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0 四月 2014

新麗企業獻專業 同護環保展良能

圖說: 左起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師姊、總經理李鼎銘師兄、新麗企業呂忠誠副總、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 杜建賢師姊,於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生活概念館合影留念。(攝影者:蔡知穎)大愛感恩科技日前邀請合作夥伴紡織上市公司新麗企業中國營運區副總 呂忠誠先生洽談合作事宜並參訪低碳生活概念館與研發中心,新麗企業創立已50年,為國際性及東南亞產量最大的樹脂棉製造商之一,由於新麗企業開始研發環保、健康與特殊功能性的專利產品,因而與大愛感恩科技結緣,並於去年成功運用大愛紗原料合作生產一系列高質感環保毛氈布系列產品及環保拼裝地墊,並實際運用於大愛感恩科技的低碳生活概念館內空間,具體落實環保織品的實用性與生活化。

大愛感恩設計部總監 洪若岑師姊,除感恩去年度與新麗企業合作的默契與成果,更進一步規劃新年度的環保織品共同研發計劃,希望借重新麗多年的專業織品開發經驗,與大愛感恩科技持續努力精進,研發部 黃毓瑾師姊,特別於大愛感恩科技新成立實驗室內,分享目前寶特瓶回收原料的應用研發實況與介紹相關專業設備。 呂副總表示,使用一般寶特瓶回收製作樹酯棉時,時常會由於原料不乾淨造成機台損壞,得知大愛品牌的原料由慈濟志工精心分類及挑選,因為來源清淨故使用在機台製作時低損耗、良率高且品質精緻,真的很難得! 同時 呂副總也將市場資料現況與發展以及自身多年紡織品經驗做心得交換,讓大愛感恩獲益良多。

圖說: 呂副總表示,使用一般寶特瓶回收製作樹酯棉時,時常會由於原料不乾淨造成機台損壞,得知大愛品牌的原料由慈濟志工精心分類及挑選,因為來源清淨故使用在機台製作時損耗率極低,真的很難得!(攝影者:蔡知穎)呂副總本身也是為虔誠佛教徒,早已長期茹素,因此當初接觸認識到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愛心、科技、環保、人文」即非常認同企業對於地球環保與慈善人文的努力,新麗企業秉持社會企業責任,直覺更要全力護持大愛品牌這份心念,更允諾新的一年會更加緊密與大愛合作並開發更多元的環保產品,一起友愛地。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同業交流齊精進 契入使命同發心

圖說:實業家們參訪後都發心參與護大愛,左起宏大拉鍊的 洪寶川董事長、台灣區人造纖維製造工業同業公會 詹正田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與南緯實業的 林瑞越董事長。(攝影者:蔡知穎)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22日邀請3位紡織業界的三位先進,台灣區人造纖維製造工業同業公會 詹正田理事長、南緯實業的 林瑞越董事長與宏大拉鍊的 洪寶川董事長,參觀大愛感恩位於內湖的環保低碳人文概念館與研發中心跟大家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近期參與慈濟賑災物資研發的賑災/備災物資與低碳生活環保織品,從研發的防寒透氣環織品、防穿刺機能鞋、太陽能帽與背包到精進版的毛毯,與紡織同業們做心得交流與精進。

參與的實業家們經過導覽後紛紛表示讚許,對於環保再生織品也能發揮大愛,在急難時刻透過慈濟人提供災民身心膚慰而動容,也都發心想盡一己之力,貢獻所長,一起加入這個愛心接力的無私平台。當 華德師兄介紹太陽能LED後背包的發光條時,宏大拉鍊的洪董便自薦有研發發光的拉鍊可以精進背包的夜光性能,南緯實業的林董也當仁不讓表示,自己之前有開發長時間儲存太陽能的發光條材質,可以提供大愛品牌做產品精進與研發,詹理事長則表示自身公司也有適合的布料可以精進LED帽的機能性,實業家們見苦知福,更發揮良能,透過腦力激盪,欲整合賑災物資的機能性並提升其功能,提供第一線的救災菩薩與災民們更優質的環保織品。

圖說:當華德師兄介紹LED太陽能帽的發光條時,南緯實業的林董事長(右三)也不當仁不讓表示,自己之前有開發長時間儲存太陽能的發光條材質,可以提供大愛品牌做產品精進與研發。(攝影者:蔡知穎)證嚴法師常說:「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匯聚點滴之力,才能成就助人大力量。台灣雖然土地小,但是愛心密度最高,期待未來越來越多實業家都能承擔使命參與,在大愛感恩科技這個愛心平台上貢獻良能,匯聚眾人的愛心與力量,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地質危脆極端氣候 助長坡地災害


台灣夾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之間,板塊運動帶來造山運動,讓台灣到現在都還在長高,也因此地質年輕,但同樣是板塊運動帶來的是地震頻繁,讓地質產生許多破碎,忽略這樣的先天敏感,一旦碰上外力影響,就很可能破壞坡地的穩定、發生災情。從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台灣的土石流頻傳,就是因為地震讓山區土石鬆動,大雨時山高水急,又有豐富料源,才會頻頻發生土石流。包括美國、中國、世界各地進來陸續傳出土石流與山崩災情,台灣地質脆弱,面對極端氣候的強降雨,很可能助長坡地災害的發生,必須更加謹慎。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顯勇:「人的生命絕對勝過一切,發生災後之後,對土地會比較捨得,也比較去了解到土地,根本那個是老天爺賜給我們的,根本不是我們的,祂什麼時候,是祂的事情,所以比較放得開一點。」

經歷過災害,體會到敬天地。雲林古坑華山村,緊鄰華山溪,從默默無聞到咖啡故鄉,聲名大噪的起因,竟然是地震、土石流。

華山社區居民,賴松志:「以前這邊是沒有碰到土石流過,九二一之後,每逢雨季的時候,颱風期的時候,就比較危險。

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科長,尹孝元:「地震的時候,造成山區的土石鬆動,所以它整個上游面都是鬆動的土石,它的土壤濕潤就會整個崩下來,它的材料源源不絕,所以也沒辦法完全防止它。」

過去只有四公尺的河道,寬度擴增十倍以上,河道直逼近居民聚落。曾經,超過六萬立方公尺土石吞沒數十間民宅,大自然的力量太巨大,該怎麼處理。

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科長,尹孝元:「因為我們發現災害,它會重複出現在同一個地方,我們唯一能做就是把可能致災的土石,用工程的方法,擋在河川的上游,不讓它到下游去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用土石流沖下的大石頭加固兩岸河堤,生態工法加上層層防護,幾年來把土石流擋在村子前。

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科長,尹孝元:「八八風災的時候,大的塊石直接撞擊第一個梳子壩,它雖然壞掉但是它還是把土石擋住,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全部淹滿八八風災時候的土石,滿滿都是,因為這樣所以沒有讓這些土石下去造成災害。」

同樣的作法,在台北,緊鄰住宅區的新埤溪,原本名列土石流高潛勢溪流。

台北市泰和里里長,林正義:「還沒整治之前,對面都是竹林,兩側都是竹林,下大雨時候,泥土跟石頭會一直往下滾,都是黃濁的喔,山上的坡度比較陡,一下來就是一個住宅區,大家當然是會,稍微會害怕。」水土保持技師,潘建中:「讓它土砂流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平的地方,就盡量做沉砂池讓它淤積下來,不要造成下游的災害,因為下游現在有些都市排水的部分,都是用箱涵的方式在做,一旦淤積以後,它要清很困難。」

經過整治,把一旁礦坑的礦渣、鬆動土石,都清除,降低土石流料源,多管齊下,讓這條溪直接被下修成低潛勢溪流。聽出來了嗎,土石流到底是什麼,這個簡單的模擬,告訴你。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陳樹群:「要有豐沛的土砂材料,所以可能是從兩側的崩塌,或上游更大的一個崩塌,交雜著水,這些東西還要有一個最後一個條件,它要有夠陡的一個坡度,才能夠把這些材料往下送,在台灣的山區裡面比比皆是都是這樣的地形。」

看來難以預料的土石流、山崩、地滑,都是坡地災害,它們的主要成因其實都是力的改變。

水土保持技師,潘建中:「如果一個石頭,在平地上它也許不會動,但是在山坡地上的話,不動它,它自己就會溜下來,尤其在坡度越陡的地方。」

同樣的道理,在山坡地,影響上頭土石穩定的,有往下的重力、和順著斜坡滑動的力量。要是往下的力量較大,土石能留在原地,但假如有水分或是地震,消弱了往下拉力和阻止移動的摩擦力,那麼土石就可能順坡下滑。

平常沉默的大地之母,發出怒吼,在人們疏忽之際,一次一次,傷心人斷腸。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顯勇:「其實說起來,這條河帶給華山不只是災害,它讓居民了解到說,人跟人的關係,因此而變得更緊密更團結。」

當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帶來土石流、山崩等災情,我們更要謹慎。想要趨吉避凶,關心、了解、愛惜大地,行動更要徹底。

攝影剪輯 余國維 文字撰稿 周玲秀

Read more

星國醫護訪慈院 人文醫療深感動


為了給病患更好的心靈照護,新加坡第二大醫院陳篤生醫院的護理師,前往充滿醫療人文的慈濟醫院參訪,希望透過實際的走訪,了解不同的醫療文化,相互交流。

新加坡護理師一行人來到台北慈院心蓮病房的空中花園與芳療室,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讓病患和家屬能夠暫時忘記病痛紓緩情緒。

接著轉往門診區,了解醫院透過科技帶給病患便利的自動報到系統,整合性的設計讓參訪貴賓印象深刻。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護理部主任 楊慶光:「沒想到這裡的你們所用的科技,所用的電腦方面都是很發達的,那些IT方便的操作你們都有考慮到怎麼樣服務病患,盡量為病患著想。」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在當地是屬於第二大醫院,在感染、老人照護及復健等領域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因此他們也帶了資料分享,彼此相互交流。

台北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 吳秋鳳:「他們在醫院的整個設置跟我們台灣整個護理人力差距很大,從他們的經歷當中來學習,他們在護理人力這塊怎麼樣運作,然後整體醫生和護理的搭配上,那大家是不是可以彼此交流。」

環保節能是慈濟醫院努力的目標,護理師示範減少點滴管路等醫療廢棄物的方式。透過彼此的交流,期望在對病患的全人照顧以及節能減碳方面都能有更好的運用。

陳千蕙 張正隆 台北報導 (2014.04.09)
Read more

別讓地球生病 走入企業倡環保


環保救地球,不分大人小孩,廣東慈濟志工這一次,就將環保行動分別帶到深圳的當地企業和學校。校園內,學童就對志工打造的戶外環保教室特別有興趣,除了踴躍發問之外,也積極動手做環保。而企業員工則是決定要改變習慣,認真從生活做起。

企業員工,盧志宏:「看到那些影片的時候,其實內心也非常焦慮,怎麼呢,因為我們面臨了是這麼一個環境。」

「環保救地球」實在不能等,慈濟志工帶著環保知識、解說道具,走入與環境息息相關的科技產業,志工不僅要做到單方面的推動,更希望能看到好的回響。

企業員工,葉紅勳:「從用水,用電,還有就是購物的一些習慣,少用塑膠袋,盡量用環保袋,可以多次使用的那種袋子。」

已經在台灣推廣慈濟多年的實業家「許玄岳」,也登高一呼,要在深圳分公司推動每周一素。

實業家,許玄岳:「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們深圳合盈也會一樣,有幾天是吃素的,我們可以慢慢改。」

一同扛起「環保救地球」的責任,校園學童,搶著做。小朋友踴躍又熱情,帶給志工更大動力,在校園廣場打造戶外環保教室。

慈濟志工,鄭金華:「知道跟做到,其實有很大的距離,我們今天來燕山學校,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落實,去做到。」

燕山小學老師,蔡振生:「讓他們來從愛自己家園,愛自己學校,也要愛我們這個社會,愛我們地球來做起。」

真善美志工 廣東報導
(2014.04.09)

Read more

克難做環保 愛護地球心意不減


屏東里港環保站,環保志工就地取材,搭帆布遮風避雨,投入資源回收,儘管環境克難,還是不減愛護地球的心。這分付出成為典範,屏東市公所邀請慈濟,協助資源回收,志工在現場,教導民眾分類,清淨在源頭,帶動起愛的循環。證嚴上人在今天(4/9)的志工早會開示,疼惜天地,節能減碳,人人身體力行,看到這樣,就看見了希望。

守護大地,屏東市公所帶頭響應,邀請慈濟人,協助宣導資源回收。在每個里,設置回收點,志工現場教導分類,也讓居民把環保的觀念帶回家。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要疼惜天地、節能減碳,要人人身體力行,看到這樣,我們就知道有希望,我們把這樣的道理,用心鋪出去,人人就會跟著這一條路往前前進。」

疼惜地球,也得考驗耐心決心。屏東里港環保站,志工用回收的材料,搭建帳棚擋風遮雨,經常得頂著烈日做環保。儘管場地克難,依舊懷抱感恩心,歡喜付出。

證嚴上人開示:「這種的全面環保,家家戶戶清淨在源頭,已經(在)屏東帶動起來了,全面,整個市都帶動起來,真是典範,這種愛的能量循環,多美好。」

環保菩薩,不怕辛苦。單純的心念,愛家鄉愛土地,人人身體力行,祈願留給子孫更美好的環境。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2014.04.09)

Read more

沒落汽車工業城 底特律環保漸興


慈濟志工在美國「底特律」推動環保,最早可回溯到2008年,由於當地環保意識低落、志工人數又少,推動過程非常艱辛,6年以來,累積回收捐款達到2000美金,金額雖然不多,但志工堅持守護地球心意,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底特律的秋天,細雨綿綿,但有一群人,堅持出門、做環保。

慈濟志工 林綉鳳:「喔,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很重的,喔,我們真的是要當男人用,因為志工不夠。」

志工召募困難的原因,就藏在慈濟「底特律聯絡處」,6年以來,每一次環保回收、秤重換錢的收據裡。

慈濟志工 林綉鳳:「有的志工來了一次,她說唉唷,這麼少,只有四塊錢(美金),我不做了,不夠錢,那我想 這樣也是給我考驗,當初慈濟要做回收也是沒有人要做,我想說,這個是對的,所以我說堅持,你們不做,我就跟我先生堅持我要做。」

堅持,讓人看見一種毫不存疑的信念,以及無可動搖的行動力。即使是華氏7度、攝氏零下14度的嚴冬,工業城裡的環保足跡,也不停歇。

慈濟志工 林綉鳳:「是的,慈濟基金會,我們是要來做回收的,(好),謝謝。」

一台小推車、兩個人,靜靜的穿梭在老人公寓,幾年來住戶未必都見過他們,但他們已經留下環保的觀念。

慈濟志工 林綉鳳:「他們慢慢也都知道,在他們房間的垃圾袋,回收紙,他們都會一包包帶下來。」

所有的環保回收物,都會帶到林(糸秀)鳳的家裡「珍藏」,直到一定的數量為止。

慈濟志工 林綉鳳:「這個裡面有很多的回收物,那個被雪蓋著很重,所以這個門打不開,我現在就拚命把這個雪除一除。」

慈濟志工 林綉鳳:「結冰了,拿不起來。」

慈濟志工在底特律的環保路,艱苦、卻走得踏實,每一塊美金,都讓他們覺得彌足珍貴。

真善美志工 林鳳 薛濟汶 陳朝暉 美國報導(2014.04.09)

Read more

大愛澳洲傳心燈 緣起不滅善循環

圖說: 2011年澳洲發生嚴重的百年水患,一條毛毯串連起無國界的愛與關懷。澳洲伊普市市長 保羅此次來台,再次親手感受這份清淨無染的大愛。(攝影者:蔡知穎)2011年澳洲水患,伊普市受創嚴重,慈濟人走入災區膚慰民眾,協助清理家園,讓市民深刻體會到無私的大愛。伊普市市長 保羅(Paul Pisasale)為了感恩慈濟人的關懷與付出,於前年訪臺並親自前往精舍尋根,代表全體市民向 證嚴上人表達由衷的謝意,同時參訪四大志業,了解慈濟遍佈全球的足跡。因澳洲水患的因緣,當地的慈濟人宣傳環保之外,更是推動環保,讓大愛品牌愛與善的循環得以生生不息。此次,澳洲黃金海岸及雪梨分會慈濟志工一行利用回國參加董事會之便,陪同4位澳洲貴賓特地前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這一趟的參訪之旅,除了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外,也安排公司同仁來一場人文的動態展示。澳洲昆士蘭省教育部代表,同時也是伊普市高中校長的賽門( Simon Riley),此行也特地帶著自己學校的制服前來,他說: 「之前學校同仁已請購了圍巾,希望我們能成為澳洲第一所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學校,這將會是個很有力的啟示。」期待可以結合這份大愛,讓學校的學生們能夠瞭解環保外,更能身體力行做環保。他更分享到:「今天參觀環保站,見證台灣環保志工的努力,在這片土地上幾乎甚麼都可以被回收,而我們在澳洲,超過一半的回收物都是被丟棄的,這樣 (環保回收) 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更努力,所以很期待自己的學校可以成為全澳學校環保落實的先鋒!」

圖說: 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 吳照峰師姊(左二),在當地不斷推動環保人文的理念,更促使澳洲慈濟志工與當地民眾的關係更緊密合和,而這些環保織品及環保教育正在澳洲持續蔓延發酵,帶動大家落實生活環保、大地環保與心靈環保。(攝影者:蔡知穎) 兩年前,保羅市長與慈濟結下這份善緣之後,不斷的在當地推動慈濟的真、善、美。 他隨身攜帶的名片背後,印有慈濟LOGO,上面別上市徽與澳洲國旗小徽章,他說: 「這項禮物代表著伊普市與慈濟之間越來越緊密與深厚的關係,我相信真正的慈悲是把言語化為行動,而今天所見的都是實質的行動;大愛感恩科技的所作所為正是教導我們如何與地球共生息以及關懷他人。」今日參訪更加深這些理念,保羅市長說:「身為一位市長,我是澳洲最棒的 (靜思) 弟子,我要讓慈濟在澳洲越來越茁壯。」他發心在澳洲伊普市護持大地環保也耕耘心靈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蘇怡潔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澳洲傳心燈 緣起不滅善循環

圖說: 2011年澳洲發生嚴重的百年水患,一條毛毯串連起無國界的愛與關懷。澳洲伊普市市長 保羅此次來台,再次親手感受這份清淨無染的大愛。(攝影者:蔡知穎)2011年澳洲水患,伊普市受創嚴重,慈濟人走入災區膚慰民眾,協助清理家園,讓市民深刻體會到無私的大愛。伊普市市長 保羅(Paul Pisasale)為了感恩慈濟人的關懷與付出,於前年訪臺並親自前往精舍尋根,代表全體市民向 證嚴上人表達由衷的謝意,同時參訪四大志業,了解慈濟遍佈全球的足跡。因澳洲水患的因緣,當地的慈濟人宣傳環保之外,更是推動環保,讓大愛品牌愛與善的循環得以生生不息。此次,澳洲黃金海岸及雪梨分會慈濟志工一行利用回國參加董事會之便,陪同4位澳洲貴賓特地前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這一趟的參訪之旅,除了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外,也安排公司同仁來一場人文的動態展示。澳洲昆士蘭省教育部代表,同時也是伊普市高中校長的賽門( Simon Riley),此行也特地帶著自己學校的制服前來,他說: 「之前學校同仁已請購了圍巾,希望我們能成為澳洲第一所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學校,這將會是個很有力的啟示。」期待可以結合這份大愛,讓學校的學生們能夠瞭解環保外,更能身體力行做環保。他更分享到:「今天參觀環保站,見證台灣環保志工的努力,在這片土地上幾乎甚麼都可以被回收,而我們在澳洲,超過一半的回收物都是被丟棄的,這樣 (環保回收) 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更努力,所以很期待自己的學校可以成為全澳學校環保落實的先鋒!」

圖說: 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 吳照峰師姊(左二),在當地不斷推動環保人文的理念,更促使澳洲慈濟志工與當地民眾的關係更緊密合和,而這些環保織品及環保教育正在澳洲持續蔓延發酵,帶動大家落實生活環保、大地環保與心靈環保。(攝影者:蔡知穎) 兩年前,保羅市長與慈濟結下這份善緣之後,不斷的在當地推動慈濟的真、善、美。 他隨身攜帶的名片背後,印有慈濟LOGO,上面別上市徽與澳洲國旗小徽章,他說: 「這項禮物代表著伊普市與慈濟之間越來越緊密與深厚的關係,我相信真正的慈悲是把言語化為行動,而今天所見的都是實質的行動;大愛感恩科技的所作所為正是教導我們如何與地球共生息以及關懷他人。」今日參訪更加深這些理念,保羅市長說:「身為一位市長,我是澳洲最棒的 (靜思) 弟子,我要讓慈濟在澳洲越來越茁壯。」他發心在澳洲伊普市護持大地環保也耕耘心靈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蘇怡潔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三, 09 四月 2014

2014,4/10,人援會前置作業

【對象】人援會工作人員及學員
【時間】2014年4月10日(四)
【地點】東區會所(台北市松隆路327號)
大愛心新聞:人道援助救災難 環保科技利群生


20140411_5.jpg20140411_4.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