環保服裝。為了確保回收物的品質和對人體安全性,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置測試實驗室,從寶特瓶碎片、到布料生成,都有精密儀器檢測,要做到百分百,健康把關。(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每一天,不分日夜,慈濟志工投入環保,回收來的寶特瓶,經過處理,還能再製成環保服裝。為了確保回收物的品質和對人體安全性,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置測試實驗室,從寶特瓶碎片、到布料生成,都有精密儀器檢測,要做到百分百,健康把關。

回收,切碎後的,寶特瓶瓶片,對準小洞,這台紅外線光譜儀,就能分辨塑膠材質,進一部,加以分類。至於這個電子顯微鏡,更能深層觀察纖維結構,確保產品品質。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這個測試實驗室,目的是希望能夠,檢測我們這個紡織品,在回收的過程中,它確保對我們人體,是沒有任何危害,因為畢竟我們的紡織品,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

圖說: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中):「這個測試實驗室,目的是希望能夠,檢測我們這個紡織品,在回收的過程中,它確保對我們人體,是沒有任何危害,因為畢竟我們的紡織品,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攝影者:王姿欣)小小燒杯,放入化學液體,測量酸鹼值,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攸關成衣安全性。

實驗室研發部博士 陳意容:「布料的製程中,都會有添加一些東西(塑料助劑),我們不希望它添加的東西,改變了這個布料的PH值,然後造成對我們人體的一個傷害。」

經過實驗室嚴格把關,最後製程成品。小小低碳概念館,散發人文環保風,一件件背心、POLO杉、西裝和套裝,都 灌注了濃濃愛心。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衣服要珍惜,其實要很惜福的穿它,如果要真正愛地球的話,那就是不浪費,對不對。」

環保科技智慧,注入賑災行動。要學習螞蟻雄兵精神,匯聚小小力量,守護人類大地平安。

蕭志傑 李明華 台北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環保織品實驗室 確保使用者健康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3667

Read more

氣候不調大地乾渴 生活珍惜涓滴


印度熱浪高溫,新德里氣溫飆升到42度,衝擊產業,影響民眾生活。同樣面臨限水,馬來西亞慈濟人,運用回收水,節水愛護大地。證嚴上人在今天(5/7)的志工早會呼籲,人人應該回歸純樸生活,守本分,用虔誠的心,珍惜資源。

乾旱酷熱,印度新德里成為大烤爐,氣溫一度飆升到42度,伴隨著灰塵,不只民眾生活不便,也影響了產業。證嚴上人呼籲大家,面對氣候異常,更要落實節能減碳。

證嚴上人開示:「要回歸自己的行為,要回歸自己的生活,能人人守本分,回歸純樸,一定要有這樣,而且打從內心的虔誠,這種最虔誠的表達,才能得到了氣候緩和。」

同樣面臨缺水危機,馬來西亞實施限水。經營咖啡店的慈濟人,改變洗滌步驟,同樣維持清潔,也 讓每一滴水,發揮最大效用。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用水要好好的珍惜,要知道我們人,每一個人省一點,省一點,一缸水,你一天省一杯水,多少人就可以(省下)一大缸水,這都是我們的節儉,尤其是要珍惜水資源,人人都做得到。」

改變習慣,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開始做起,身體力行,點點滴滴為了地球的永續來努力。

江杏幸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暖化加劇!2100年地球升溫4℃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在今年四月公布了最新的數據,認為世界各國阻止全球暖化的速度太慢,而造成地球暖化的主因,百分之九十是來自人類活動,唯獨人類願意停止消耗地球資源,積極節能減碳讓地球降溫,否則暖化所造成的水資源缺乏,農業糧荒、災難等各個層面,最後都將回到人類身上,人類應該要好好三思。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14年發布了最新報告,發現全球暖化速度,預計在2100年至少將會升溫四度。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氣環部總監 賈新興:「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來講的話,氣候系統溫度上升的改變,百分之90是由於人類的活動。」

人類活動無論食、衣、住、行,都在製造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換句話說(CG1)人類活動像是製造了一台大型烤麵包機,把地球當作麵包烤。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氣環部總監 賈新興:「人為的這種溫室氣體,譬如說汽機車的排放,工廠的排放,大量燃煤等等,它都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它有很大的作用,就是會加熱地球的表面。」

地球暖化帶來的災難,全球各地無法避免,以台灣來說。

災防中心氣候變遷專案組長 陳永明:「我們台灣降雨本身就越來越不平均,即使夏天下很多雨,水庫沒辦法一下子存那麼多水,真正在一期稻作需要用水的時候,水發現不夠用。」

今年台灣嘉南平原累積雨量,僅有115毫米,是歷年同期的二分之一,一期稻作區,被迫實施了「間歇性輪灌」,收成相對受到影響。

換句話說,人類活動造成了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各層面都會帶來嚴重衝擊,水資源缺乏,農業糧荒、疾病四起,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所有衝擊又會回到人類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唯有人類行為開始做改變,降低慾望及消費;積極做好環保回收,節能減碳,或許才能讓快被烤焦的地球,減緩它的溫度持續上升。

 許文玲 林道鳴 綜合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