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4
週五, 16 五 2014
黑板帶著走!慈善助學 結合科技
- Article Details
在花蓮圓滿結束的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安排了賑災科技的展出。工研院的便利鏟土架、腳踏車淨水器,是研發人員在進入災區後,所有的發明靈感。大愛感恩科技也展出許多用寶特瓶做的生活用品,包括了布黑板,讓研討會的學員感受科技的慈悲力量。
隨身可帶的一塊布能當作黑板,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上,吸引學員好奇。布黑板的研發,起因於一分慈悲心。
一塊板子就是黑板,在辛巴威,上課如此克難。一千多位學童,在露天教室,當地慈濟志工拍下了這一幕。
大愛感恩科技發揮專業良能,用回收的寶特瓶研發布黑板。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你書寫上去以後,只要用布,濕布稍微擦過,非常的方便。」
人援會賑災科技的展示,工研院研發腳踏車淨水器。研發的人員陳建宏親自跟著志工到菲律賓海燕風災災區,發現發明必須輕薄短小,是最大考驗。
工研院主任 羅達賢:「去災區才真正了解,我們原來的想法,可能跟實際上應用有點落差,所以就慢慢地做修正。」
便利鏟土架,鏟土不用彎腰,只要用腳一踩,就能輕鬆鏟土。慈濟志工為了因應海燕風災,研發了兩種坪數的組合屋,六坪大的可以提供四人居住,八坪大供六人居住,都有客廳、房間、衛浴與廚房的規畫。
慈濟志工 高明善:「用水泥板(隔間),水泥板這個可以耐到兩千度,一般火在燒,不會超過兩千度。」
方便組裝,同時要做到堅固耐用。人援會的學員們參觀,見證科技發揮的慈悲力量。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2014.04.21)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黑板帶著走!慈善助學 結合科技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4740
黑板帶著走!慈善助學 結合科技
- Article Details
在花蓮圓滿結束的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安排了賑災科技的展出。工研院的便利鏟土架、腳踏車淨水器,是研發人員在進入災區後,所有的發明靈感。大愛感恩科技也展出許多用寶特瓶做的生活用品,包括了布黑板,讓研討會的學員感受科技的慈悲力量。
隨身可帶的一塊布能當作黑板,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上,吸引學員好奇。布黑板的研發,起因於一分慈悲心。
一塊板子就是黑板,在辛巴威,上課如此克難。一千多位學童,在露天教室,當地慈濟志工拍下了這一幕。
大愛感恩科技發揮專業良能,用回收的寶特瓶研發布黑板。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你書寫上去以後,只要用布,濕布稍微擦過,非常的方便。」
人援會賑災科技的展示,工研院研發腳踏車淨水器。研發的人員陳建宏親自跟著志工到菲律賓海燕風災災區,發現發明必須輕薄短小,是最大考驗。
工研院主任 羅達賢:「去災區才真正了解,我們原來的想法,可能跟實際上應用有點落差,所以就慢慢地做修正。」
便利鏟土架,鏟土不用彎腰,只要用腳一踩,就能輕鬆鏟土。慈濟志工為了因應海燕風災,研發了兩種坪數的組合屋,六坪大的可以提供四人居住,八坪大供六人居住,都有客廳、房間、衛浴與廚房的規畫。
慈濟志工 高明善:「用水泥板(隔間),水泥板這個可以耐到兩千度,一般火在燒,不會超過兩千度。」
方便組裝,同時要做到堅固耐用。人援會的學員們參觀,見證科技發揮的慈悲力量。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2014.04.21)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黑板帶著走!慈善助學 結合科技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4740
週四, 15 五 2014
2014,5/15,元智大學學生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5月15日(四) 14:30 - 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企業倫理求典範 沒有黑板社會學


Read more
海綿城市觀 出流管制.洪水分擔
- Article Details
「出流管制、洪水分擔」是未來重要的治水方向,因此都市計畫或土地開發設計之際,就該將地面滯洪量考慮進去,也就是全新的海綿城市概念,翻轉過去僅把洪水快速排出的思維邏輯,許多專家表示:治水除了對當地的地形、地貌要全面考量外,如何運用自然工法方式治水,或許才能讓淹水惡夢不再重演。
以環保材料取代圍牆,印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綠意,還有雨水做成的人工河流,台北市最精華的忠孝東路三段,這裡並不是都市公園,而是台北科技大學。
北科大水環境研究中心 專任研究助理 王佳偉:「這個一個一個孔,就是透水孔,這個透水孔就是可以讓雨水滲透到地表。」
學校拆掉了原有的水泥圍牆,校內還舖設了不同功能的透水磚。
北科大水環境研究中心 專任研究助理 王佳偉:「這邊的是礫石滲透溝,這個透水鋪面的水如果無法往地下滲的話,它就會往旁邊流。」
Read more浴佛典禮莊嚴隆重 宗教和諧之美
- Article Details
印尼北蘇門答臘,慈濟浴佛典禮,邀請各宗教領袖參與,而他們也給予浴佛,高度評價。
宗教和諧,是棉蘭浴佛典禮,最美的一頁。
宗教和諧論壇組長 馬拉杜瓦:「慈濟請我們參加這次活動,很感恩能參加這麼好的活動,我今天也感受到很多正面收穫。」
提亞拉酒店,頓時氣氛昇華。
阿爾.古莎習經院院長 阿利.阿克巴:「我認為慈濟的三節合一慶典很好,參與者來自各種的宗教,種族,有我們可以看到,慈濟基金會所做的事,也可以成為民眾的典範。」
包括蘇門答臘各宗教領袖,民眾及慈濟志工,共有上千人參與。繞佛繞法,腳步一致,有民眾,連年參加,感受一年比一年多。
民眾 佐尼:「每年我都會參加,慈濟三節合一慶典,我的心靈感到安寧,我認為慈濟所舉辦的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很有意義。」
另一場小而美的浴佛典禮,在直名丁宜,慈濟環保站舉行。
每一張面容,都是無比虔誠。小小的環保站,愛心密集。
潔妮 藩迪 印尼報導
Read more週三, 14 五 2014
環保毛毯再造福 心中有愛惜萬物
- Article Details
惜福愛物是天下事,也是大家的本分事;人有輪迴,讓物資也循環利用。「人人勤儉,就能徹底做到節能減碳;人人凝聚愛的力量,就能影響全世界!」最大的污染是人的欲念,垃圾的發源地來自人心的欲望,而人類無止盡的貪欲,隨心所欲的業力,使大自然失序崩毀,造就地球不堪負荷的消耗、承載、污染與破壞。因此 證嚴上人呼籲「清淨在源頭」,清淨心能創造潔淨土,消除心中的垃圾,就可減少外面的垃圾,除了降低對物欲、享受的追求,更要積極「知福、惜福、再造福」。
日前吉里巴斯農業部長及駐台大使,澳洲伊普市保羅市長與市立高中校長紛紛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於吉里巴斯是四周環海的島國,仰賴大量進口的文明物質,然而物資用盡大多被丟棄,最後形成當地揮之不去的垃圾,同時受地球暖化的影響,海平面節節上升,吉國甚至有消失於地球之餘,另外澳洲慈濟人特別邀請澳洲依普市長與教育官員前來參訪慈濟的環保經驗,看見慈濟環保站惜福愛物的精神,深受感動與啟發,決心學習將無用的垃圾變成有用的資源。保羅市市長拿出孫女的照片與眾人分享,表示孫女天天一定摟著這一條「環保超細纖維毛毯」睡覺,十分喜愛大愛環保毛毯,並真誠發願要成為澳洲第一位靜思弟子,走入人群,分享愛與關懷,在澳洲土地上播撒愛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就是從賑災毛毯開始,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灰色毛毯」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織品,「毛毯」予人溫暖、象徵愛和守護,因此「毛毯禮盒」系列幾乎已成為人與人之間表達關懷、傳送愛心的選項之一。「毛毯系列」織品為大愛感恩科技的主力及看板商品之一,因應各種不同需求,如災區送暖、關懷街友、贈禮/自用、嬰童、成人、銀髮族等,設計多元的人文主題毛毯,包含「愛護動物系列毛毯」禮盒、「超細纖維四季柔毯」禮盒、「吉祥物造型毛毯」禮盒、「萊因毛毯」、「綠色涼毯」、「灰色毛毯」等,雖然各有不形貌,但都是以同樣的「愛心」編織而成,清淨無染,並通過多項國內外的環保檢測、認證與獎項殊榮。
我們頭上頂著同一片天空,腳下踩著同一塊土地,地球上的萬物是生命共同體。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大愛無邊無際,跨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愛不單指人與人之間,也包含了人與眾生、人與萬物之間。對人要關懷互助、對眾生要尊重友愛、對萬物要珍惜感恩。「人人有愛,天、地、人就能調和,萬物自然生機蓬勃。」誠如「愛護地球系列毛毯」的深遠意涵─「真正的環保、是愛山、愛水、愛海、愛惜一切萬物。」呼籲人人回歸簡約心生活,珍惜大地資源,尊重生命,人心有愛、天地就寬、天下無災。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環保毛毯再造福 心中有愛惜萬物
- Article Details
惜福愛物是天下事,也是大家的本分事;人有輪迴,讓物資也循環利用。「人人勤儉,就能徹底做到節能減碳;人人凝聚愛的力量,就能影響全世界!」最大的污染是人的欲念,垃圾的發源地來自人心的欲望,而人類無止盡的貪欲,隨心所欲的業力,使大自然失序崩毀,造就地球不堪負荷的消耗、承載、污染與破壞。因此 證嚴上人呼籲「清淨在源頭」,清淨心能創造潔淨土,消除心中的垃圾,就可減少外面的垃圾,除了降低對物欲、享受的追求,更要積極「知福、惜福、再造福」。
日前吉里巴斯農業部長及駐台大使,澳洲伊普市保羅市長與市立高中校長紛紛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於吉里巴斯是四周環海的島國,仰賴大量進口的文明物質,然而物資用盡大多被丟棄,最後形成當地揮之不去的垃圾,同時受地球暖化的影響,海平面節節上升,吉國甚至有消失於地球之餘,另外澳洲慈濟人特別邀請澳洲依普市長與教育官員前來參訪慈濟的環保經驗,看見慈濟環保站惜福愛物的精神,深受感動與啟發,決心學習將無用的垃圾變成有用的資源。保羅市市長拿出孫女的照片與眾人分享,表示孫女天天一定摟著這一條「環保超細纖維毛毯」睡覺,十分喜愛大愛環保毛毯,並真誠發願要成為澳洲第一位靜思弟子,走入人群,分享愛與關懷,在澳洲土地上播撒愛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就是從賑災毛毯開始,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灰色毛毯」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織品,「毛毯」予人溫暖、象徵愛和守護,因此「毛毯禮盒」系列幾乎已成為人與人之間表達關懷、傳送愛心的選項之一。「毛毯系列」織品為大愛感恩科技的主力及看板商品之一,因應各種不同需求,如災區送暖、關懷街友、贈禮/自用、嬰童、成人、銀髮族等,設計多元的人文主題毛毯,包含「愛護動物系列毛毯」禮盒、「超細纖維四季柔毯」禮盒、「吉祥物造型毛毯」禮盒、「萊因毛毯」、「綠色涼毯」、「灰色毛毯」等,雖然各有不形貌,但都是以同樣的「愛心」編織而成,清淨無染,並通過多項國內外的環保檢測、認證與獎項殊榮。
我們頭上頂著同一片天空,腳下踩著同一塊土地,地球上的萬物是生命共同體。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大愛無邊無際,跨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愛不單指人與人之間,也包含了人與眾生、人與萬物之間。對人要關懷互助、對眾生要尊重友愛、對萬物要珍惜感恩。「人人有愛,天、地、人就能調和,萬物自然生機蓬勃。」誠如「愛護地球系列毛毯」的深遠意涵─「真正的環保、是愛山、愛水、愛海、愛惜一切萬物。」呼籲人人回歸簡約心生活,珍惜大地資源,尊重生命,人心有愛、天地就寬、天下無災。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超強聖嬰」!水溫升高 天災頻傳
- Article Details
全球暖化,造成各地氣候異常,嚴重的天災,一樁接著一樁發生。尤其太平洋水溫不斷創新高,讓氣候科學家擔憂,今年年中,可能會出現超強聖嬰現象。而對台灣來說,氣候也多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在減災和救災上,要多加防備了。
阿富汗豪雨,引發土石流,2700人,慘遭活埋。美國遭遇龍捲風襲擊,而後引發森林大火的悲劇;近來,全球各地天災頻傳,而太平洋水溫,又持續飆高,國際氣候學家因此推測,2014年夏天,恐怕會有「超強聖嬰」現象。
災害防救中心副主任 林李耀:「颱風靠近的時候,這時它在海上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我們今年在聖嬰年,遭遇颱風的時候,這個颱風通常會經過很多的海洋,所以它的水氣會非常的多,能量會比較大。」
颱風的能量變大,正是台灣將面臨的問題,尤其易致災的地理環境,首要之務,要嚴防豪雨造成崩塌,帶來威脅。
災害防救中心副主任 林李耀:「台灣很小,高山很多,而且地質很新,所以我們有很多土石材料,現在颱風如果雨帶來很多,水加上這些材料,到有人的地方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災害。」
怎麼因應這波「超級聖嬰」,相關單位嚴陣以待,又如何保障人民安全,考驗著政府的應變能力。
萬真彣 李明華 台北報導
技術忽略在地需求 美意打折扣!
- Article Details
「擋不住的警汛」系列報導,今天要帶您來看的是都會區淹水問題出在哪裡?為了解決水患,立法院從2005年開始就以特別預算方式整治河川及排水系統,但專家指出,很多工程在做之前,並沒有全盤考量附近地理環境,愈做愈錯,究竟錯誤的工法,可能帶來什麼後遺症,以下是我們的分析報導。
每逢大雨必淹水,這是台中主要溪流筏子溪沿岸居民揮不去的惡夢,明明河川已經擴建整治,為何還是會淹水。
台灣生態協會顧問,張豐年:「堤防的堤孔,這堤孔就是說支流要排進去(主流)的地方,這個(堤)孔過小,(支流)大排水要往下流(進主流)的時候,它就出問題。」
原來支流排水溝的截面積容量,跟進入堤防的排水口大小不成比例,排水孔上還有防逆鈑造成大阻流,不必等到颱風,只要雨下大一點,想不淹水也很難。
台中烏日中興抽水站這做好的護岸,原是避免低窪地區淹水,2013年蘇力颱風一來,護岸外的水位卻高過裡面,大水排不出去,附近工廠被水淹沒、損失慘重,後來緊急在護岸上打洞,才解決窘境。
台灣生態協會顧問,張豐年:「大自然運作它不會遷就你的,我們只好就是用人為的力量,就是做了很多工程,一定要定期疏濬這些,來彌補這些問題。」
台中烏溪、大里溪與筏子溪的匯流處,水流量多,本來就易淹水,結果這裡竟蓋起中彰快速道路和高鐵,多達10列的落墩,一旦水流遇到這些阻礙,只會讓淤積跟淹水更加嚴重。
溪流整治若一味以水泥做堤防,往往違背了大自然原有疏洪方式,像雲林環球科技大學旁的崙仔溪,原是保育類諸羅樹蛙的棲息地,整治後,樹蛙消失了,淹水區只是更換地區。
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子見:「把原來很可愛的小野溪呢整成了大水溝,整成大水溝後呢果然不淹水了,但是結果是下游斗南虎尾地區就淹得更慘了。」
不斷加蓋堤防、挖寬河面,只會讓河川平時水流變慢、淤積更多、水質惡化,洪水一來,災害只是改變地區跟面貌。
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子見:「這幾年的整治工程讓很多地方橋梁跟堤防的損壞頻率是更高啦,因為它沖刷情況比以前嚴重非常多。」
張教授說,我們必須改變對洪水恐懼、敵對的態度,應該要跟水共存的思維,治水不該只是隔絕,應該要運用大自然原有的循環機制,不是強制圍堵而是疏導,或許才能讓水患惡夢不再重演。
許文玲 林道鳴 綜合報導
Read more未經彩排!上千親師生牢記口令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在賴索托的本土志工越來越多了,大家還希望今年的浴佛活動人數能夠達到「十個千」也就是萬人。不過,各個社區的志工開會時發現,若是鄉親們全部出席,交通費可能要好幾十萬。不過最後,上下午各一場總計2600人浴佛,也已經比去年兩場總計600人,多出許多。雖然,浴佛場地是借用學校操場,十分克難,但是慈濟志工展現人文,沒有破壞場地、也發揮環保精神,浴佛台的水槽,是厚紙板加上帆布做成的,綠色植物則是志工家自己種植的,一樣莊嚴呈現。
曼雅茜小學教師 克勞蒂亞:「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
沒有浴佛彩排、只好把口令念熟,因為佛誕節這一天下午,雷迪布蘭的曼雅茜小學,一千五百位親師生,就要體驗首次的浴佛。
曾經期盼,能圓滿「十個千」,也就是萬人浴佛。但如此一來,交通費少說也要好幾十萬。
不過,上午的這一場,一千一百人,也是空前。用磚塊、繩子,當標點、標線,借用學校操場,志工不破壞、展現人文。
賴索托副總理「鎂晉(Metsing)先生」被大愛感動,發願參加慈濟當志工。
八成民眾,都是第一次浴佛,難能可貴各社區相聚,本土志工帶著麵粉袋做成的生活用品 展現環保成果,期盼鼓勵更多人,將佛法生活化,服務他人、疼惜大地。
真善美志工 陳美娟 賴索托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