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2 一月 2014
去年霾日逾百日 半世紀來最嚴重
- Article Details
陳雲林拜訪證嚴法師 感謝慈濟為大陸同胞所做貢獻
- Article Details
證嚴法師向陳雲林展示慈濟用環保技術和再生材料生産的毯子 田雲鵬攝
台灣網11月6日臺北消息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今天在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陪同下,來到臺北關渡慈濟園區拜訪證嚴上人。證嚴上人也從慈濟總部所在的花蓮趕到臺北,迎候陳雲林一行的到來。
Read more歐洲學校啟悲憫 地球公民身力行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師兄姊1月17日於台北歐洲學校舉辦「慈援起菲,募心募愛」的感恩愛灑分享活動,此次愛灑活動的因緣主要是因為菲律賓海燕風災,台北歐洲學校內部發起募款活動,全數近50萬元善款來自校內50餘國的1300多位外籍學生及全體300位教職員的愛心。台北歐洲學校鑒於慈濟馳援賑災愛的落實,由CEO總執行長 Dr. Allan Weston代表校方捐贈善款,慈濟合心團隊柯武雄師兄則代表慈濟接受捐贈,讓孩子們了解到所捐出的錢都是給慈濟做簡易教室與愛心物資膚慰使用,提供菲律賓小孩復學與身心安頓。在發動募款之前,學校也發信與家長們溝通宣導,孩子們所捐每一分錢不是跟爸媽伸手要,而是要靠自己做家事所掙得,讓孩子們力行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道理。
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共襄盛舉一同參與,當中除了教導孩童慈濟環保理念,也分享慈濟賑災資訊,讓環保教育從小扎根,同時啟發孩子們的慈悲心與感恩心,雖然只有短短半天,但是為英國學校幼兒園和小學部的孩子們帶來了寶貴的環保教育課程。這次愛灑分成幼兒部/小學部兩場,幼兒場慈濟講師 周晶婷師姊和台北歐洲學校英國幼兒部校長Ruth Martin手拿種子瓶和毛毯與大家分享手中毛毯是全部都由寶特瓶回收運用科技所做成的,Q&A時間,大家紛紛舉手,主動發問、回答踴躍,吉祥物也在旁頒發獎品-大愛狗與感恩貓的環保圍巾,給予鼓勵,台下的學童各個專心聽著演講,紛紛表示驚嘆和神奇。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南師兄除了分享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並播放生動的動畫影片,讓學童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活動中亦安排師生穿著大愛感恩環保織品的動態展示,讓大家認識與實際體驗環保服飾與生活織品,老師們自信大方展現,學童活潑演出自然,贏得滿堂喝采。會後,台北歐洲學校小學部走秀團隊的孩子們異口同聲表示: 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穿起來舒適又柔暖又實用,同時對於菲律賓災民心生悲憫與同情,聽完今天的分享,更明白慈濟對全球苦難人的援助,尤其對賑災的香積飯、灰色賑災毛毯及簡易教室給這些災民們印象深刻。在接受環保人文的洗禮與走秀後,大家也表示之後要隨身帶水壺、隨手關電源、不浪費食物、一同做環保,更開心的是此次可以付出自己的一點心力,幫助這些遠在他邦的災民與小朋友重振家園並復學,善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歐洲學校啟悲憫 地球公民身力行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師兄姊1月17日於台北歐洲學校舉辦「慈援起菲,募心募愛」的感恩愛灑分享活動,此次愛灑活動的因緣主要是因為菲律賓海燕風災,台北歐洲學校內部發起募款活動,全數近50萬元善款來自校內50餘國的1300多位外籍學生及全體300位教職員的愛心。台北歐洲學校鑒於慈濟馳援賑災愛的落實,由CEO總執行長 Dr. Allan Weston代表校方捐贈善款,慈濟合心團隊柯武雄師兄則代表慈濟接受捐贈,讓孩子們了解到所捐出的錢都是給慈濟做簡易教室與愛心物資膚慰使用,提供菲律賓小孩復學與身心安頓。在發動募款之前,學校也發信與家長們溝通宣導,孩子們所捐每一分錢不是跟爸媽伸手要,而是要靠自己做家事所掙得,讓孩子們力行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道理。
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共襄盛舉一同參與,當中除了教導孩童慈濟環保理念,也分享慈濟賑災資訊,讓環保教育從小扎根,同時啟發孩子們的慈悲心與感恩心,雖然只有短短半天,但是為英國學校幼兒園和小學部的孩子們帶來了寶貴的環保教育課程。這次愛灑分成幼兒部/小學部兩場,幼兒場慈濟講師 周晶婷師姊和台北歐洲學校英國幼兒部校長Ruth Martin手拿種子瓶和毛毯與大家分享手中毛毯是全部都由寶特瓶回收運用科技所做成的,Q&A時間,大家紛紛舉手,主動發問、回答踴躍,吉祥物也在旁頒發獎品-大愛狗與感恩貓的環保圍巾,給予鼓勵,台下的學童各個專心聽著演講,紛紛表示驚嘆和神奇。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南師兄除了分享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並播放生動的動畫影片,讓學童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活動中亦安排師生穿著大愛感恩環保織品的動態展示,讓大家認識與實際體驗環保服飾與生活織品,老師們自信大方展現,學童活潑演出自然,贏得滿堂喝采。會後,台北歐洲學校小學部走秀團隊的孩子們異口同聲表示: 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穿起來舒適又柔暖又實用,同時對於菲律賓災民心生悲憫與同情,聽完今天的分享,更明白慈濟對全球苦難人的援助,尤其對賑災的香積飯、灰色賑災毛毯及簡易教室給這些災民們印象深刻。在接受環保人文的洗禮與走秀後,大家也表示之後要隨身帶水壺、隨手關電源、不浪費食物、一同做環保,更開心的是此次可以付出自己的一點心力,幫助這些遠在他邦的災民與小朋友重振家園並復學,善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人生80才開始 老菩薩樂活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記者陳慰慈/專題報導
五位超過八十歲的阿嬤,不在家享福含飴弄孫,反而選擇到慈濟內湖園區做環保志工,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越做越歡喜,為後代子孫延續地球生命,無私熱情奉獻與愛物惜福的精神教人敬佩。
做回收… 金蓮阿嬤 不喊累
八十歲的許金蓮阿嬤民國九十三年就到內湖慈濟園區擔任環保站志工,原本鬱鬱寡歡的她,來到內湖慈濟園區後,不但笑容變多了,就連嚴重的背脊彎曲駝背也好轉,半年後漸漸挺直了,已無牙齒的她癟著佈滿細紋的嘴笑說:「我把做環保當作是復健。」即使每天窩在瓶罐分類區裡超過八小時,手指不時還會被資收物割傷,仍樂此不疲,「我覺得人生要活就要動,不要想太多,做就對了。」
許金蓮從六十歲茹素至今,孩子擔心她只吃素食營養不夠,她卻認為只要可以吃下肚的東西就都有營養,吃素也是力行環保的一種方式,因此被其他志工稱讚是什麼都不忌口的「塑膠腸」,她發願要在慈濟內湖園區做志工直到眼睛閉起來。
任志工… 原慧阿嬤 不怕苦
八十六歲的林原慧阿嬤在慈濟內湖園區巧藝坊擔任志工也超過十年,負責手工藝縫針、圍巾製作等,她心中曾有個難解的心結,兒子表明要剔頭出家,當年她與老公完全不能諒解兒子的行為,氣憤地要兒子以後都別回家了!來到慈濟內湖園區擔任志工後,她漸漸想通了,了解兒子的選擇想法,雖然慈濟師姊後來努力透過關係幫忙她找尋失聯的兒子,無奈至今仍無下文,但「這裡人多熱鬧,還能一起吃飯話家常。」昔日種種不愉快似乎也都因為有伴相陪而能慢慢放下。
當大廚… 楊欵阿嬤 不嫌熱
「這裡讓我有家的感覺,來這邊做志工我每天都很開心。」九十歲的楊欵阿嬤,每天風雨無阻的從湖光市場搭公車到慈濟內湖園區,到廚房幫志工們張羅準備午餐,由於廚房是鐵皮屋頂,夏天室內溫度原本就比戶外高出兩度,加上通風不良又得在鍋爐前工作,她曾在廚房熱到昏厥,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急救,但吊完點滴後隔天又馬上來園區報到,「每次做完飯菜我都熱得滿身汗,自己做的菜卻反而吃不下、沒有胃口,最多喝碗熱湯或吃點饅頭點心填填肚子。」
來到慈濟內湖園區擔任志工十四多年的她說,越做身體越勇健,還能儲存福報,更重要的是可以跟大家抬槓聊天,生活豐富精彩不再索然無味。
獻手藝… 曹尾阿嬤 不好強
而來到慈濟內湖園區改變最大的就是八十一歲的王曹尾阿嬤,從前的她是個性獨立強勢的女人,什麼決定都是她說了才算數,兒子跟媳婦都敬畏她三分,但自從每天與其他志工一起做環保,她的心變得柔軟了,兒子、媳婦也都察覺媽媽變了,親子關係也變得更親近和諧,王曹尾笑說:「雖然這裡的工作環境不是很好,不過可以幫忙做毛毯、手工藝讓我心裡感到踏實,就連作夢都會夢到在園區工作。」
做分類… 黃却阿嬤 不馬虎
負責塑膠袋分類的謝黃却也說,能做就盡量做,越做心裡越開心,八十多歲的她雖然不識字,但對於塑膠袋材質差異,不管是PE綜合白料、PE綜合花袋,還是PP綜合白料、綜合花袋材質區分,都難不倒她,全憑經驗與手摸觸感來判斷,並再三強調環保要從家庭開始做起。
五位高齡阿嬤默默為社區付出,為地球做環保,付出不求回報,發自內心的快樂滿足,我看見他們背後閃耀的光芒,難怪慈濟人稱他們為「老菩薩」。
![]() |
謝黃却雖不識字,但對各種塑膠袋材質該怎麼分類摸得一清二楚。(記者陳慰慈攝) |
![]() |
高齡九十歲的楊欵阿嬤,廚藝仍是一流,志工們的胃都靠她餵飽。(記者陳慰慈攝) |
![]() |
許金蓮每天都在環保站瓶罐分類區幫忙整理分類瓶罐,工作超過八小時也不喊累。(記者陳慰慈攝)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好「心」聞》人生80才開始 老菩薩樂活做環保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13/today-taipei9.ht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