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4

週三, 19 二月 2014

【合心協力救地球】20131003 - 日省一度水

早上起床打開水龍頭,刷牙的同時水也跟著嘩啦嘩啦不停的流,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動作。除了眾所皆知的用電和汽機車外,節約用水一樣也可以達到減碳的目的,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每一度水都會製造碳排放,只要稍微改變用水習慣,就可以輕輕鬆鬆為地球節能減­碳! Read more

環保「開工」 怎有炮竹聲?

新的一年,好的開始,環保站開工,志工們齊心祈福。(攝影者:郭淑靜 地點:臺北市松山區塔悠路環保站 日期:2014/02/06)一串串的炮竹聲響,熱鬧非凡。2月6日,農曆正月初七清早,臺北市松山區慈濟塔悠環保站「開工」了!
環保聞法兼顧 福德智慧雙修
一部裝載環保回收物的中型卡車,停放在環保站大門口,三、四位男性志工,早已忙著處理春節過後湧進的環保回收物;環保站裡的志工們,也忙著擺設著豐盛的糕點及水果,喜氣洋洋的準備2014年開工大典。
八點半,志工徐素華帶領二十多位環保志工,以虔敬恭敬的心祈禱,祈願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此時一陣「劈哩啪啦」聲響,怎麼慈濟環保站也會有鞭炮聲?原來是志工們一起擠壓回收的泡泡棉,增加年節的喜氣,塑膠泡泡棉清脆響亮的聲響,不亞於真正的鞭炮聲,算是很應景又環保的放鞭炮!
慈濟北區合心環保幹事陳淑敏期勉志工們,新的一年要繼續努力做環保,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行車安全更要謹慎。她語重心長的說:「上人為了弟子們能夠精進佛法的學習,不辭辛勞,每天清晨開示,全球網路連線和花蓮精舍同步進行『晨起薰法香』,是非常難得的,大家要把握機會,踴躍出席,好好學習。」
她接著說:「環保站平日播放慈濟網路電台的節目,希望志工們在做環保的同時,也能夠時時聽聞佛法,淨化人心,福慧雙修。」她期勉環保志工們愛地球之際,也要做到法入心,法入行,法喜充滿。
虔誠用心愛地球 社區志工一條心
「我進來做環保,最大的改變就是脾氣改善許多,家人看到我的改變最明顯。」志工黃琪玲投入環保行列近九年,在塔悠環保站也已七年了。回想當年兒子還在讀高中,黃琪玲聽到證嚴上人說︰「用心做就對了!」就這樣她發願要用心做環保,就全心投入環保。
「環保站開放時間是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四點,每天都有有二、三十位志工在這裡護持,其中十多位七、八十歲的老菩薩,風雨無阻天天來報到,讓我很感動,也是給我很大支持的力量,很感恩他們,也希望我們能邀約更多社區民眾一起來做環保!」黃琪玲開心的說。
素食佳餚饗志工 同心協力一家人
環保站裡,陣陣炸年糕的香味從廚房飄出,志工周莉莉正忙將年糕陸續放進油鍋中炸熟,旁邊流理臺已擺著一大盤的炸好黃金般的年糕,令人食指大動。周莉莉也不忘招呼聞香而來的志工趕快來吃年糕。志工以回收的塑膠泡泡紙代替鞭炮聲,卻一樣響亮。(攝影者:郭淑靜 地點:臺北市松山區塔悠路環保站 日期:2014/02/06)
「兩年前我開始負責環保站周四的午餐,老菩薩們常常讚美我準備的菜餚,給我很大的鼓勵。所以,我也常常在想如何能變換菜色煮出美味的菜餚,希望在此的環保志工都能吃得很歡喜。」周莉莉提醒志工們︰「今天我特別準備素食酸醋咕咾肉,大家務必留下來用午餐喔!」
大家彼此親切的關照,讓慈濟塔悠路環保站的志工們在這裡工作時,有家的感覺,有被愛的感覺,大家滿心歡喜地攜手一起愛地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王美瑜 臺北市報導 2014/02/06)
資料來源: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881%3A2014-02-18-03-05-02&catid=107%3Ataiwan&Itemid=554&lang=zh
Read more

合心共識齊精進 慈悲心路分享愛

圖說: 日前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進行「合心共識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北/中/南各地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志工與同仁,針對產品內容和推廣方式進行交流,會後也請各位同仁分享心得感受及在工作上所遇到的感人故事。(攝影者:蔡知穎)日前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進行「合心共識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北/中/南各地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志工與同仁,針對產品內容和推廣方式進行交流,會後也請各位同仁分享心得感受及在工作上所遇到的感人故事。師姊們都紛紛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從剛開始篳路藍縷到現在,看到公司和產品從無到有、一直都在進步,大家在2014年也充滿感恩與期許,期望公司、品牌和個人的專業與良能皆能日益精進,為此慈悲科技愛心平台奠定更好的基礎。

北區區關懷 王素戀師姑首先分享,積極的她不管到台北哪個點支援,只要有人靠近攤位,她便熱心與人分享,推廣產品的同時亦跟大德們結好緣,她分享自己謹記  證嚴上人之慈示:「缺角的杯子視為圓」,只要你在一個地方結了惡,不知不覺中就樹立一些敵人,相反的,結了善就在大家心中建立良好口碑,這句話也是師姊從數十年前到現在的座右銘;素戀師姑分享推廣品牌要先與人結好緣,像早期招募慈濟會員時,不管認不認識,不管他們有無請購,看到人主動打招呼,隨時與人結善緣,在推廣的當下,不僅是分享愛,也可拉近距離藉此人間菩薩大招生,每一個地方都是與他人結好緣的機會。從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到現在,她都是盡本分事,秉持「信、願、行」精神,之前有許多人賞識師姊推廣能力,紛紛想邀請她轉職,但師姊都跟她們說: 自己只有一個老闆,就是慈濟。師姊所遇到任何的人事物,都是用 上人的法來洗滌,檢討自己有無缺失,並說每去一個點都要做功課,事先知道產品放在哪裡,「要再更用心」這是2014年對於自己的期許。

圖說:  「雖然這當中有一些小磨練,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黃麗華師姊(站立者)與當地結了許多好緣。師姊分享:「慈濟人,心很美,有活動需要支援,只要一通電話,當區的三個場地總務師兄師姊就來幫忙,真的很貼心、很溫暖。」(攝影者:蔡知穎)「雖然這當中有一些小磨練,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台中慈院 黃麗華師姊回想剛開始中部並沒有很多人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也不了解。起初在台中慈院一樓推廣,台中慈院場地廣大,許多會眾找不到地方,師姊因為對慈院場地熟,指路同時與他們互動,也會藉機會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許多人經過都以為這是二手義賣的,經過說明,他們才知道大愛產品是由回收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年初中部南屯的新會所成立,有許多活動需要志工幫忙,師姊皆義不容辭,也因為活動讓越來越多會眾知道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的精神。因為多次參與活動及合作, 麗華師姊與當地結了許多好緣。師姊分享:「慈濟人,心很美,有活動需要支援,只要一通電話,當區的三個場地總務師兄師姊就來幫忙,真的很貼心、很溫暖。」感恩每次活動和之前腳受傷時,都有菩薩的護持和志工們幫忙協助。

從一開始拓荒期到現在品牌知名度提升,遠從高雄靜思堂駐點的 陳慈娟師姊分享,去年到現在大眾對於大愛感恩科技想法有了很大的差別,先前都有著錯誤觀念,認為股份是企業家的、非慈濟的,經過這些年來的愛灑分享和品牌推廣,從之前不了解到現在進一步認同,今昔態度都不一樣,不再有私人企業的觀念。現在只要有外眾參訪,師兄師姊都會帶進來導覽,她們第一站不是書軒就是大愛感恩科技,現在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都說:「這是慈濟做的,且大愛感恩科技品牌推陳出”心”,陳列更人文,產品更多元與豐富,十方大德們的意見更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新店慈院 黃嬌鑾師姊分享「慈援起菲」等慈善異業結盟活動時,最能感受到慈濟與大愛匯聚的力量,也無限感恩進來這個環境,表示自己都還在學習卻收穫良多,同仁們不但紛紛發心與眾人結好緣,「說到要做到」,更發意讓慈悲入心田,今年發心要來參與慈濟志業見習,讓自己在菩薩道上與時精進,共耕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合心共識齊精進 慈悲心路分享愛

圖說: 日前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進行「合心共識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北/中/南各地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志工與同仁,針對產品內容和推廣方式進行交流,會後也請各位同仁分享心得感受及在工作上所遇到的感人故事。(攝影者:蔡知穎)日前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進行「合心共識教育訓練」課程,邀請北/中/南各地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志工與同仁,針對產品內容和推廣方式進行交流,會後也請各位同仁分享心得感受及在工作上所遇到的感人故事。師姊們都紛紛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從剛開始篳路藍縷到現在,看到公司和產品從無到有、一直都在進步,大家在2014年也充滿感恩與期許,期望公司、品牌和個人的專業與良能皆能日益精進,為此慈悲科技愛心平台奠定更好的基礎。

北區區關懷 王素戀師姑首先分享,積極的她不管到台北哪個點支援,只要有人靠近攤位,她便熱心與人分享,推廣產品的同時亦跟大德們結好緣,她分享自己謹記  證嚴上人之慈示:「缺角的杯子視為圓」,只要你在一個地方結了惡,不知不覺中就樹立一些敵人,相反的,結了善就在大家心中建立良好口碑,這句話也是師姊從數十年前到現在的座右銘;素戀師姑分享推廣品牌要先與人結好緣,像早期招募慈濟會員時,不管認不認識,不管他們有無請購,看到人主動打招呼,隨時與人結善緣,在推廣的當下,不僅是分享愛,也可拉近距離藉此人間菩薩大招生,每一個地方都是與他人結好緣的機會。從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到現在,她都是盡本分事,秉持「信、願、行」精神,之前有許多人賞識師姊推廣能力,紛紛想邀請她轉職,但師姊都跟她們說: 自己只有一個老闆,就是慈濟。師姊所遇到任何的人事物,都是用 上人的法來洗滌,檢討自己有無缺失,並說每去一個點都要做功課,事先知道產品放在哪裡,「要再更用心」這是2014年對於自己的期許。

圖說:  「雖然這當中有一些小磨練,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黃麗華師姊(站立者)與當地結了許多好緣。師姊分享:「慈濟人,心很美,有活動需要支援,只要一通電話,當區的三個場地總務師兄師姊就來幫忙,真的很貼心、很溫暖。」(攝影者:蔡知穎)「雖然這當中有一些小磨練,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台中慈院 黃麗華師姊回想剛開始中部並沒有很多人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也不了解。起初在台中慈院一樓推廣,台中慈院場地廣大,許多會眾找不到地方,師姊因為對慈院場地熟,指路同時與他們互動,也會藉機會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許多人經過都以為這是二手義賣的,經過說明,他們才知道大愛產品是由回收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年初中部南屯的新會所成立,有許多活動需要志工幫忙,師姊皆義不容辭,也因為活動讓越來越多會眾知道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的精神。因為多次參與活動及合作, 麗華師姊與當地結了許多好緣。師姊分享:「慈濟人,心很美,有活動需要支援,只要一通電話,當區的三個場地總務師兄師姊就來幫忙,真的很貼心、很溫暖。」感恩每次活動和之前腳受傷時,都有菩薩的護持和志工們幫忙協助。

從一開始拓荒期到現在品牌知名度提升,遠從高雄靜思堂駐點的 陳慈娟師姊分享,去年到現在大眾對於大愛感恩科技想法有了很大的差別,先前都有著錯誤觀念,認為股份是企業家的、非慈濟的,經過這些年來的愛灑分享和品牌推廣,從之前不了解到現在進一步認同,今昔態度都不一樣,不再有私人企業的觀念。現在只要有外眾參訪,師兄師姊都會帶進來導覽,她們第一站不是書軒就是大愛感恩科技,現在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都說:「這是慈濟做的,且大愛感恩科技品牌推陳出”心”,陳列更人文,產品更多元與豐富,十方大德們的意見更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新店慈院 黃嬌鑾師姊分享「慈援起菲」等慈善異業結盟活動時,最能感受到慈濟與大愛匯聚的力量,也無限感恩進來這個環境,表示自己都還在學習卻收穫良多,同仁們不但紛紛發心與眾人結好緣,「說到要做到」,更發意讓慈悲入心田,今年發心要來參與慈濟志業見習,讓自己在菩薩道上與時精進,共耕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二, 18 二月 2014

超級阿嬤—阿通姆的環保夢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41_6_2014_543-082.jpg▪ 撰文‧葉文鶯 │ 攝影‧顏霖沼

她不是警察,但有「管區」;她也不是老大,卻有「地盤」。  所到之處,家家戶戶主動送上「物資」,進入機場重地,軍官還舉手向她敬禮…… 阿通姆到底是何方神聖?

十多年前,「阿通姆」游素蓮某日午睡時,夢見在「下寮」那地方有四只布滿蜘蛛網的黑色大袋子,證嚴上人對她說:「你都沒有去撿!」

阿通姆醒來,興致勃勃地向老伴游保通描述夢境。

「別肖了!做夢的你也信?」阿通伯嗤之以鼻。

阿通姆深信不疑,到夢中所見的嘉義機場附近去找。

「哇,佛祖帶(領)便便,真的有四個黑袋子!」阿通姆打開袋子,裏面都是可回收的資源,如獲至寶!

機場禁地,閒雜人不得進入,但阿通伯的耕地就在附近,可憑證進出。自從發現機場內有很多紙箱、報紙可回收,阿通姆將此地視為回收「地盤」,和老伴去得很勤。士兵、軍官看見他們開著農機前去載回收物,舉手打招呼,還幫忙將東西搬上車。提及一位長官以「小羊拖大水牛」形容他們的回收車,阿通姆笑得更得意了!

她更覺神氣的是,一回總統蒞臨軍機啟用典禮,現場冠蓋雲集,但這位歐巴桑啥米攏不驚,照樣進出載回收;倒是阿通伯,日治時代以甲種體格徵召入伍,雖然只當了一天兵,臺灣就回歸了,但他對軍營始終懷著畏懼。

「老仔走前面,但是伊真沒膽!」阿通姆講話速度跟她燙捲的短髮一樣俐落。她當著證嚴上人的面給老伴漏氣,阿通伯聽了倒也沒生氣。

難得前年十月十八日歲末祝福在慈濟雲林聯絡處見到證嚴上人,阿通姆將十幾年前做回收的「夢中奇緣」告訴上人,天真的話語和表情,逗得上人掩嘴而笑。

「師父啊,我有沒有頭腦差、亂講啊?」阿通姆幾次對自己的滔滔不絕感到不妥,只見上人興味十足地聽著,笑說:「還好你不是問『明牌』!」

「我和紙箱有感情,」阿通姆告訴上人,阿通伯曾和友人赴日本廣島旅遊,她基於這個原因而未同行——「一想到有那麼多紙箱要載,我就歡喜得睡不著!」

從住家到嘉義機場一趟路約需半小時,阿通伯出國期間,她每天來回跑六趟,共載回三百六十斤紙箱。紙箱摺疊後面積大,她的「小羊」不得不更加賣力拖著「大水牛」在街上跑了!

「孫子都說:阿嬤,你要記得睡覺喔!」阿通姆輕鬆地一語帶過,卻不知在場多數比她年輕的人聽了,內心有多震撼!

比種田更歡喜的事

「嘉義巿玉山路頭港里……」阿通伯夫婦是那種初次見面就會報出家中住址,真誠邀人作客的老實人;夫婦一生務農,今年雙雙八十八歲了!

二十二年前,女兒游金花聽聞上人提倡環保,她聽進「回收五十公斤的紙,可以救一棵二十年大樹」這句話,開始做資源回收,也將觀念告訴父母。

阿通姆想都沒想立刻響應「救樹」;阿通伯則擔心出門撿紙箱會被鄰居取笑,況且耕地兩三甲,捨不得雇工的他,經常一個人開著耕耘機下田,早已感到力不從心,靠著每天到診所施打點滴勉強支撐,換來全身水腫,哪有心情再做環保?

做不完的農務壓在心上,阿通伯心煩、容易緊張;一起生活、工作的老伴成了出氣筒。每當他口出惡言,阿通姆便好生勸說:「別生氣,這樣對身體不好。」事後,阿通伯也對自己不可控制的情緒感到懊惱。

游金花猜想,阿爸的病應是壓力造成,不識字的她勇敢地陪著兩老北上做全身健康檢查。確認健康無虞,她更加相信:「阿爸若是做環保,一定比種田更歡喜!」

「請別人顧田底,阿爸、阿母顧身體,好嗎?」一九九二年,金花終於說服阿爸將田地租予別人,老夫妻開始全心做環保。很奇妙地,阿通伯自此不再需要打點滴,也很少責罵太太。

五、六年前,阿通伯的農地大部分被政府徵收,僅留下一塊兩分大的稻田,機場那個回收大站因此宣告結束。

阿通伯將田邊儲放農具、穀物的倉庫改為廚房、起居室,水泥鋪設的庭院闢為露天環保站,四周種有樟樹、芒果和黑板樹,頗為蔭涼。他還保留一塊地種菜,兒子也在空地建造木屋供兩老居住,生活十分愜意。

有了環保站,便能聚集人氣,志工每天來做分類,庭院洗曬晾乾的寶特瓶一簍簍像是大豐收,這個「玉山環保站」的寶特瓶回收量,是全嘉義慈濟環保站的第一名。

每週一至週三是環保日,志工白天開著環保車從各地載回物資,特別是週三晚間,志工人數有四、五十人,大家就著庭院四盞五百燭燈光進行分類,涼亭桌上也擺放豐富點心、水果,大夥兒有說有笑直做到分類淨空才回家,非常溫馨。

「人若無煩惱,身體就健康!」游金花感恩環保工作救了阿爸;而阿母每將寶特瓶裝袋時,必須仔細算好三百支一袋,加上做環保勤活動,頭腦愈老愈精明呢!

透早透暝跑「管區」

阿通姆記得剛開始做環保時,臺灣社會「時機當好」,建築業更是蓬勃發展,家電用品、衣飾皮件往往還很新就被丟棄。

「人家拆房子,我們就去追、去載。」阿通姆視資源回收為不需本錢的生意,只要撿得回來,都是替上人賺救命錢。她可以獨自將洗衣機扛上三輪車載回,還說返家沒有上坡路,踩起車來不吃力;這分毅力連阿通伯都佩服。

她的三輪車總是疊得比人還高,當路上又發現「寶物」時,她利用鐵鉤加掛拖回,從車後方根本看不見她的人。

「整條路都被你圍起來了!」阿通伯老是念她,她依然故我。回到環保站一個人卸貨,有時跳下車不小心撞碰,她也滿不在乎,直說是「舊血換新血」,有助新陳代謝。

每天清晨三點半出門撿回收物已成為阿通姆生活的一部分,天亮前常已載了四趟。一回,環保志工清晨五點開車到他們家載分類好的回收物。

「幾點了?」阿通伯被叫起身時睡眼惺忪,身後響起阿通姆爽朗的笑聲,問及何時出門?「我也不知道,我的時間到我就出去了!」

直到上人基於安全考量,叮嚀環保志工切勿摸黑出門撿回收;阿通姆一早醒來先在自家菜園忙,或收看大愛電視節目,乖乖等到天亮才出門。

「我不怕冷也不怕熱,人家冬天穿大衣,我穿半長袖,雙手還很熱!我真的很會跑!」阿通姆既勤跑又滿載,難怪鄰近幾個村莊的回收點都歸她「管轄」,像個超級送貨員。

游金花說,即使參加歲末祝福或到外地參與活動,阿母從不會趁早在家準備,每天清晨出門載回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忙到沒時間吃飯也不在意。

好頭嘴才有好人氣

「剛搬來喔?有可以回收的,我們一起做功德!」每發現有新住戶,阿通姆主動邀約做資源回收,很多年輕人正是衝著阿婆的面子,特別將回收物留給她。

「阿婆仔人氣多好哇!」阿通姆一陣大笑後,接著正經地說:「要巡,懶惰就撿不到了!我們向人要東西(回收物),一定要好頭嘴,不能大扮大扮(意即驕傲、神氣)。」

游金花記得以前和阿母種田時,要是工作太晚才回家,阿母會領她走小路,不希望村人日後笑他們那麼辛苦卻沒有收成;但自從阿母做環保,儘管知道很多人背地裏笑她傻,阿母卻無所謂。

農閒替人打工時,阿通姆會利用中午到建築工地,乘著工人休息時撿回收。游金花的先生是水泥包工,工人見到老闆的丈母娘來撿「破爛」,消遣阿通姆:「你女婿一角仔(意即拿出一點點錢)給你,你就有很多了!」阿通姆也不辯白,自顧做事。

阿通姆唯一在意的是,有人說她賣老命「透早透暝都在載,沒領錢做白工?」他們才不相信;每年參加歲末祝福,也有人臆測那「福慧紅包」裏面,也許包了一、二十萬元呢!

聽聞傳言,阿通姆想向人解釋,但金花勸阿母:「我們問心無愧就好,不必去跟人家辯解。」

有一次,阿通姆在滿載的歸途中,與人會車輕微擦撞,三輪車失去重心翻覆,瘦小的她飛出去跌落水溝另一側,竟毫髮無傷!

「阿彌陀佛將我扶住了!」阿通姆相信這是佛祖保佑,如此神奇的事,應該足以證明她做環保沒有私心吧!

悲憫心疼惜艱苦人

只要送到環保站的回收物品,阿通姆認為都是「佛祖」的;有人來索取報紙或紙箱,她都自掏腰包投進竹筒,代替對方付錢。

倒是曾有一位小姐,因經濟困難想開小吃店謀生,阿通姆撿回收時,只要發現鍋具碗盤就送去給她。「可惜店面地點不好,她的生意沒有做成。」阿通姆十分惋惜。

「我自早沒手沒頭、沒打沒算!」阿通姆說自己從年輕就不管家中財務,也從不為自己存錢;自家種稻不愁沒米吃;她對艱苦人自然流露憐憫,昔日見乞丐登門乞討,偷偷拿米相送,教大哥瞧見了便數落:「你做那個最行了!」受雇為人除草時,見左右兩邊女工速度慢,她不動聲色替她們多除草以拉近進度,同時早早收工,大家都喜歡與她合作。

她常將一天辛勤做工賺得的六百元工資,拿去買米送給孤兒院,也常從自家米缸拿米送給窮人家,阿通伯從不知情。

午后,阿通伯又在涼亭泡茶,阿通姆這天身體微恙,早上看了醫師,午睡遲些才醒來。

「我是查某婢骨,不做會鬱卒……」阿通姆無精打采地苦著臉說,今天無法出門載回收,坐在家裏反而容易打盹。

大約五年前,阿通姆罹患肝癌。手術前,她告訴主治醫師:「我不怕,你也不要怕!開刀時,你也為我念佛。若成功就阿彌陀佛,若是沒成功,不怪醫師。」

「大家擔心阿母,阿母卻擔心醫師。」金花說著不禁笑了起來。

儘管半年後,肝臟又長出小腫瘤,所幸接受治療至今平安,她依然每天踩著三輪車出門,更改不了超載習慣。唯一改變的是,她已將經營十幾年的一些回收「大戶」交給志工,讓他們開著環保車去載。

一生做盡粗工細活,阿通姆手指紋路早已磨平、雙腳也退化彎曲,農人「呷無做有」的生活確實辛苦。早些年醫師建議她接受膝關節手術,她擔心術後無法再踩三輪車載回收,寧可忍受不時的發炎和疼痛,為的正是做環保讓她覺得未來很有希望,她愈做笑容愈多。

「人人做回收,樹少砍、地球勇,人就平安!大家一起來做環保,好不好啊?」自她體力衰退,更加認為「度人來做卡好。」只要有機會,特別是歲末祝福站在臺上,阿通姆總能大談環保之道。

「是啊,靠自己的兩隻手做還不夠,上人要我們千手、萬手來做。」女兒金花也說。

前年十月與上人在雲林聯絡處見面那天,上人憐惜地拉起阿通姆粗糙的手,但見她不好意思欲抽回,上人溫柔執起說道:「託你們的福!若真的要算工資,那是沒辦法計算的啊!」

得到上人「做環保,庇蔭子孫」這句祝福,阿通姆也不在意他人閒話了。她發願做到阿彌陀佛來接她的那一天;到那時,她將乘坐大蓮花瀟灑而去,心安理得!
阿通姆膝關節雖退化得無法蹲下,每天卻可載回體積、重量數倍於自己的回收物。夫妻倆大半輩子務農,與土地有感情,做環保也是愛土地的方式。(相片提供/游素蓮)位在嘉義頭港里的慈濟玉山環保站雖簡陃,卻也突顯志工有心最重要。每到環保站大回收日,志工相約黃昏後,做到分類完畢才熄燈。阿通伯常在住家兼環保站的涼亭內泡茶,頂棚的架子上滿是眾人的回收成果;大家一起做事、享用點心,如重回舊日農忙時期的「伴工」方式,頗具人情味。阿通姆到附近村莊載回收,才小繞了一圈,東西多得載不完,幸好女兒游金花(左)與外孫女同行幫忙。包括金花的孫子在內,游家四代做環保,代代傳承,阿通姆還要度更多人來做。

Read more

【合心協力救地球】20131007 - 袋袋危機

自從塑膠袋出現了之後,不論買甚麼東西總是少不了它,台灣人平均每天使用2.5個塑膠­袋,一年使用200億個塑膠袋,究竟塑膠袋對環境會造成那些危害,對人體健康又會產生­什麼威脅?而環保袋真的就符合所謂的環保嗎?該選用什麼替代品才是對環境友善的? Read more

大愛感恩慈悲科技 菩提善種一生無量

圖說: 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 陳世昌理事長(右二)表示,  證嚴上人的智慧令人讚歎,賑災是去救人卻也先照顧好賑災志工的安全,帽子輸出業同業公會 呂瑞文理事長(右一)更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原料的高度興趣,希望未來能在公會同業中推廣使用環保回收的材料,一起對地球盡一份心力。(攝影者: 蔡知穎)紡織品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論日常生活衣著或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根據經濟部統計:紡織產業是我國第三大產業僅次於電子業及金融業,也是前五大創匯產業。自1950年代起,台灣紡織工業歷經了50多年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大環境及產業結構的變遷,近年因為科技成熟,讓台灣成為全球機能性(或稱「功能性」)紡織品的重鎮,台灣紡織業又有了新面貌。

2014年2月12日下午,紡拓會紡織相關六公會理事長、秘書長,新春團拜及聯席會議結束後,在製衣公會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的誠摯邀請下,一行十一人移駕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進行參訪。論產業科技,此行人人均為重量級業界先進,然而當聆聽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分享慈濟慈悲科技的理念,這群董事長、總經理們對於  證嚴上人的智慧、與慈濟人的悲智雙運莫不讚歎連連。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 陳意容博士更為貴賓們展示目前與工研院共同開發的多個研發項目,包括塑膠袋、保麗龍經熱裂解產生的鍋爐燃油能源及塑木原料、紙板回收等,向貴賓推廣環保資源垃圾可以回收再做利用,達到減廢的目標。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左二)向大德們介紹經  證嚴上人慈示、改良的太陽能LED帽,在這次菲律賓海燕風災發揮極大良能。(攝影者: 蔡知穎)慈悲科技的精神秉持  證嚴上人「續物命,造福慧」之精神,運用科技解決災區生活時的不便,讓慈悲科技走入災區,許諾為天下眾生付出、祈求人人幸福平安,並將大愛精神傳揚世界。
在紡織產品的實踐從無染純淨、「清淨在源頭」為伊始。而產品設計,則從備災、勘災、賑災、救災的角度為考量。實際成果由「綠色奇蹟」灰色賑災毛毯開始,一生無量研發、衍生出多項慈悲科技產品,尤其2年多前經  證嚴上人慈示、改良的太陽能LED帽,在這次菲律賓海燕風災發揮極大良能。在沒電的環境中,這頂帽子讓慈濟志工能進行夜間發放及大醫王診療照明。另一項甫獲得第三屆「綠色典範獎」ECO太陽能後背包,兩者之太陽能板設計,白天吸收太陽能、儲存電力,不但提供夜間警示與照明、亦可供可攜式電子產品臨時性充電之用。防寒風衣、白褲,環保機能睡袋均與志工防護與警示考量,貼身設計也一應俱全。

台灣雖然資源少、土地小,但愛心密度之高,讓台灣登上愛心出口世界寶座。諸多研發,不僅展現大愛感恩科技的軟實力,也蘊藏著慈濟對於災民的愛與關懷,許多民眾對於慈濟賑災行動深受感動,也因此開啟了慈悲心的發願。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 陳世昌理事長表示,上人的智慧令人讚歎,賑災是去救人卻也先照顧好賑災志工的安全,帽子輸出業同業公會 呂瑞文理事長更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原料的高度興趣,希望未來能在公會同業中推廣使用環保回收的材料,一起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柯佳欣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慈悲科技 菩提善種一生無量

圖說: 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 陳世昌理事長(右二)表示,  證嚴上人的智慧令人讚歎,賑災是去救人卻也先照顧好賑災志工的安全,帽子輸出業同業公會 呂瑞文理事長(右一)更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原料的高度興趣,希望未來能在公會同業中推廣使用環保回收的材料,一起對地球盡一份心力。(攝影者: 蔡知穎)紡織品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論日常生活衣著或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根據經濟部統計:紡織產業是我國第三大產業僅次於電子業及金融業,也是前五大創匯產業。自1950年代起,台灣紡織工業歷經了50多年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大環境及產業結構的變遷,近年因為科技成熟,讓台灣成為全球機能性(或稱「功能性」)紡織品的重鎮,台灣紡織業又有了新面貌。

2014年2月12日下午,紡拓會紡織相關六公會理事長、秘書長,新春團拜及聯席會議結束後,在製衣公會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的誠摯邀請下,一行十一人移駕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進行參訪。論產業科技,此行人人均為重量級業界先進,然而當聆聽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分享慈濟慈悲科技的理念,這群董事長、總經理們對於  證嚴上人的智慧、與慈濟人的悲智雙運莫不讚歎連連。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 陳意容博士更為貴賓們展示目前與工研院共同開發的多個研發項目,包括塑膠袋、保麗龍經熱裂解產生的鍋爐燃油能源及塑木原料、紙板回收等,向貴賓推廣環保資源垃圾可以回收再做利用,達到減廢的目標。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左二)向大德們介紹經  證嚴上人慈示、改良的太陽能LED帽,在這次菲律賓海燕風災發揮極大良能。(攝影者: 蔡知穎)慈悲科技的精神秉持  證嚴上人「續物命,造福慧」之精神,運用科技解決災區生活時的不便,讓慈悲科技走入災區,許諾為天下眾生付出、祈求人人幸福平安,並將大愛精神傳揚世界。
在紡織產品的實踐從無染純淨、「清淨在源頭」為伊始。而產品設計,則從備災、勘災、賑災、救災的角度為考量。實際成果由「綠色奇蹟」灰色賑災毛毯開始,一生無量研發、衍生出多項慈悲科技產品,尤其2年多前經  證嚴上人慈示、改良的太陽能LED帽,在這次菲律賓海燕風災發揮極大良能。在沒電的環境中,這頂帽子讓慈濟志工能進行夜間發放及大醫王診療照明。另一項甫獲得第三屆「綠色典範獎」ECO太陽能後背包,兩者之太陽能板設計,白天吸收太陽能、儲存電力,不但提供夜間警示與照明、亦可供可攜式電子產品臨時性充電之用。防寒風衣、白褲,環保機能睡袋均與志工防護與警示考量,貼身設計也一應俱全。

台灣雖然資源少、土地小,但愛心密度之高,讓台灣登上愛心出口世界寶座。諸多研發,不僅展現大愛感恩科技的軟實力,也蘊藏著慈濟對於災民的愛與關懷,許多民眾對於慈濟賑災行動深受感動,也因此開啟了慈悲心的發願。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 陳世昌理事長表示,上人的智慧令人讚歎,賑災是去救人卻也先照顧好賑災志工的安全,帽子輸出業同業公會 呂瑞文理事長更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原料的高度興趣,希望未來能在公會同業中推廣使用環保回收的材料,一起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柯佳欣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一, 17 二月 2014

街頭拍檔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41_6_2014_547-076.jpg◎攝影‧黃筱哲

杞子阿嬤知道,撿「回收」就是撿「福氣」, 
她以堅定心念,化苦難為行動,  
帶著么兒日日上街,成為守護地球最佳拍檔。

七十五歲的黃杞子阿嬤,黝黑臉龐布滿歲月刻痕,雖然不良於行,卻沒有放棄守護大地的弘願,由小兒子推行輪椅,日日彎腰撿拾著地上的「福氣」。

回首這一生,杞子阿嬤口中吐露三個字:「好折磨!」先生菸、酒、檳榔不離身,沒有固定工作又嗜賭;阿嬤一肩挑起扶養五個兒子的重擔,還要處處聽命丈夫,不能有所違逆。

先生經常半夜到海邊電魚,回家後要求她馬上宰殺,殺完才能睡覺。杞子阿嬤不敢不從,但殺魚十幾年,一顆心始終懸掛著那些生靈。後來,妹妹告知慈濟推動環保,她想透過﹁做好事﹂來彌補,開始大街小巷撿回收物,倉皇的心終於找到安定力量。

阿嬤知道,撿「回收」就是撿「福氣」,除了可以救地球,還可以救人;透過付出,她逐漸遠離心靈深處那股揮之不去的夢魘。

「有一次出門撿回收物被先生看到,他猛然追過來要打我,想把我丟進大水溝;我大聲呼叫『阿彌陀佛』,他突然鬆手,我趁機衝進鄰居家躲避。」還有一次先生帶著一把大木棍衝進環保站,幸好志工通風報信,阿嬤才免去一場浩劫。

這樣謾罵、追打的日子,讓她心力交瘁。二○○六年因血壓飆高引發腦中風,之後又二度中風,終至坐上輪椅。但即使中風,杞子阿嬤仍撐著不便的身軀做環保。先生終於明白,無論如何阻撓都改變不了她的心念,只好「隨她去!」

杞子牽掛環保工作,每件回收物在她心中都是珍貴的寶物,因此她說動么兒國豐幫忙推輪椅。在安南區十二佃街頭,日日可見這對母子把握分秒做環保的身影,他們通力合作,成為守護地球的最佳拍檔。
資料來源:慈濟月刊第547期 網址: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mp=2716
儘管人生多波折,杞子阿嬤恆持一念心,環保一做就是二十年,她以堅定行動,為心靈打造淨土,也感動社區民眾,共同締造人間淨土。苦難終究過去,愛卻永不褪色。

Read more

發揮創意巧剪裁 製作環保小提燈

燈籠可以說是元宵節的主要靈魂之ㄧ,如何不浪費資源,又能做出屬於自己的環保提燈呢? 慈濟志工教你怎麼做 。
元宵節各地展示各種不同的主題花燈,如何自製別出心裁的小提燈,其實很簡單。慈濟志工發揮巧思,運用印刷剩下的彩色紙邊,經過剪裁,黏貼在塑膠罐上,就是ㄧ個環保又新穎的元宵提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