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21 三月 2014
立凱三峽參訪行 大愛環保日不落
- Article Details
以推動綠能環保低汙染高效能為使命的立凱電能科技公司, 日前40餘名員工搭乘公司自製,也是全台第一輛換電式電動巴士,開進慈濟三峽園區開始半日的參訪活動。藉由慈濟志工細心安排課程分享與實際參觀環保體驗和慈善農耕活動,使立凱電能科技員工對身處之土地與環境能多關心與尊重,藉此落實環保理念於日常生活並進而影響家人與朋友。
其中一堂課程,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尊浩師兄分享,經由影片介紹讓參訪的立凱電能同仁,體悟因人類為滿足自我,無窮盡的慾望,對土地環境與生靈萬物不斷地殘害掠奪,最後受到傷害還是人類本身,最後則透過Q&A雙向互動,對大愛感恩科技之環保理念與社會企業責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日日說環保、做環保,希望環保人文的價值讓更多人知道,落實環境教育,啟發各行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同與實踐。
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品牌不遺餘力,我們不以商業利益為導向,希望教導每一個人愛護這個環境,深耕環保教育,也因而在台灣永續發展與台灣環境教育等獎項與榮耀,常常獲得政府的認可。此次參訪,環保愛灑接近尾聲時,立凱電能科技員工在環保實做後,踴躍分享自己的心得,其中一名職員期許自己: 若距離較短的地點,會改騎腳踏車減少碳排放量,改變從自身做起;許多人也發願要讓自我真正落實生活環保與心靈環保,並在感恩歡喜的氣氛中賦歸。
大愛感恩科技 楊孫斌 台北報導
Read more立凱三峽參訪行 大愛環保日不落
- Article Details
以推動綠能環保低汙染高效能為使命的立凱電能科技公司, 日前40餘名員工搭乘公司自製,也是全台第一輛換電式電動巴士,開進慈濟三峽園區開始半日的參訪活動。藉由慈濟志工細心安排課程分享與實際參觀環保體驗和慈善農耕活動,使立凱電能科技員工對身處之土地與環境能多關心與尊重,藉此落實環保理念於日常生活並進而影響家人與朋友。
其中一堂課程,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尊浩師兄分享,經由影片介紹讓參訪的立凱電能同仁,體悟因人類為滿足自我,無窮盡的慾望,對土地環境與生靈萬物不斷地殘害掠奪,最後受到傷害還是人類本身,最後則透過Q&A雙向互動,對大愛感恩科技之環保理念與社會企業責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日日說環保、做環保,希望環保人文的價值讓更多人知道,落實環境教育,啟發各行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同與實踐。
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品牌不遺餘力,我們不以商業利益為導向,希望教導每一個人愛護這個環境,深耕環保教育,也因而在台灣永續發展與台灣環境教育等獎項與榮耀,常常獲得政府的認可。此次參訪,環保愛灑接近尾聲時,立凱電能科技員工在環保實做後,踴躍分享自己的心得,其中一名職員期許自己: 若距離較短的地點,會改騎腳踏車減少碳排放量,改變從自身做起;許多人也發願要讓自我真正落實生活環保與心靈環保,並在感恩歡喜的氣氛中賦歸。
大愛感恩科技 楊孫斌 台北報導
Read more油輪漏油事件 世紀生態浩劫
- Article Details
25年前,艾克森石油旗下的瓦爾狄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觸礁,高達1100萬加侖原油外洩。到現在,依舊可以在岩石縫隙坑洞,發現原油殘餘。
25年前(1989年3月24號),艾克森石油旗下的瓦爾狄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觸礁,導致船上近五分之一原油,高達1100萬加侖原油外洩。由於地處偏遠,只有船隻和直升機等空中交通工具可以抵達,造成漏油後危機處理困難重重。這裡原本是海獺、海鳥和鮭魚的棲息天堂,但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發生之後,海獺數量遽減四成,一直到現在,阿拉斯加1300公里曲曲折折的峽灣沿岸,依舊可以在岩石縫隙坑洞,發現當年原油殘餘的痕跡。
Read more慈青社茶會!模擬遊戲 清河淨地
- Article Details
大學社團,常被認為是進入社會之前的先修班,因為在社團中,可以學習到組織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澎湖科技大學」的「慈青社」,除了能學習到這些經驗,還能額外多學到佛教儀軌、以及環保觀念,社團的學生都非常珍惜。
澎湖科大慈青社,期初的聚會,熱鬧滾滾。
用巧拼當浮板度河,想像自己在河中清除垃圾,大家手忙腳亂、氣喘吁吁,才知道原來,環保、這麼重要。
慈青社員 盧思情:「現在就是地球比較糟糕,大家應該要落實環保,做好環保分類。」
慈青社員 邱顯智:「因緣際會下就進來到這邊,那也覺得這裡是不錯的社團,過來這邊後發現,有很多不錯的東西。」
慈青社長 陳韻如:「活動就是很順利,社員可以學習到東西,也可以在這個社團裡面,不僅學到東西,也可以很快樂。」
一動、也有一靜,社團老師親自示範、如何禮佛問訊。
慈青社指導老師 莊惠玲:「問訊是一個我們最基本的禮儀,是我們佛教禮儀,其實我的孩子們,他們可能宗教不同,那我們要讓他們心安,所以要跟他們介紹說,這個問訊的意義在哪裡。」
由於澎湖的慈青學長,畢業後大多都回到台灣本島,因此這裡慈青社每一次的聚會,資深資淺的社員,都非常珍惜,大家也希望趕快吸收知識,做好傳承的準備。
真善美志工 鄧寶珠 蔡秋對 澎湖報導
2014,3/21,四川什邡及慈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3月17日(一) 15:00 - 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什邡大愛環保經 愛心承傳感恩行
慈濟社區網:什邡結合大愛 傳承慈悲環保


Read more
2014,3/21,慈濟技術學院祝君師生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3月21日(四) 11:30~14: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如來藏蘊眾生心 慈悲智慧利群生
慈濟社區網: 有心無事不成 慈悲有大用


Read more
老天再不降雨 恐須第二階段限水
- Article Details
春雨雨量不足,供應台南每天用水量達5成的南化水庫水位,創下20年以來第3低,自來水公司宣布,自今天20號起,台南實施第1階段夜間減壓供水,主要影響台南自來水管線末端與地勢高的2萬用戶。
民眾 陳林豐珠:「用水轉開水量都變小了,以前水量都很大。」
沒錯,春雨不來,南部水情吃緊,台南市祭出第一階段的限水措施。
台水第六區管理處副理 王英銘:「因為南化水庫到今天為止,蓄水量只有三千三百多萬噸,比去年同期五千五百多萬噸,幾乎少了百分之四十五,為了穩定供水,所以在夜間減壓供水。」
雖然第一階段的限水措施,對民眾的用水影響不大,不過,如果老天再不下雨,今年的枯水期,水公司不排除第二階段限水。為提升水資源的再利用,安平污水處理廠,免費提供民眾處理過的放流RO水。
台南汙水處理廠長 徐世杰:「由RO水處理完以後的水,導電度就降得很低,就可以做為我們植栽澆灌來使用。」
提升水資源的再利用率,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缺水期,需要你我一起用心省水,度過難關。
潘俞臻 鄭瑞萍 陳仙輝 許鴻男 台南報導
88歲資深典範 心寬念純殷勤精進
- Article Details
人心真情互動,能趕走外在的寒冷!新北市中和區慈濟志工,到一位年事已高,獨居的資深志工陳寶連家中關懷(3/13)。八十八歲的陳寶連,是一位相當發心的老菩薩,二十多年來,把住家一樓空地,當成環保點,也捐出過世先生的奠儀和多數積蓄給慈濟。儘管現在因為多次中風,行動不便,仍心心念念都是慈濟人慈濟事,被後輩志工們,視為典範。
看到法親前來,資深慈濟志工陳寶連,感動,喜極而泣。
慈濟志工 陳寶連:「很慚愧,我沒有做什麼,付出那麼少,大家這麼關心我,我真的愧不敢當。」
靦腆謙虛的陳寶連,慈濟一做就是25年,一開始,就把自家一樓空地,當做環保點,邀請社區志工一同做回收。儘管高齡88歲了,曾多次中風跌倒,仍堅持做對的事。
慈濟志工 陳寶連:「我們慈濟這個團體那麼美,我年紀這麼大,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慈濟,如果早一點知道的話,該多好。」
十年前,丈夫因病往生,沒有子嗣的陳寶連,捐出奠儀和大半積蓄,清貧清淨度日。
樂於付出的個性,為她贏得好人緣,有鄰居陪看病,幫忙採買,也有志工協助收功德款。
慈濟志工:「上人說 好人都會遇到好人,好人都遇到好人,妳們兩個都是好人,好菩薩呀,感恩祝福。」
志工送上手工饅頭和滿滿祝福,獨居的陳寶連,並不孤單。
陳寶連 與 慈濟志工:「這樣更高興了,你這樣(比),要眉開眼笑喔,現在只有18歲,18歲啦!」
真善美志工 陳麗玲 林印正 宋元杰 台北報導
加州最暖冬季 降雨量低於平均值
- Article Details
一個美國,彷彿是兩個世界,東岸還是一片冰天雪地;大草原地區和西部,卻是高溫乾旱,德州水庫蓄水量,創25年來最低。
一個美國,彷彿是兩個世界,時序都要進入春天(3/20),東岸還是一片冰天雪地;大草原地區和西部,卻是高溫乾旱,德州水庫蓄水量,創25年來最低,鄰近太平洋的加州,則是經歷史上最溫暖的冬天,缺乏水源下,迫使當地政府尋求,開發水資源的辦法。
Read more水庫互援緩不濟急 世足賽恐缺水
- Article Details
巴西將在今年六月,舉辦世界杯足球賽,而每年的5月到6月,又是巴西的乾季,專家擔心,到時候缺水問題還會更嚴重。
南美州國家巴西,同時面對兩種極端天氣。西部地區已經下雨超過一個月,豪雨成災,而在東南部卻面臨8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當地政府向水量豐沛的地區,尋求支援。
艷陽高照,土地乾裂,水庫已經快要見底。
南美州國家巴西,西部地區從2月開始下大雨,河水暴漲發生嚴重水患,造成60人死亡,兩萬多個家庭被迫撤離。不過東南部的聖保羅省(SanPolo),卻面臨8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水庫的儲水量,剩下不到15%,只有過去平均(60%)的四分之一。
聖保羅省的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限制用水。聖保羅省省長,提出一個解決缺水問題的方案。
聖保羅省長 奧克明:「我們不是要直接把河川的水,引到另一條河,而是要在兩個水庫之間,建造連通道,讓水庫互相支援。」
這個提案,預計需要耗費一年半,才能完工。不過巴西將在今年六月,舉辦世界杯足球賽(6/12-7/13),而每年的5月到6月,又是巴西的乾季,專家擔心,到時候缺水問題還會更嚴重。
王馨卉 劉宗泰 編譯 RTN
杏壇業界合作飄香 掘井泉水流遍心田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技術學院長期產學合作,今年合作案為學術產品總體調查,結合業界品牌實際推廣為目標,設計出一系列方法來拉近品牌與消費者心中產品的距離。慈濟技術學院師生團隊透過調查方法來統整消費者最真實的回覆,並且在此合作案中傳達大愛感恩品牌的核心價值,無形中於校園內撒下許多愛心種子,期待能儘速開花結果,如同 陳皇曄老師所說:「每位同學在製作大愛感恩產品資料檔時,都已經非常熟悉產品和理念,不知不覺就成為最佳代言人,會主動跟同學介紹/推廣」。
慈濟技術學院陳皇曄老師、林珍如老師、東華大學陳欽洲老師等三位教授於3月20日親臨大愛感恩科技,陳欽洲教授在會議室中看見「掘井人」的大幅海報中有掘井人及活泉,非常有興趣地深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於四大志業中的角色,深受感動地立志,將投入更多時間來做志工,並且付出己力為大愛出品牌行銷與推廣貢獻專業良能,除共同推動產學合作案外,並藉此讓大愛感恩的環保愛心品牌更能深入人心。
慈濟技術學院 林珍如老師於採訪說:「大愛感恩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品牌,歐洲國家其實存在許多高度環保認同的人,但是與世界上各個環保品牌相比,沒有一個能像大愛感恩這樣盡力推廣且落實環保理念於日常生活當中,並且日益精進自己的研發及產品,這就是大愛感恩的可貴之處。」
誠如大愛感恩的每一位參訪人聽見「掘井人」理念,當知道這個環保愛心品牌對世界發聲與推廣的同時,也提供慈濟四大志業源源不絕的泉水,掘井人就是開創不可能之路與創造奇蹟的角色。靜思語:「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大愛品牌希望能成為台灣環保產業的領頭羊,透過拋磚引玉的方法來帶動其他產/官/學的參與,整合各界愛心泉源,化為淨化人心及社會的清流。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杏壇業界合作飄香 掘井泉水流遍心田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技術學院長期產學合作,今年合作案為學術產品總體調查,結合業界品牌實際推廣為目標,設計出一系列方法來拉近品牌與消費者心中產品的距離。慈濟技術學院師生團隊透過調查方法來統整消費者最真實的回覆,並且在此合作案中傳達大愛感恩品牌的核心價值,無形中於校園內撒下許多愛心種子,期待能儘速開花結果,如同 陳皇曄老師所說:「每位同學在製作大愛感恩產品資料檔時,都已經非常熟悉產品和理念,不知不覺就成為最佳代言人,會主動跟同學介紹/推廣」。
慈濟技術學院陳皇曄老師、林珍如老師、東華大學陳欽洲老師等三位教授於3月20日親臨大愛感恩科技,陳欽洲教授在會議室中看見「掘井人」的大幅海報中有掘井人及活泉,非常有興趣地深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於四大志業中的角色,深受感動地立志,將投入更多時間來做志工,並且付出己力為大愛出品牌行銷與推廣貢獻專業良能,除共同推動產學合作案外,並藉此讓大愛感恩的環保愛心品牌更能深入人心。
慈濟技術學院 林珍如老師於採訪說:「大愛感恩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品牌,歐洲國家其實存在許多高度環保認同的人,但是與世界上各個環保品牌相比,沒有一個能像大愛感恩這樣盡力推廣且落實環保理念於日常生活當中,並且日益精進自己的研發及產品,這就是大愛感恩的可貴之處。」
誠如大愛感恩的每一位參訪人聽見「掘井人」理念,當知道這個環保愛心品牌對世界發聲與推廣的同時,也提供慈濟四大志業源源不絕的泉水,掘井人就是開創不可能之路與創造奇蹟的角色。靜思語:「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大愛品牌希望能成為台灣環保產業的領頭羊,透過拋磚引玉的方法來帶動其他產/官/學的參與,整合各界愛心泉源,化為淨化人心及社會的清流。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吟 台北報導
回收分類細推廣 綠化地球你和我
- Article Details
地球溫室效應升高,環境變遷日益嚴重,國際間各種氣候災難不斷,呈現於世人眼前。大家同享一片天,共踩一塊地,全球也開始注意到綠化地球,已是刻不容緩之事。首次爭取到國際綠色產品展於台灣展出,2014年3月13日至16日為期四天在世貿一館進行,內容兼具商業交流、政府採購和教育宣導三大方面,除了與國際間交流,更希望帶動國內民眾落實綠色生活。
◎慈濟環保 金字招牌
綠色貿易推動專案辦公室副執行長溫麗琪說,環境變遷非常厲害,為了解決環境的問題,全世界都在努力,台灣是全世界綠色競爭力第三名,很希望將台灣的綠色商品介紹到全球。她繼續分享:「慈濟一向是綠色典範獎的得主,寶特瓶再生的回收,於衣服、袋子這一塊做了很多的貢獻,希望讓全世界都能夠知道。其實以往在國外展出的時候,慈濟的產品就很受歡迎,也唯有透過食衣住行的產品利用,真正的綠色經濟才能達成,所以慈濟的產品是我們最大的亮點。」
慈濟志工對保護地球、珍惜資源這一塊的努力,不餘遺力推動二十餘年,成效有目共睹,因此受邀於會場中進行環保教育之推廣。來來往往的會眾對慈濟不陌生,有的人佇足參觀,有的人詢問問題,其中一家五口同行的林怡瑄是家中的老么,她對環保分類相當熟悉,問她怎麼這麼了解,她說:「因為從小看媽媽做環保,久而久之,自己就習慣跟著做,而且環保及分類應是每個人都必需要做的事,因為這對地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模,媽媽在旁靦腆的說,這沒什麼,因為一、二十年前政府推動環保時,她即執行,這也是公民的責任。
人來人往中,外籍人士亦相當多,初次參加環保推廣的外文隊志工駱黃小紗,很感恩有這次的機會,讓她向外籍人士推廣及解說環保,也讓自己受益匪淺。她說慈濟環保分類做得這麼細最為外國人士所讚歎,有位美國人說他們也有做回收,但僅將回收分成三、四類而已,他們看到我們分這麼細,真正把物命延續到極致;另有一位居住於台灣的澳洲人也分享,聽過慈濟,也很想到環保站參與,但找不著門路,今天終於知道了,很開心,會馬上力行。
◎環保酵素 清淨大地
推廣區除了各項分類細項的介紹及解說,最受人矚目的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垃圾,志工運用巧思將它們回收利用做成各種實用的物品,如牛奶盒製成遮陽帽、洗衣精紙盒製成的提袋、寶特瓶不僅能製成提袋,更變成一朵朵漂亮的玫瑰花,巧奪天工,充分發揮物命,讓看到的人無不讚歎;而一罐罐的DIY天然環保清潔酵素,獲得許多人的詢問,當知道它是由日常所吃的水果果皮所製成,人人都搶著詢問如何自行DIY。
其中尤以會眾王碧霞最為開心,她說她找這一類的產品,已經找很久了。她說:「外面的清潔劑都有化學原料成份在,因為碗盤有毛孔,洗了以後也不見得乾淨,仍有殘留,吃了相當不安心。而洗過的水流到大海裡,污染了大海與陸地,造成了環境賀爾蒙,影響人類成長。現在的大地與二、三十年前已完全不同,植物的生長、魚蝦全都不見了,河川看了更是心驚膽跳,如今找到這麼好的東西可以把它推廣出去,是人類之福。」
◎愛的接力 善的循環
慈濟的另一個展覽攤位──「大愛感恩科技」位於主辦單位旁,能見度相當高,典雅的服裝設計,總是引人注目並詢問,何處能請購得到,尤其當得知衣服的原料是由寶特瓶回收而來,更是驚訝,對於慈濟環保回收及分類能做到如此徹底及微細感到讚歎。背著背包,風塵僕僕來到展場的志工李鼎銘剛由花蓮參與活動回來,卸下背包,隨即與大眾解說這項新產品,多功能背包──含手機充電、照明及護腰等等貼心設計,非常符合慈濟賑災及一般緊急使用。
隨後李鼎銘也分享:「大愛感恩希望藉著這次的國際環保展,展出一些產品,這些產品不是所謂的時尚產品,而是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台灣的環保志工大概有二十萬左右,每一個人都是無私的奉獻為社會而付出,我們將利潤回饋慈濟,做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大愛科技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僅環保,更能感受到背後許多人的努力及無私,這是一個愛的接力,善的循環,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想要傳達的一個理念。」
慈濟呼籲愛護地球,珍惜資源行之多年,展覽會場中看到各家所展出的綠色產品,衣住行皆有,同為大地環境而努力,希望留給後代子孫一塊淨土。慈濟志工在推廣過程中,更喜見垃圾分類、珍惜物命的理念,已漸漸為民眾所認同及接受,更邀約大家一起力行環保,清淨在每一個源頭。
2014/03/15 | ◎ 鄭素月/臺北市信義區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回收分類細推廣 綠化地球你和我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5678:55F953256B9F96A748257C9D0049302E&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
回收分類細推廣 綠化地球你和我
- Article Details
地球溫室效應升高,環境變遷日益嚴重,國際間各種氣候災難不斷,呈現於世人眼前。大家同享一片天,共踩一塊地,全球也開始注意到綠化地球,已是刻不容緩之事。首次爭取到國際綠色產品展於台灣展出,2014年3月13日至16日為期四天在世貿一館進行,內容兼具商業交流、政府採購和教育宣導三大方面,除了與國際間交流,更希望帶動國內民眾落實綠色生活。
◎慈濟環保 金字招牌
綠色貿易推動專案辦公室副執行長溫麗琪說,環境變遷非常厲害,為了解決環境的問題,全世界都在努力,台灣是全世界綠色競爭力第三名,很希望將台灣的綠色商品介紹到全球。她繼續分享:「慈濟一向是綠色典範獎的得主,寶特瓶再生的回收,於衣服、袋子這一塊做了很多的貢獻,希望讓全世界都能夠知道。其實以往在國外展出的時候,慈濟的產品就很受歡迎,也唯有透過食衣住行的產品利用,真正的綠色經濟才能達成,所以慈濟的產品是我們最大的亮點。」
慈濟志工對保護地球、珍惜資源這一塊的努力,不餘遺力推動二十餘年,成效有目共睹,因此受邀於會場中進行環保教育之推廣。來來往往的會眾對慈濟不陌生,有的人佇足參觀,有的人詢問問題,其中一家五口同行的林怡瑄是家中的老么,她對環保分類相當熟悉,問她怎麼這麼了解,她說:「因為從小看媽媽做環保,久而久之,自己就習慣跟著做,而且環保及分類應是每個人都必需要做的事,因為這對地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模,媽媽在旁靦腆的說,這沒什麼,因為一、二十年前政府推動環保時,她即執行,這也是公民的責任。
人來人往中,外籍人士亦相當多,初次參加環保推廣的外文隊志工駱黃小紗,很感恩有這次的機會,讓她向外籍人士推廣及解說環保,也讓自己受益匪淺。她說慈濟環保分類做得這麼細最為外國人士所讚歎,有位美國人說他們也有做回收,但僅將回收分成三、四類而已,他們看到我們分這麼細,真正把物命延續到極致;另有一位居住於台灣的澳洲人也分享,聽過慈濟,也很想到環保站參與,但找不著門路,今天終於知道了,很開心,會馬上力行。
◎環保酵素 清淨大地
推廣區除了各項分類細項的介紹及解說,最受人矚目的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垃圾,志工運用巧思將它們回收利用做成各種實用的物品,如牛奶盒製成遮陽帽、洗衣精紙盒製成的提袋、寶特瓶不僅能製成提袋,更變成一朵朵漂亮的玫瑰花,巧奪天工,充分發揮物命,讓看到的人無不讚歎;而一罐罐的DIY天然環保清潔酵素,獲得許多人的詢問,當知道它是由日常所吃的水果果皮所製成,人人都搶著詢問如何自行DIY。
其中尤以會眾王碧霞最為開心,她說她找這一類的產品,已經找很久了。她說:「外面的清潔劑都有化學原料成份在,因為碗盤有毛孔,洗了以後也不見得乾淨,仍有殘留,吃了相當不安心。而洗過的水流到大海裡,污染了大海與陸地,造成了環境賀爾蒙,影響人類成長。現在的大地與二、三十年前已完全不同,植物的生長、魚蝦全都不見了,河川看了更是心驚膽跳,如今找到這麼好的東西可以把它推廣出去,是人類之福。」
◎愛的接力 善的循環
慈濟的另一個展覽攤位──「大愛感恩科技」位於主辦單位旁,能見度相當高,典雅的服裝設計,總是引人注目並詢問,何處能請購得到,尤其當得知衣服的原料是由寶特瓶回收而來,更是驚訝,對於慈濟環保回收及分類能做到如此徹底及微細感到讚歎。背著背包,風塵僕僕來到展場的志工李鼎銘剛由花蓮參與活動回來,卸下背包,隨即與大眾解說這項新產品,多功能背包──含手機充電、照明及護腰等等貼心設計,非常符合慈濟賑災及一般緊急使用。
隨後李鼎銘也分享:「大愛感恩希望藉著這次的國際環保展,展出一些產品,這些產品不是所謂的時尚產品,而是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台灣的環保志工大概有二十萬左右,每一個人都是無私的奉獻為社會而付出,我們將利潤回饋慈濟,做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大愛科技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僅環保,更能感受到背後許多人的努力及無私,這是一個愛的接力,善的循環,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想要傳達的一個理念。」
慈濟呼籲愛護地球,珍惜資源行之多年,展覽會場中看到各家所展出的綠色產品,衣住行皆有,同為大地環境而努力,希望留給後代子孫一塊淨土。慈濟志工在推廣過程中,更喜見垃圾分類、珍惜物命的理念,已漸漸為民眾所認同及接受,更邀約大家一起力行環保,清淨在每一個源頭。
2014/03/15 | ◎ 鄭素月/臺北市信義區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回收分類細推廣 綠化地球你和我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5678:55F953256B9F96A748257C9D0049302E&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