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3 一月 2014

社區齊心做環保 邀約鄰里護地球

坐落在馬來西亞亞庇的擔波羅慈濟環保點,於半年前開始啟用,由志工朱正忠夫婦,將店面隔壁的一塊空地提供給慈濟開設環保站。從此,環保點成了當地鄉親們付出的好場所,逢環保日更是亞庇慈濟環保站裡,人氣最旺的環保站。  Read more

唱出環保小故事 快樂心情樂分享

台北市中山區的八德環保教育站,往年都會在農曆新年來臨之前,舉辦歲末感恩茶會。今年由於整修,(1/5)就改到臨時設置的環保站舉行,雖然場地比較小,但經過環保志工的應變,還是布置得相當溫馨,有一百位左右的民眾參加。令大家歡喜的節目之一,就是大愛台節目主持人殷正洋的演唱,象徵美善清流也是從環保站傳出去。 Read more

灰窯環保點 疼惜大地心靈道場

在福建福鼎市灰窯村,有個藏身在高架道路下的環保點,原本那個地方是雜草叢生,道路工程廢棄物堆得像小山丘一般,但後來由村幹部同意作為慈濟環保點後,志工花了一番心力整地清理,並在每個星期五,號召左鄰右舍在環保點做分類回收,一個小小的地方,不僅體現志工救地球的愛心,也是鄰里聯繫情感的交流場所。  Read more

別為建設再砍樹!塑木新建材

全球樹木銳減,被砍伐的樹木,大多用做建築建材或傢俱,環保發明家蔡子良,因而改良塑膠木材,不論觸感或外觀,跟真正木材沒兩樣,但是比較環保,也兼具防火、防潮、抗蟲蛀,蔡子良大力推廣環保建材,期盼更多人為愛惜地球資源,盡份心力。  拋光的木條,跟沒拋光的放在一起,分得出哪個才是真木材嗎? Read more

足球員穿環保衣 ”大愛感恩”出品

觀念帶進學校。慈濟志工受邀參與,帶了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的衣物,同時透過國際新聞,讓他們了解這些回收的寶特瓶,除了有再利用的價值,製成的毛毯,還常化為賑災的愛心。  Read more

整理菜園除雜草 中藥渣環保肥料

慶祝藥師節,台中慈濟醫院藥劑科等單位同仁,參加淨山活動,除了清除雜草跟石頭,最特別的是,還自己用中藥渣製作的液肥跟堆肥,來為菜園跟香蕉園施肥,這樣的中藥渣肥料,既天然又環保,不傷土地,藥師們平時配藥救病患,連配置的中藥肥料,也是在疼惜大地。 Read more

包藥雙手做環保 行善慶祝藥師節

慶祝1月15號台灣藥師節,一群疼惜地球的愛心藥師,主動利用周末半日的午后,來到慈濟環保站,親自分類回收垃圾,同時也把藥物回收的觀念,分享給站內的環保志工。平時專業的藥師,這回用包藥的雙手做環保,讓藥師節更加有意義。 Read more

慈濟志工楊豐旭 惜福愛物做環保

慈濟志工楊豐旭,十幾年前在慈濟道侶看見一篇報導說,證嚴上人一張紙都要用過四次,正反面分別都用過鉛筆、原子筆、紅筆和毛筆來寫,他很佩服,就開始學習「惜紙」。後來,加入慈濟志工,也是從環保入門;最近有科技公司捐贈仁德環保站一台塑膠分析儀,他則發揮專才,利用回收貨櫃為分析儀打造專屬的家。要兼顧事業和志業,他可以說是忙得沒有時間休息,不過卻還是笑臉迎人,他說,歡喜的祕訣是「甘願」。  Read more

莫斯科學者參訪 完全回饋最動人

圖說:  為向海外人士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推廣環保理念,同仁 張曉暉師姊全程以英文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精神及人文。經由環保菩薩 曲素珉師姑和 許金蓮阿嬤的故事影片,讓現場貴賓看到各位環保菩薩們投入環保的心路歷程。(攝影者:蔡知穎)一月七日莫斯科大學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王美心教授和中華生醫科技應用協會法務長陳玫瑜女士隨同之下,一行四人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同仁 張曉暉師姊全程以英文介紹,向海外人士Valentine G.. Nenajdenko 教授一行人推廣環保理念,經由環保菩薩 曲素珉師姑和 許金蓮阿嬤的故事影片,讓現場貴賓看到各位環保菩薩們投入環保的心路歷程,其後的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巡禮,現場貴賓嘖嘖稱奇,讚嘆大愛感恩科技為台灣的典範環保公益產業。

除了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精神及人文,現場貴賓看到環保菩薩故事皆深受感動,影片中的素珉師姊雖為盲友,但不因身體有殘缺,反而在資源回收中重拾生活重心和生命良能;人稱環保站「班長」的金蓮阿嬤,把環保當復健,十多年來天天到內湖環保站報到,從不間斷,在他們身上,看到為環保所投注的熱情和堅持以赴的態度。會後,同仁 李明瑩師姊和陳意容師姊亦帶領參觀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品牌多元生活織品及研發創新技術。

圖說: 莫斯科大學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左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王美心教授(右二)和中華生醫科技應用協會法務長陳玫瑜女士(右三)等一行人到大愛感恩科技進行參訪,大愛英文團隊分享並帶領參觀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攝影者:蔡知穎)第一次來台的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表示這次參訪很豐富,對於大愛感恩科技很有興趣,也樂見大愛之後研發拓展至其他物資 (如其他塑膠類或是紙類),因為人類最終要將現有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大愛所做的之後會變成一個綠色潮流,其中大愛感恩科技的「完全回饋」讓他最為印象深刻,他認為這理念非常好應該要推廣出去讓世界知道,並預祝大愛成功,王美心教授感謝這次大愛感恩科技精心安排的參訪,讓海外人士能夠知道台灣環保公益企業,讓環保人文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能夠無遠弗屆。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莫斯科學者參訪 完全回饋最動人

圖說:  為向海外人士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推廣環保理念,同仁 張曉暉師姊全程以英文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精神及人文。經由環保菩薩 曲素珉師姑和 許金蓮阿嬤的故事影片,讓現場貴賓看到各位環保菩薩們投入環保的心路歷程。(攝影者:蔡知穎)一月七日莫斯科大學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王美心教授和中華生醫科技應用協會法務長陳玫瑜女士隨同之下,一行四人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同仁 張曉暉師姊全程以英文介紹,向海外人士Valentine G.. Nenajdenko 教授一行人推廣環保理念,經由環保菩薩 曲素珉師姑和 許金蓮阿嬤的故事影片,讓現場貴賓看到各位環保菩薩們投入環保的心路歷程,其後的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巡禮,現場貴賓嘖嘖稱奇,讚嘆大愛感恩科技為台灣的典範環保公益產業。

除了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精神及人文,現場貴賓看到環保菩薩故事皆深受感動,影片中的素珉師姊雖為盲友,但不因身體有殘缺,反而在資源回收中重拾生活重心和生命良能;人稱環保站「班長」的金蓮阿嬤,把環保當復健,十多年來天天到內湖環保站報到,從不間斷,在他們身上,看到為環保所投注的熱情和堅持以赴的態度。會後,同仁 李明瑩師姊和陳意容師姊亦帶領參觀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品牌多元生活織品及研發創新技術。

圖說: 莫斯科大學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左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王美心教授(右二)和中華生醫科技應用協會法務長陳玫瑜女士(右三)等一行人到大愛感恩科技進行參訪,大愛英文團隊分享並帶領參觀低碳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攝影者:蔡知穎)第一次來台的Valentine G.. Nenajdenko教授表示這次參訪很豐富,對於大愛感恩科技很有興趣,也樂見大愛之後研發拓展至其他物資 (如其他塑膠類或是紙類),因為人類最終要將現有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大愛所做的之後會變成一個綠色潮流,其中大愛感恩科技的「完全回饋」讓他最為印象深刻,他認為這理念非常好應該要推廣出去讓世界知道,並預祝大愛成功,王美心教授感謝這次大愛感恩科技精心安排的參訪,讓海外人士能夠知道台灣環保公益企業,讓環保人文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能夠無遠弗屆。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