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4
週四, 20 二月 2014
2014,2/20,興采實業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2月19日(三)14:3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4,2/20,景隆製衣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2月19日(三)10:00~13: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廢棄木頭.鐵材 打造三米高木馬
- Article Details
豪雨襲河川暴漲 水淹家園待援救
- Article Details
環保就是傳家寶 陳阿池十八年來堅持做
- Article Details
從清晨到深夜,他一年做三百六十四天,只有除夕休息。七十三歲的陳阿池是內湖區資深的環保志工,雖然走路一拐一拐地,不是那麼方便,但是,他十八年來堅持做環保。陳阿池不僅自己疼惜大地,也希望把環保當作傳家寶,傳給兒子、孫子,一直傳下去。
◎「渡」進慈濟 開車做環保
環保志工陳阿池是宜蘭人,1937年生,小學畢業就開始以打零工維生,結婚後,離鄉背井隻身來到台北,做過鐵路局臨時工,開過三輪車、計程車,一心只想擁有安定的生活。
妻子林鑾蝦帶著四個孩子守著宜蘭老家,任勞任怨獨力打理農。事和家務事。夫妻分居兩地努力打拼,為了想在台北買一間房子,然而,每當籌足了頭期款,才發現房價又漲了……
林鑾蝦回憶起當時的景況:「我在老家,日也做、暝也做,經過十五年,大兒子即將上國中才全家團聚。來到台北做翻砂工人,忍受高溫的工作環境,手和腳也就是那時被模具壓傷而變形。」林鑾蝦伸出腫脹的中指,溫文地笑著說。
一輩子認真奮鬥卻無法賺到錢的陳阿池,一直到1982年四十五歲時,考取巴士司機,才開始有了一份固定的職業。那時候,他一天開十二小時的車,拚了命賺錢。然而,就在1989年,他一邊開車,一邊聽著慈濟師姊贈送的錄音帶「渡」,其中有許多真實的人生故事在他內心開始發酵。
「捐出貧,得來富」是印象很深刻的一段故事,他體會做好事不能等,「二百元對她來說很困難,但是這二百元投入大湖裡,所有的善事都做到了」,陳阿池從此改變了一心一意只想賺錢的人生觀。之後,他搭乘慈濟列車前往花蓮靜思精舍,聽到證嚴上人提及蓋醫院的艱辛過程,體會上人的悲心,回來後就開始在汐止、基隆載資源回收。
陳阿池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改變,1991年他改開「早晚班」,不再全天候開巴士。「環保車就停放在巴士總站,我下了班就載環保,不然就是上班前先開環保車,輪流開。」也曾經因為載回收物趕不及回來上班,花錢請人代班,當時跑一趟車一千元,他也不覺心疼。
從此,開車做環保成為陳阿池生活的重心和快樂的來源。直到1997年滿六十歲退休,開始全職的環保志工生涯;開著資源回收車,穿梭街頭巷尾,載運別人眼中的垃圾,他眼裡的黃金。
陳阿池做得歡喜,卻有人說他是「憨人」。雖然生活並不好過,他十分節儉,就是為了存錢買環保車。他目前開的這輛印有「慈濟資源回收車」的環保車’,是太太、女兒和他自己,湊足了三十萬買的,連油錢他也都自己出。
林鑾蝦說:「他都省自己,衣服也捨不得買。」十多年來,陳阿池幾乎天天都穿著印有「尊重生命」的黃色運動衫,那是1991年環保志工的制服,自己的老早就穿破了,慈濟師姊又撿了好多件送他。
◎傳承見證 國際級環保站
陳阿池不僅出錢、出力,年輕時因為工作受傷,走路一拐一拐的,也就是在這樣吃力的狀況下,陳阿池見證了內湖區環保站的歷史。
1993年,陳阿池開始在內湖區開環保車,當時內湖只有二十多位環保志工,在自己的家裡做資源回收。1997年,慈濟內湖區開始於每月第二個週日「大型回收日」在社區設回收點,陳阿池當時騎著機車、掛上喇叭,在鄰里巷道做宣傳,厝邊愈來愈多人加入,回收點也一年一年增加。
到了2000年內湖環保站正式成立,當時已經有四十多個回收定點,四百位環保志工。2004年開始實施「週三夜間環保」,更吸引了許多上班族投入,回收點也迅速成長,到目前(2009年)內湖區共有一百多個回收點,志工人數也增加到八百人。
時間可以累積一切,一棵種子可以生出無量數。陳阿池不僅自己拚命做環保,多年來也接引了無數志工。從十年前(1999年)九二一希望工程就跟著陳阿池一路做到現在,志工陳港澤對他讚歎有加:「他很肯做,不分早晚,就像是7-eleven。」
環保幹事高國團十年前加入慈濟,就被陳阿池的無私奉獻感動至今,「曾經做得很累,不想承擔,但是這份工作若丟回去,一定是阿池會接。」口中的阿池,是內湖區他最敬佩的人。一分「嘸甘(心疼)」,讓高國團的環保路堅持不懈。
志工李文慶和陳阿池是十多年的鄰居,他很感恩阿池師兄經常找他一起開車載回收物,沿途分享證嚴上人當天的開示,增長了他的智慧。
在阿池師兄愛的傳承,環保志工的互相疼惜下,內湖環保站一年接引二百多個參訪團體,絡繹不絕的海外參訪團,也讓內湖環保站走向國際化。
◎疼惜大地 環保當傳家寶
環保成了陳阿池的終生職志,環保站就像是他的家。妻子林鑾蝦眼神裡有著不捨和讚歎:「他就是做這個(環保)最有趣味,三年多前脊椎開刀,等不及完全復原,穿著鐵衣就『疼疼地做』,捨不得多休息。」
「他不曾喊過累,愈做愈勇,連過年也不休息。女兒出錢讓他出國玩,他也不要。」林鑾蝦接著又說。二兒子陳建信則說父親做環保,「已經做到不可自拔的地步」。
陳阿池帶著一貫的爽朗笑聲回應:「對地球有意義的代誌,一定要趕緊做。能做要趕快做,所以我嘸甘浪費時間,天天做,沒休禮拜。(台語)」
不僅自己疼惜大地,陳阿池說出了他的心願:「我要把環保當作傳家寶,傳給我的兒子、我的孫子,一直傳下去……。」
週日上午,環保站大卡車前,這一家人列隊傳遞著成捆的舊報紙;讀國小的孫女倆合力搬運,傳給媽媽,遞給站在車上的爸爸,最後一手接過去的是阿公陳阿池。此時,看見陳阿池憨厚燦爛的笑容如蓮花綻放,輝映他內心的清淨無染。
資料來源:http://community.tzuchi.net/historytoedit.nsf/a62d568a5da2da2648257168003ec602/e0b2feecd30bce8848257676004e6699?OpenDocument
新春榮董聯誼會 實業恆持初發心
- Article Details
新春期間慈濟人文志業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北區榮董暨人援會新春團拜聯會,為了迎接法親們的到來,前一天大愛台同仁特別利用中午時間,在總監 湯健明帶領下,員工們發揮合和互協的團結精神,自願抽空協助場地佈置,很快就迅速將400餘個座位,佈置得整潔有序。北區榮董、大愛台與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簡稱「人援會」,英文縮寫TIHAA)同屬大愛感恩科技愛心接力的一環,榮董新春團拜這天,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與發起人等亦受邀參與,華德師兄同時也是慈濟北區榮董/人援會召集人,上台期勉每一位慈濟實業家弟子都能同心協力,恆持初發心,發揮良能共同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活動影片中 證嚴上人開示:「正月十五過元宵,所以每個地方都編列了預算,假如把這些錢節省起來,可以為各地的窮困,或者是那學校等等,都可以幫助不少的窮人的孩子。」 證嚴上人一番話與活動中靜思語燈謎的分享,都期待所有實業家志工與會眾能夠持續精進,在新的一年,啟發愛的悲心,勉勵在座實踐善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長久以來結合5,462個慈濟環保站及20多萬名環保菩薩共同投入、超過50家專業合作夥伴也都是藉由榮董聯誼會或人援會的平台投入來愛心接力、以及廣大消費者及認同者間創造出台灣獨一無二的環保愛心平台,將回收站的寶特瓶資源回收及細心分類,經過完善的環保回收再製體系,再生成日常生活用之紡織品,並將投資及盈餘全數回饋慈濟來做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每件紡織品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實實在在地給予使用者啟發性創新思維,更落實環保教育與慈悲科技產業之精隨,現場很多榮董們了解後也都很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方面的努力與成績。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
大愛環保一級棒 人文科技入東瀛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環保不分國界,不限於台灣本島或華人地區,時常接引也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訪團,樂於將台灣的環保經驗與人文精神做跨國交流分享,讓各地的環保工作都能順利在質與量做提升,近日適逢新春期間,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有三位從日本來台灣拜會與商洽的實業家,其中身份不乏是日本產業界的社長與部長等高階主管, 華德師兄把握這個殊勝姻緣,當日立刻接引三位日本實業家認識大愛品牌並即時愛灑分享。
雖然是日本實業家,有賴大愛感恩科技也有許多語言專長的同仁,在平時充份準備與見習下,經營規劃室同仁 王姿欣師姊,以流利的日語與來訪實業家做簡報分享,一開始先提及日本311震災慈濟人的足跡,其中讓同樣來自東北的日本實業家 正代真一先生有很大的共鳴,過程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 證嚴上人呼籲大家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一路介紹大愛品牌的歷程,如何將環保人文與慈悲科技做連結,讓日本實業家們都深感敬佩,也了解到大愛感恩科技在台灣推動環保的實踐成果。
簡報後 姿欣師姊也負責全程以日語,帶領日本的實業家們走訪內湖大愛感恩科技的低碳人文生活館,實際觸摸到奈米高科技的環保賑災毛毯,雖說是使用回收寶特瓶為原料,但日本的實業家們發現質感與保暖度都讓人非常舒適,對於慈悲科技系列的賑災/備災產品也大開眼界,一致舉起大拇指說”一級棒”,更感動的是慈濟人在日本311災後的付出與源源不斷的愛與關懷,更會把今天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經驗與慈悲科技精神帶回日本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
Read more大愛環保一級棒 人文科技入東瀛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環保不分國界,不限於台灣本島或華人地區,時常接引也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訪團,樂於將台灣的環保經驗與人文精神做跨國交流分享,讓各地的環保工作都能順利在質與量做提升,近日適逢新春期間,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有三位從日本來台灣拜會與商洽的實業家,其中身份不乏是日本產業界的社長與部長等高階主管, 華德師兄把握這個殊勝姻緣,當日立刻接引三位日本實業家認識大愛品牌並即時愛灑分享。
雖然是日本實業家,有賴大愛感恩科技也有許多語言專長的同仁,在平時充份準備與見習下,經營規劃室同仁 王姿欣師姊,以流利的日語與來訪實業家做簡報分享,一開始先提及日本311震災慈濟人的足跡,其中讓同樣來自東北的日本實業家 正代真一先生有很大的共鳴,過程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 證嚴上人呼籲大家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一路介紹大愛品牌的歷程,如何將環保人文與慈悲科技做連結,讓日本實業家們都深感敬佩,也了解到大愛感恩科技在台灣推動環保的實踐成果。
簡報後 姿欣師姊也負責全程以日語,帶領日本的實業家們走訪內湖大愛感恩科技的低碳人文生活館,實際觸摸到奈米高科技的環保賑災毛毯,雖說是使用回收寶特瓶為原料,但日本的實業家們發現質感與保暖度都讓人非常舒適,對於慈悲科技系列的賑災/備災產品也大開眼界,一致舉起大拇指說”一級棒”,更感動的是慈濟人在日本311災後的付出與源源不斷的愛與關懷,更會把今天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經驗與慈悲科技精神帶回日本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
Read more週三, 19 二月 2014
足簡單、真歡喜—游金花的人生哲學
- Article Details
每件回收物都是一朵蓮花,每撿一個就念一聲佛號。 艱難世事在她口中,化為一句句智慧好話, 笑語中度家人、度鄰里,度出一顆顆歡喜心。
--------------------------------------------------------------------------------
「一做環保身體好、二做環保智慧高……」游金花一遍遍教著阿母唱環保之歌,有時故意不出聲,考考阿母的記性。
母女在一起不論做什麼,往往講不到幾句話便咯咯笑起來。「真好笑!」是她們共同的口頭禪;游金花的人生哲學還多了一句:「足簡單、真歡喜。」難得見到如此開朗、樂觀的母女。
六十六歲的游金花幼時沒上學,三十年前開始為為慈濟募款時,全靠畫圖為記去收善款;五十多歲念小學補校才正式認得一些字。
游金花學到「靜思語」、環保口訣等都會教阿母,她也喜歡偕阿母參與慈濟活動。阿母記性好,聽過的上人開示或志工現身說法,她不但牢記,更像村莊的「放送頭」,具有快速傳播的能力。
游金花遺傳阿母的善良與群眾魅力。凡窮人或僧人登門托缽,她從不讓人空手而返;即使是那些手捧聖像為建寺興廟募款而來的人,游金花覺察有異也總是好心提醒,神佛聖像應被虔誠供奉在寺廟,不宜帶在身邊「流浪」。
「有心建寺廟,我祝福恁早日達成心願;若無心建寺,一定要馬上轉變心念,拿了這些錢之後,不要再出來募款了。」
游金花從不理直氣壯,更不隨便打發別人。「我要以歡喜心讓他們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
游金花與生俱來的聰慧和柔軟,令人想起民間故事中賢良興家的傳奇巧婦。
阿母的避風港
身為長女的游金花四歲跟著父母下田,自小蹲在灶臺邊,身上不是泥就是炭,早早替父母分擔了家務農事、照顧弟妹。
「佳在阿花仔沒讀冊,所以救了阿母!」阿通姆並非慶幸多了游金花一雙手替家裏賺錢,而是身在大家庭,妯娌間時有閒話,她老被冤枉。
「明明我無,偏偏講是我……」阿通姆下了田,才能向女兒吐一吐怨氣。
「阿母,耳朵放卡重咧(意即:裝聾)!別人講的話若是無影,就毋要緊!」在金花面前暢快訴說心事,既不會傳開,有了女兒的寬慰,心裏舒坦多了!
「阿花不會恰北北、湊添話。」阿通姆稱讚女兒明事理,不會理直氣壯、加油添醋。
直到現在,游金花只要聽見阿母對任何人事物起了抱怨或批評,她必溫柔提醒:「阿母,卡細聲咧!不要放在心裏。」游金花不讓任何是非從阿母口中傳出去,更不要她在「八識田」裏種下雜草。
「度人」一起做環保
由於喜愛布施行善,住在太保的游金花在三十年前主動找到嘉義慈濟委員交善款,還幫忙募款。大林慈濟醫院建院整地,她也跟著志工在清晨四點多去砍甘蔗、種樹。
她喜歡上人的「靜思語」,參加茶會拿到結緣小紙片,寶物似的帶回家貼在筆記簿,請兒子打字、放大影印再護貝送人。
「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是消業障。別人無心一句話不要放在心底。」「上唇代表天,下唇代表地,講話不必花力氣就會驚天動地。」游金花念著這些好話,兒子在一旁見母親興味十足,便問那《靜思語》不是一本書嗎?
「傻孩子,書是給識字的人看的;我不識字,只要幾句好話跟人家結緣就好。」游金花還笑說:「我要是識字,三十多年前就跟著上人的腳步做慈濟了!」
參與慈濟多年,游金花除了募款,一心投入環保。二十年前為帶動其他村莊,她騎機車在太保、東勢寮等地,透過村里長介紹向村民載回收物。
「我不只是去載回收,最重要的是『度』他們一起來做。」游金花還到附近小學教學童認識垃圾分類,不會做海報的她將瓶罐串起充當教具,再請老師帶領學生到環保站實際操作。
這處位在嘉義縣太保巿水牛厝社區的慈濟環保站,五十坪大的空地原本是自家稻田,四周望去一片青翠,日日清早就有六、七名志工固定前來,婆婆媽媽做得好歡喜。
近七十歲的陳秀子因跌倒傷及腰椎,她不敢接受外科手術,只好貼藥膏;在環保站裏,她天天雙手扶著高高的鐵桶,雙腳在塑膠籃裏踩著寶特瓶,踩著踩著,沒想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腰竟打直了,既不痛也不必開刀矯正!曾苦於更年期症狀的陳碧雲,也因為做環保而獲得明顯的改善。
歡喜心解煩憂
游金花不否認做環保也會遇到困難,家人也可能因為捨不得而有意見。
記得初期,她常做分類直到晚上十一、二點,先生下工回來,渾身又是汗又是土,也還沒吃上一口飯,看見太太還在忙分類,免不了抱怨:「你整天都做這些就好了!」
「聽見先生這句話,若是生氣、起煩惱,兩個人一起煩惱就無法再做。」游金花立刻脫去手套,笑嘻嘻走到先生身旁說:「阿財,你先去洗澡,吃完飯再來幫我綁布袋,我就不會做得太晚了!」
「若用歡喜心,凡事可成。上人教我們『四神湯』,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做慈濟就不會累。每天把事情做完,回家就能安心睡。我每天歡喜,先生也會歡喜。」游金花平凡的臉上揚起幸福而自信的微笑。
「你顧佛祖,我顧腹肚。」肯定金花持家有方、信仰虔誠卻不過分執迷,先生給出了這麼大的空間。
內修外行結好緣
游金花將環保工作結合學佛修行,她常觀想每一件回收物都是一朵清淨蓮花,每撿一個就念一聲佛號。當年要照顧三名孫子,她將牛奶、尿片帶到環保站,背上一個、手牽一個,大的自己走路。待孫子們都會走路,在路上也懂得撿寶特瓶了,一看到瓶罐便站住不動,叫道:「阿嬤,這裏一朵蓮花!」大兒子曾故意當著孩子的面將空瓶擲入垃圾桶,立刻遭到指正:「蓮花不能丟在垃圾桶!」
游金花做環保,除了帶動父母加入,兒女、媳婦和孫子都是好幫手,常利用假日一起做分類。
金花的二女兒十五歲罹患癌症,為女兒治療的郭惠貞醫師接引她們母女學佛。女兒雖於發病兩年後往生,但自知時至、極為安詳。金花篤信佛法,與後來出家、法號道證法師的郭醫師法緣深厚。
道證法師在著作《歡喜菩薩真人真事》一書中,寫過游金花和阿通伯夫婦做環保的故事,「歡喜菩薩」這個稱號正是法師為游金花取的。
法師在書中提及——游金花樂於布施、從不與人爭,她的菜園只負責種,卻開放大家採收。先生不意走到菜園見陌生人摘菜,對方反問他是誰,他趕緊說:「我是游金花家的長工。」夫婦個性配合得恰到好處。
金花說,自從嫁給先生,她發了一個願:「我要人人愛阮阿財!」
一般妻子不總祈求先生身體健康、事業發達?金花望夫婿廣結善緣、廣植福田勝過追逐世間物質名利。如今她心滿意足地笑說,願望都達成了!
道證法師盛歎金花雖然識字不多,但佛經「普賢十大願王」修持法要中,舉凡禮敬諸佛、廣修供養、隨喜功德、常隨佛學、恆順眾生等,她每一項都做到了;日日歡喜,真正是歡喜菩薩!
資料來源:慈濟月刊第543期 網址: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mm=1050
大愛感恩2014年T恤設計比賽
- Article Details
2014年全球氣候及環保問題日益重要,人人關注共同環境及生物共存等議題。為了提倡每個人對於環保的關心及審思,透過大愛感恩品牌舉辦2014年T恤設計比賽,激發年輕人的創意及想像力,將對於任何環保相關的想法設計成T恤圖案,掀起愛護地球的熱血活動成為最佳環保代言人!
設計內容:
(1)環保理念: 有關於環保議題如延緩氣候暖化、愛護動物、節約能源等之設計圖案。
(2)吉祥物:包含大愛感恩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之設計圖案。
獎勵:
(1) 特優 1名: 獎學金 5,000元 + 獎狀
(2) 優選 2名: 獎學金3,000元 + 獎狀
(3) 佳作 3名: 獎學金2,000元 + 獎狀
(4) 網路最佳人氣獎 1名: 精緻贈品乙份。
網路投票2014/3/21~3/28 24 時止 (將公告於大愛感恩臉書粉絲團,於期限內獲得最高「讚」票數的人,將獲得網路最佳人氣獎。)
時程及注意細節如下:
1.繳件日期: 即日起至 2014/03/20日 24 時止
2.寄至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3.寄件附檔以JPEG為主
4.評審時間:評審團投票2014/03/20 ~ 2014/03/31 網路投票2014/3/21~3/28 24 時止
得獎公布時間/網址:2014/4/1 公布於大愛感恩官網: http://www.daait.com
敬請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至 2014/03/20日 24 時止踴躍投稿!
大愛感恩聯繫窗口:經營規劃室 廖珮吟 電話:02-2657-5245#1773 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2014年T恤比賽辦法說明、T恤比賽報名基本資料: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