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3
週一, 18 三月 2013
用心環保愛接力 承擔使命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在大家努力默默地耕耘,現在全台共有50多個實體通路據點,其中有些服務站更是由社區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自願承擔肩負起推廣環保人文的使命。在高雄的鳳山聯絡處就是其中一個由慈濟志工自願承擔的推廣點,而且也是大愛感恩第一個由志工團隊自發性每天輪班推廣的服務據點,這其實也根源於大愛的企業核心價值「愛心接力」之實踐,慈濟自 證嚴上人鼓勵人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迄今已有23年,力行環保資源回收的環保菩薩也已增至76,000多名,更為台灣紀錄一場最美的綠色寧靜革命。
鳳山聯絡處的大愛感恩服務據點成立後志工們皆深深感受到 證嚴上人欲延續物命、守護大地的「心」環保運動,也深知要有實際行動落實才能接力這份使命,不只在社區大力推廣環保,更積極地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因此鳳山聯絡處的服務據點從早期只有4位慈濟志工承擔推廣,至今已經逐步發展成是一個約有20位志工的團隊。為了能夠更加精進,鳳山聯絡處的人文推廣窗口楊師姊也藉由人文推廣志工精進分享的機會特別邀約了大愛感恩執行董事 李鼎銘以「愛與使命」為主軸,與鳳山地區的人文推廣志工團隊共同分享投入慈濟的因緣及喜悅。
一句「對的事,做就對了!」成為推廣的志工們的無私付出的動力,金英師姊分享:「感恩有大愛感恩科技這個無私的平台,可以讓大家愛心接力並為社會奉獻。」一句簡單的「感恩」,給予大愛感恩科技莫大的鼓勵與肯定,更期許透過這些推廣志工的努力,散播美善的種子,讓延續物命與愛惜地球資源的精神遍佈各角落,深入人們的生活中。就是有這群慈濟環保菩薩,手牽手、心連心承傳使命,如螞蟻雄兵般地不斷實踐,方能將台灣的環保志業做出引領社會風氣並受國際矚目的成果,大愛與社區志工們,正以「愛與使命」寫歷史,也藉此落實 證嚴上人 “ 續物命, 造福慧 ” 的環保人文理念。
Read more塑膠瓶罐變身陀螺 環保驚喜創意
- Article Details
週日, 17 三月 2013
慈濟海運毛毯 送愛到南非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教育站啟用 廣邀鄰居結好緣
- Article Details
週五, 15 三月 2013
齊心『拾福』你我他 落實責任日不落
- Article Details

邀請產、官、學界造訪慈濟環保站,透過實作,透過分享來了解大愛的環保、科技與人文。接連幾天的陰雨,陽光在週末露出了曙光,3月9日興采實業年度教育課程安排前往慈濟位於內湖的環保教育園區,進行半天的感動教育與參訪,一方面充實員工的知識,一方面藉此提升員工的社會責任。透過參訪同時也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落實教育,將拾得的「資源變黃金」,進而「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雖然部分員工曾經參訪過內湖環保教育園區,但年度舉辦的環保教育課程還是讓大家驚喜萬分。環保站貫徹紙類、瓶罐、玻璃、塑膠的分類與回收、拆解區電器用品回收與惜福屋再利用,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小步,都啟發著參訪的同仁。他們很難想像平時隨手一扔的空寶特瓶,竟能轉化成國內外救援用的環保毛毯、衣物以及實用的環保織品,對於內湖環保教育園區把每一個資源回收做的如此徹底,無不表達讚嘆和欽佩。環保實做更讓大家體恤到環保菩薩平日作資源回收的辛苦,更反思自己在無形中消費與生活習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與負擔,

除了開發環保布料製成服飾、生活織品外,大愛更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導入環保理念於生產中,興采實業亦是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廠商之一,在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深感:『身為此愛心平台接力的一環,亦感幸福與珍惜』。半天的活動下來,深刻體會到社會公民力量,大至國家的力量,其根源都源自於每個人發心來做,許多員工們都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此趟參訪真的不虛此行。興采實業副總 賴美惠也藉此勉勵同仁:「希望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做環保的手、是最美的手。」希望每個人從此時此刻起,皆能捲起衣袖,從日常生活中確實做好環保,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青山綠水,許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Read more
齊心『拾福』你我他 落實責任日不落 (2)
- Article Details

邀請產、官、學界造訪慈濟環保站,透過實作,透過分享來了解大愛的環保、科技與人文。接連幾天的陰雨,陽光在週末露出了曙光,3月9日興采實業年度教育課程安排前往慈濟位於內湖的環保教育園區,進行半天的感動教育與參訪,一方面充實員工的知識,一方面藉此提升員工的社會責任。透過參訪同時也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落實教育,將拾得的「資源變黃金」,進而「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雖然部分員工曾經參訪過內湖環保教育園區,但年度舉辦的環保教育課程還是讓大家驚喜萬分。環保站貫徹紙類、瓶罐、玻璃、塑膠的分類與回收、拆解區電器用品回收與惜福屋再利用,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小步,都啟發著參訪的同仁。他們很難想像平時隨手一扔的空寶特瓶,竟能轉化成國內外救援用的環保毛毯、衣物以及實用的環保織品,對於內湖環保教育園區把每一個資源回收做的如此徹底,無不表達讚嘆和欽佩。環保實做更讓大家體恤到環保菩薩平日作資源回收的辛苦,更反思自己在無形中消費與生活習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與負擔,

除了開發環保布料製成服飾、生活織品外,大愛更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導入環保理念於生產中,興采實業亦是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廠商之一,在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深感:『身為此愛心平台接力的一環,亦感幸福與珍惜』。半天的活動下來,深刻體會到社會公民力量,大至國家的力量,其根源都源自於每個人發心來做,許多員工們都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此趟參訪真的不虛此行。興采實業副總 賴美惠也藉此勉勵同仁:「希望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做環保的手、是最美的手。」希望每個人從此時此刻起,皆能捲起衣袖,從日常生活中確實做好環保,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青山綠水,許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Read more
週四, 14 三月 2013
不染整.少花色 有機服飾市占率低
- Article Details
職志合一耕福田 南非送愛聚善念
- Article Details
3月北半球的台灣春暖花開,迎接溫馨的暖陽,而南半球的季節卻恰恰相反,正準備面臨嚴峻寒冷的秋冬,慈濟人一如往年的忙碌,展開南半球冬令支援的準備工作。配合慈濟基金會在6月份的南非冬令發放需求,3月11日這一天,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與慈濟志工齊動員,共同前來耕種福田,把眾人的愛心運到南非的開普敦市及德本。4個海運貨櫃早已等候在台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合和互協的志工們,抓緊下班後的時間,全為了這飄洋過海的愛心接力,「有願放在心裡,如果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平日於志業體內工作的願,藉由參與社區活動力行,護持慈濟四大志業。
晚上七時,內湖環保園區內,卻燈火通明,40多位的慈濟志工齊聚一堂,要把將近兩萬五千條的灰色賑災毛毯分裝入4大貨櫃中,運到南非作為冬令發放的物資。因大愛感恩科技與灰色賑災毛毯有很深的淵源,因此也特別鼓勵公司同仁前來協助。秉持著職志合一的精神,共有9位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在下班後主動前來,與慈濟志工們一起將賑災毛毯裝櫃。在資深的慈濟志工 梁連登師兄的指揮下,大家合和互協,分成四小組進行裝櫃。不少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都是第一次參與裝櫃,其中大愛感恩的同仁 益誠師兄分享說:「這是難得的因緣,有時間當然就要來參與,也希望這些毛毯能夠成為南非居民溫暖的依靠,當然還是希望天下能夠無災無難。」
另外,還有一位同仁不只是自己把握因緣前來耕種福田,就連自己的姐姐也一同前來支援,明瑩師姐表示:「 上人所傳的法這麼好,深切的悲憫裡,有對世人實踐中的愛,因為見到親人屢屢忙於家庭與事業,無法參與國內外賑災親力親為的工作,希望親人亦能把握機會,常養慈悲慧命」 姐姐幸如感動地說:「有緣參與大愛與內湖園區賑災毛毯裝櫃工作,見證到大愛同仁與社區志工在約一小時多的時間完成了四個40呎大貨櫃的工作,將近兩萬五千條南非冬令發放毛毯整齊迅速地裝入貨櫃,更見識到慈濟志、職工們的專業與效率。」曾經多次參與國際勸募,「但此次最為感動,因為身體力行。」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發揮職志合一的精神,把握每一個付出的機會,讓每一條灰色毛毯、每份物資都充滿了愛與祝福。地球村之下世界之大,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少數人力量微薄,匯聚眾人力量便能真正幫助苦難人,2013年這個寒冬,南非賴索托、邊境的雷迪布蘭、山城塔巴翠烏等幅員遼闊卻無法令人豐衣足食的村落,將因這分遠度重洋的愛心物資而受到鼓舞,祈求南非居民能夠平安健康,身心安頓,並感受到全球這份眾志成城的善與愛。
Read more週三, 13 三月 2013
壬基酚合法排放? 南崁溪成泡泡川
- Article Details
全球暖化升溫 旱澇趨兩極化
- Articl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