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3
週五, 08 三月 2013
承擔大愛的善緣 實業家的社會責任
- Article Details
「實質且腳踏實地利益人群、做公益,互相激勵,做為一位富中貴人。」是 證嚴上人對於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學員所做的期許。每年一次的營隊秉持著「教富濟貧、濟貧教富」之理念,期待能為這群帶動社會經濟脈絡的實業家開啟一扇方便法門。慈濟志業超越種族、國界,以及宗教信仰,此次參與的學員八方雲集,分別有來自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澳洲、中國大陸、臺灣等七個國家,共661位的實業家,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以多元化的方式烙印於學員的心中。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鼎銘師兄,以實業家及慈濟志工身份應邀出席分享,以「實業家的社會責任」為題,參與慈濟到全身投入慈濟公益企業的心路歷程。 因為加入慈濟得以發揮良能,由企業轉志業,與其他四位慈濟實業家志工創立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推廣環保科技織品守護地球,擔起掘井人的角色。
品德典範 傳家之寶
鼎銘師兄的父親是影響他一生最深的長者。分享的一開始,鼎銘師兄便以父親的故事描繪他心中的品德典範。鼎銘師兄的父親李宗吉菩薩是位發願一生追隨 證嚴上人,從一而終的實業家,短短的影片分享了十年前大愛電視台拍攝的「望海」,父親的故事,一位自幼失學的年輕學子,如何於逆境中逆爭上游成就事業,加入慈濟後,更終生護持慈濟志業。父親為人謙和、奉獻大愛,從小受到父親身教的影響,鼎銘師兄學習著孝順與勤儉克己的家風,他堅信品德身教這是留給後輩最無價的寶。 也分享著兒子願追隨自己的腳步參與培訓,立願成為授證委員,他感恩的說道,這就是最好的傳承。
對的事情 做就對了
鼎銘師兄秉持父親的一念心跟隨 證嚴上人,對於護持慈濟志業,做 證嚴上人所期望做的事,從來都是不遺餘力。1990年 證嚴上人提倡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為了積極推廣「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人文教育理念,同時也為了護持慈濟四大志業,「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的五位實業家志工在 證嚴上人慈準下合力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益企業,整合/購買全省環保菩薩回收的飲用水寶特瓶,結合有愛心專業的實業家運用科技製成各項環保產品,讓這些物命展現愛的光輝。並且將投資及盈餘完全捐為慈濟基金會做慈善、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
一生無量 無量一生
鼎銘師兄也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巴菲特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為例,分享這位大企業家所領悟到的智慧。「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在日不落的慈濟世界中,不只是慈善志業,四大八法都需要每一個人的投入與護持。藉由大愛感恩科技平台, 從實業家志工捐資發起、環保菩薩無私付出到合作夥伴的愛心/專業接力,再藉由慈濟回饋社會,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從一生百千萬,一生無量帶動更多善的種子投入環保志業,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週四, 07 三月 2013
逛燈會 老少盡興而歸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設攤於舞臺邊,精緻的再生產品吸引老少駐足。[攝影者:吳文仁] 大愛感恩科技設攤於舞臺邊,精緻的再生產品吸引老少駐足。[攝影者:吳文仁]](/images/news2/s2013310040119.jpg)
儘管人潮川流,來自美國的馬學倩和夫婿,帶著四個如花燈般閃亮的洋娃娃逛花燈。很有環保概念的馬學倩,一方面融入臺灣的生活,讓孩子了解中國年節慶典的意涵,也藉由現場許多環保材料做出來的燈飾,讓孩子明白日常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以發揮大大的作用。
大愛感恩科技受邀設攤於舞臺邊,精緻的再生產品吸引許多人駐足。志工陳勝德手做精細小傢飾用品,更是吸睛的重點之一。當民眾得知眼前這些實用又環保的精美物品,全都來自回收的延續物命,無不讚歎連連,是手機、相機拍不停的目標之一。許多婆婆、媽媽對小巧可愛的嬰兒鞋、襪,驚訝於舒適的觸感,難以和硬梆梆的寶特瓶相連結。
帶著一雙兒女賞燈的盧媽媽郭兆敏,從小帶著曉書、曄書一起做垃圾分類,希望環保愛地球的觀念能深植孩子心中,更期待後代子孫還能有一個好環境。一家人在日星鑄字行的攤上,親子一起拓印、體會中國字的美妙後,看到慈濟攤位上的
超大竹筒,兩個孩子更是興緻盎然。每天都到場服務的志工吳錫富,秀出一疊靜思語卡片和他們玩抽抽樂,對於手中的高質感和靜思好話愛不釋手。
![圖:會眾對小巧可愛的嬰兒鞋、襪很有興趣。且驚訝於舒適的觸感,難以和硬梆梆的寶特瓶相連結。[攝影者:陳信宏] 圖:會眾對小巧可愛的嬰兒鞋、襪很有興趣。且驚訝於舒適的觸感,難以和硬梆梆的寶特瓶相連結。[攝影者:陳信宏]](/images/news2/s20132280035902.jpg)
在原花博爭艷館裡,臺北霞海城隍廟是館區主軸,廟前舞臺定時有節目表演,提供民眾歇腳和觀賞。周圍設置中山、大同區各商圈、特色商業的宣導攤位。還有夜市攤商每天提供不同美食和大眾結緣。從知性的語言學習到品茗,傳統工藝到令人回味的童玩。
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疊、五搭胸、六拍手、七圍牆、八摸鼻、九揪耳、十拾起,數十年前環保又有趣的學童遊戲聲,再度於光鮮亮麗的花博爭艷館中傳唱開來……許多民眾湧進「童年嘉年會」玩紙陀螺、打彈珠、尪仔標,童年時期的歡樂又歷歷在眼前。
有些小朋友玩「抓米袋」,需要手、眼協調接米袋的古早童玩,還真需要多練習才可熟能生巧。站裡還安排童玩的DIY,讓民眾親手製作有成就感。一趟燈會之旅,知性、童玩、環保兼具,老少皆盡興而歸。
文章轉載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2013/02/27 |◎詹明珠、柯瑪琍/臺北市報導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1180:3DDB0482935414DC48257B200055E0FB&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 Read more
燈會說環保 臺北愛心傳永續
- Article Details
![來賓對大愛感恩科技利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能製做出這樣實用的袋子很感興趣,端詳甚為仔細。[攝影者:謝木華] 來賓對大愛感恩科技利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能製做出這樣實用的袋子很感興趣,端詳甚為仔細。[攝影者:謝木華]](/images/s20132250025018.jpg)
在人聲鼎沸的爭豔館,由大愛感恩科技為宣導「環保」理念,所做的靜態展攤位,今晚由慈濟中山區志工負責介紹。展出的重點有:鼓勵大家不使用一次性的「免洗碗筷」,多使用方便攜帶的「環保碗筷」;還有運用科技,將回收的寶特瓶製成塑膠顆粒再抽紗,製造灰色毛毯、圍巾還有環保袋及嬰兒襪,也很吸引民眾的目光,停下腳步、仔細參觀。
志工陳勝隆匠心獨具,不論所創作精美的擺飾,或實用的藝術品,所有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利用環保回收物再製而成的,每每讓駐足的民眾讚歎,頻頻向勝隆詢問有在哪裡開班授課?大家也都想像他一樣發揮資源再利用的巧思。
家住六張犂的李玉霞女士,與慈濟結緣得很早,小時候,住花蓮的外婆每次都會去精舍購買慈濟手做蠟燭,因而知道慈濟。出社會工作,公司的老闆和老闆娘都是慈濟人,因為受他們的影響,玉霞落實環保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資源再利用,減少浪費地球的有限資源。
![圖左 : 志工親切地請小朋友觸摸回收寶特瓶再製抽紗,並說明環保志工很用心的清潔回收瓶,才能織出好紗來做質感好的衣物、毛毯。[攝影者:謝木華] 圖左 : 志工親切地請小朋友觸摸回收寶特瓶再製抽紗,並說明環保志工很用心的清潔回收瓶,才能織出好紗來做質感好的衣物、毛毯。[攝影者:謝木華]](/images/s20132250055120.jpg)
住基隆的潘采頤和朋友搭捷運,看到臺北燈會就來湊熱鬧,一進會場被慈濟志工的身影吸引,所以停下腳步參觀,她對環保餐具情有獨鍾,當場請購一個回家,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她覺得環保不是口號,而是要由自身做起。
整個會場仿照早年農曆五月十三的「迎城隍爺」活動,除了有年輕人的陣頭扮相,還有教民眾親手做紙花燈,再由主持人帶大家去提燈籠,活動在八點準時結束。民眾紛紛散去,志工把握機會,鼓勵住六張犁的李玉霞等人,把握因緣來參加慈濟的任何活動,讓生活更充實,生命更有意義,做到幸福臺北人,環保永續傳。
撰文擷錄:慈濟全球社區網 ◎陳秋容/臺北市報導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1062:3F0F6CE534C3CA3548257B1D0035572F&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
週三, 06 三月 2013
高齡90環保菩薩 樂在付出成典範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在地蔬果少碳排 聰明節能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大愛台忠實觀眾 銀髮夫妻入善門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二, 05 三月 2013
觀光區淨灘行 志工身影環保典範
- Article Details
週一, 04 三月 2013
環保車參與遊行 身體力行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沙漠賭城菩提林 環保福田眾人耕
- Article Details
週日, 03 三月 2013
廢棄物化身飾品 拼湊藝術惜福心
- Articl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