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3

週五, 29 三月 2013

2013北京CHIC展 綠色生命豔四方

圖說:入口處左側大愛感恩科技形象海報。第21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CHIC2013) 於3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展出。本屆展會以“力煉”為主題,大愛感恩科技受台灣製衣工業同業公會之邀參與此次博覽會展出。 展館分為環保主題區及科技主題區,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的年代,將環保與科技結合,相信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繼2012年第一次參與北京CHIC展就獲得廣大迴響後,今年亦是讓在場的會眾眼睛為之一亮。此次大愛感恩科技展覽場地是在W1的海外展館。主辦單位提供大愛的廣告牆,就懸掛在W1館外側。因W1館是在入口處的左側,且因主辦單位動線上的安排,大部分的人車在進出會場的時候皆能感受大愛感恩科技高雅、簡約、端莊的人文氣息。

展覽期間台灣貿易中心北京代表處的吳政典首席代表亦特地參觀大愛感恩科技的攤位,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成立緣由和核心價值無不表示最高的敬佩和感動。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也親自替吳政典首席代表圍上灰色圍巾,讓對方感受全台灣所有環保菩薩的愛心。在場許多參訪的廠商贊歎於大愛感恩所落實與推動的社會企業責任。紛紛表示大愛感恩科技是許多廠商的典範,同時也鞭策自己一定要更落實社會企業責任。去年遼寧官方領導即表示對大愛感恩科技非常感興趣,因此今年特別再度前來拜訪,希望知悉更多訊息提供遼寧地方政府參考,也能夠在遼寧推廣大愛感恩科技品牌。除此之外,中國當地的媒體CCTV也前往大愛感恩攤位訪問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希望能夠藉由當地媒體的力量,把美善的種子散播出去。

圖說:中央電視台(CCTV)前往大愛感恩攤位訪問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希望能夠藉由國營媒體的力量,把真美善的種子散播出去。相信每一次的足跡,都能留下令人感動的記憶。希望藉由每一個的展覽,經由慈濟志工和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的解說下,喚起每一位參訪著心中那顆愛護地球的種子。地球只有一個,愛護它是站立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的責任。如同 證嚴法師慈示:「人依止在大地之上、為地球盡一分心、是本分事也是使命。」為了留給我們下一代美好的環境,您是不是今天開始就捲起衣袖一起做環保呢?












Read more

週四, 28 三月 2013

環保運動衣輕盈 綠色時尚潮流

強化國際競爭力,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國際趨勢。現在講環保,國際體育用品展(3/19-3/22),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運動衣系列,用回收的寶特瓶製作 而且環保製程沒有汙染。 Read more

週三, 27 三月 2013

省水如省錢 精打細算自有餘裕

省水要靠科技,更要靠日常養成的好習慣,來看兩位省水達人,小兵立大功。其中一位賣場老闆,用水撲滿蒐集雨水,去年冬天存下來的水到現在還沒用完,至於另一位,則是發揮了一桶水,用五次的節省功夫。

Read more

週二, 26 三月 2013

洗臉盆裝滿水 洗澡僅用五公升水

全台抗旱,省水大作戰,家住高雄今年六十歲的慈濟志工李寶蓮,早從十多年前開始,就把省水當成日常習慣,不僅在屋簷加裝了儲雨水的管線,平時的洗菜水、洗衣水,也通通省下來加以運用,就連洗澡用的水量,也僅有一個浴室洗臉盆的水,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透過鏡頭一起來學習。

Read more

週一, 25 三月 2013

2012世界水資源日 水的循環 (2012 WORLD WATER DAY THE WATER CYCLE)



世界水資源日:
http://waterday.e-info.org.tw/

每年3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聯合國的「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以行動來響應。

水資源日是源於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中,當時的會議明定1993年3月22日為第一屆世界水資源日;此後,聯合國每年都會針對「世界水資源日」設定各種不同的水資源主題。2012年「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水與糧食安全』探討許多國人生活中想不到的水消耗。

2012
712日綜合外電報導,曾貞寧編譯
2010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議2013年為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合作年』,2013年3月22日的世界水資源日,也將致力於水資源的互助合作;因此,聯合國水組織已呼籲教科文組織,領導2013年的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合作年』,特別是因為本組織融合自然、社會科學、教育、文化和通信多種學科的獨特方法,基於水具有的普遍性本質,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合作年』自然而然的會包含並觸及到這些面向。

另外
聯合國水組織與教科文組織在最近的聯合國永續性發展會議(里約+20,也公佈了2013年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合作年的新標誌,為2013年的主題提前揭幕。

這個主題的目的是希望在增加水資源合作的可能性上,以及面對水資源的取得
分配和服務需求逐漸增加所隨之而來水資源管理的挑戰上,都能有更高的體認。今年將強調水資源合作倡議的成功經歷,以及確認水的教育外交跨界水管理融資合作國家與國際法律框架,以及與千禧年發展目標的結合等迫切的議題這也提供了一個機會,去利用聯合國永續性發展會議(里約+20)所創造出來的動力,並支持去制定有助於發展真正永續水資源的新目標。

 

整年的主題活動將包括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的特色活動,以及世界各地的各種利益相關者所組織的其他活動。此類活動,將在相關領域,包括教育、文化、性別、科學、預防和解決衝突,以及倫理等各個層面尋求相關行動的發起。

 

資料來源:聯合國水資源組織

 

Read more

週日, 24 三月 2013

左鄰右舍逗陣來 環保福田用心耕

台中市南區最大型的環保教育站,今天正式啟用,當初這是一處廢棄的廠房,附近居民說,這裡變的好漂亮。
南區環保教育站熱鬧啟用,佔地180坪,這裡除了資源回收之外,還可以當成志工們共修,舉辦讀書會的場地,其實這裡之前是個廢棄的廠房,但師兄師姊同心協力,從整地灌漿,舖水泥,搭建鋼樑,都是自己來,還爬上屋頂更換石綿瓦,非常辛苦,但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環保教育站終於完工。

Read more

週五, 22 三月 2013

澳洲志工入苦難 直下承擔愛無懼

大愛感恩執行董事 李鼎銘(左一)與來自澳洲黃金海岸聯絡處的負責人吳照峰(中)一行七人合影留念,同時也感恩他們在澳洲積極推廣大愛感恩環保人文的意涵。在澳洲的黃金海岸,有一群約20人的慈濟志工團隊,秉持著「做善事不能少我一人」的精神,以自己的力量一步一腳印,胼手胝足,積極配合在社區內推動環保、教學、愛灑與素食推廣,默默地推動著環保與人文, 吳照峰師姊感恩地說: 當經歷災難時,一定要強過災難的願力,而且必然昇起直下無悔的承擔,方能將慈濟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傳播出去,尤其在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異鄉社群。因此,大愛感恩科技把握澳洲志工回台尋根的好因緣,特別在3月22日邀請慈濟黃金海岸聯絡處的負責人 照峰師姊與志工團隊前來分享在澳洲推動環保人文的心路歷程。

澳洲師兄姊透過影片,分享慈濟志工為澳洲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SES)舉辦的感恩茶會,感恩他們過在災難發生的瞬間都義不容辭地前往第一現場救災,讚揚其大智、大勇的大無畏精神。茶會上,不僅提供了美味的素食料理,志工們更以感恩的心,奉上了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圍巾,希望他們未來在工作的時候,也能過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心與祝福,就連市長 保羅(Paul Pisasale),也親自代言大愛感恩的產品,向眾人介紹其背後的意涵,除了在政府機關推廣環保人文外,慈濟志工們更走入校園,從一開始的彎腰做環保,到後來成功走入伊普市高中的學生生活,教導他們愛惜資源,守護地球。也正因為這數年來不間斷的無私付出與關愛,不僅獲得昆士蘭伊普市(Ipswich)當地居民的認同,同時也得到市政府的肯定,下個階段他們更要將  上人的大愛與法脈,藉由公部門傳入軍警界。

所謂「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如今慈濟志工在澳洲推動環保人文的概念能夠結合政府的力量,都是志工們自2011年澳洲大水患之後,長期以來用心用愛陪伴的結果。

照峰師姊分享在澳洲推廣慈濟難行能行的歷程,秉持著仁者無敵、勇者無懼的堅定信念,以  證嚴法師的法與智慧,成功地將慈濟大愛一點一滴在澳洲鋪路。照峰師姊鏗鏘有力、激昂的表示,他們是大愛感恩科技的見證,深以大愛感恩科技為榮,大愛感恩科技是慈濟強大的後盾,除了將投資盈餘完全回饋慈濟基金會,更全心守護著大地,這些匯聚眾人的愛所交織成的環保織品,及時發揮膚慰人心的力量,不僅感動、折服澳洲人,更促使澳洲慈濟志工與當地民眾的關係更緊密合和,而這些環保織品及環保教育正在澳洲持續蔓延發酵,帶動大家落實生活環保、心靈環保。

照峰師姊期勉同仁,環保是全世界的主流,大愛感恩科技是救地球護眾生的大業,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福田,所以一定要把握這八正道中「正業」、「正命」的福德因緣,在職志上發揮良能、勤耕福田。這樣的海外志工的心靈分享,同仁們著實感動於這群海外菩薩篳路藍縷的艱辛,其守護志業的精神並於無形中成就安邦定國的力量與勇氣,更給予大愛同仁實質的鼓勵,期許大愛感恩科技這個扮演掘井人的愛心平台,發揮大愛與大善的力量,接引更多的人加入,並讓美善的足跡能夠遍佈世界各角落。
吳照峰師姐生動的分享在澳洲推廣環保人文的歷程,並以靜思語「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勉勵在場的每一位,讓在場聆聽的同仁們感動於這群海外菩薩篳路藍縷的艱辛,並效法其守護志業的精神與勇氣。
 

Read more

大愛感恩科技 進駐企業推廣理念

 
高雄一家環保設備公司,平常就有很多境外觀光團前往參訪,董事長林文章自己本身是慈濟人,因為認同寶特瓶回收製成衣服,於是他特地把公司的展示廳,用來展示環 Read more

週三, 20 三月 2013

2013 Earth Hour I Will , If You Will.

Multithumb found errors on this page: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var/www/html/1/daait/images/news3/logoeh2013_poster_templates.jpg

logoeh2013_poster_templates.jpg怎麼響應Earth Hour?
2013年3月23日晚上八點半無論你在何處,一起邀約身邊的夥伴,響應關燈一小時!

關於Earth Hour
2007年,受全球氣候暖化影響,造成澳洲地區的降雨創下歷史新低,是澳洲史上最乾旱的一年,而且是持續第5年的乾旱。連續的乾旱,已使得澳洲的農產--棉花產量減少,連同最大城市--雪梨的有效蓄水量也大量降低。民生跟產業的需求已經到了危急的地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始在雪梨發起"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的活動,呼籲當地的人們都必須重視此一事實,而且採取立即的行動。2007年的3月31日當天晚間,整個雪梨除了街道以外,其餘建築物、商店關上電燈,共同為了減少溫室氣體而努力。

官方網站:

http://earthhour.org/page/get-involved/campaign_posters

Earth Hour 2013 Official Video:

Read more

週一, 18 三月 2013

落實減碳譽國際 APEC高峰會議彰顯愛

Multithumb found errors on this page: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var/www/html/1/daait/images/_d7h1312.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var/www/html/1/daait/images/avl_7385-1.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var/www/html/1/daait/images/avl_7385-2.jpg

APEC第36屆中小企業工作小組會議3月12日於菲律賓馬尼拉盛大舉行,我國由經濟部率團參加,參與「APEC碳標章」研討會。「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 APEC)推動之合作領域從貿易暨投資、經濟技術合作(ECOTECH)領域擴增至影響區域經濟之重要新興議題,例如: 減緩氣候變遷,涵蓋中小企業合作、能源效率、及糧食安全等領域之落實與改革等。APEC第36屆中小企業工作小組會議日前於菲律賓馬尼拉盛大舉行,我國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林副處長 美雪率團參加,大愛感恩科技深感榮幸,是獲得政府力邀的唯一國家產業代表,由我司研發部協理 洪碩廷博士代表台灣參與此次盛會。會中,大愛感恩科技分享如何利用創新技術將回收物品再利用,生產相關環保織品等,獲得與會者一致認同與肯定。

大愛代表台灣產業與APEC各國於環保創新研發等議題上意見交流,以增進國與國各會員體的學習與合作,有效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APEC碳標章」研討會與會代表: 英國(左上順時針起)、泰國、韓國、日本、印尼、俄羅斯、新加坡以及美國與越南代表等。APEC為亞太地區機制最完善、層級最高的經濟合作組織,各國對於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將碳足跡真正從源頭開始落實,感動之於也紛紛對於其環保理念表達支持。洪博士有感而發表示:「感恩經濟部給予機會能夠參與國際高峰會議,藉由此次會議看到看到APEC各經濟體及英國在節能減碳議題上所做的努力,以及能和世界各國代表分享交流並了解到各經濟體節能減碳的應用與實踐,啟發我司在碳足跡與能源開發上的新思維。」相信經過APEC碳標章研討會,大愛感恩科技在碳足跡的實行上和環保理念的堅持上已經獲得各國代表的支持。未來大愛感恩科技也將配合政府,持續致力於環保產業科技研發,協助APEC在環保創新研發等具優勢的領域中作出貢獻,以增進國與國各會員體的互動及交流,有效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大愛感恩科技 洪碩廷博士,代表台灣產業出席「APEC碳標章」研討會,分享如何利用創新技術將回收物品再利用。「環保、科技、人文、回饋」是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大愛品牌以環保為使命,為節能減碳盡最大努力並徹底落實,善盡世界公民的角色,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令我司與會者相當感動的是: 研討會後與餐敘期間,日本代表山岸健博士兩度特地前來致意,對於2011年日本大海嘯後,台灣給予日本最大的關懷以及幫助深表感謝,尤其慈濟的灰色賑災毛毯與 證嚴上人書箴,及時且持續地幫助了無數受災的日本居民,使其安頓身心,更以人道救援彰顯美善,這段台、日學者在他鄉的良好互動,延續這份愛的循環,  證嚴上人領著慈濟人參與國際賑災,不僅彰顯了人性中的善良,更著實將佛法入世的愛與慈悲,推向國際經濟、社會平台。由此結下的善緣,也使台灣在有形及無形之中得到更多國外朋友的助力,算是另一種隱性的國民外交。

Read more

用心環保愛接力 承擔使命護大地

鳳山聯絡處的大愛感恩服務據點是由慈濟志工自願承擔的推廣點,志工們與大愛感恩執行董事 李鼎銘(下排左一),正以「愛與使命」寫歷史,也藉此落實  證嚴上人 “ 續物命, 造福慧 ” 的環保人文。(攝影:陳延盛)大愛感恩科技在大家努力默默地耕耘,現在全台共有50多個實體通路據點,其中有些服務站更是由社區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自願承擔肩負起推廣環保人文的使命。在高雄的鳳山聯絡處就是其中一個由慈濟志工自願承擔的推廣點,而且也是大愛感恩第一個由志工團隊自發性每天輪班推廣的服務據點,這其實也根源於大愛的企業核心價值「愛心接力」之實踐,慈濟自  證嚴上人鼓勵人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迄今已有23年,力行環保資源回收的環保菩薩也已增至76,000多名,更為台灣紀錄一場最美的綠色寧靜革命。

鳳山聯絡處的大愛感恩服務據點成立後志工們皆深深感受到  證嚴上人欲延續物命、守護大地的「心」環保運動,也深知要有實際行動落實才能接力這份使命,不只在社區大力推廣環保,更積極地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因此鳳山聯絡處的服務據點從早期只有4位慈濟志工承擔推廣,至今已經逐步發展成是一個約有20位志工的團隊。為了能夠更加精進,鳳山聯絡處的人文推廣窗口楊師姊也藉由人文推廣志工精進分享的機會特別邀約了大愛感恩執行董事 李鼎銘以「愛與使命」為主軸,與鳳山地區的人文推廣志工團隊共同分享投入慈濟的因緣及喜悅。

一句「對的事,做就對了!」成為推廣的志工們的無私付出的動力,金英師姊分享:「感恩有大愛感恩科技這個無私的平台,可以讓大家愛心接力並為社會奉獻。」一句簡單的「感恩」,給予大愛感恩科技莫大的鼓勵與肯定,更期許透過這些推廣志工的努力,散播美善的種子,讓延續物命與愛惜地球資源的精神遍佈各角落,深入人們的生活中。就是有這群慈濟環保菩薩,手牽手、心連心承傳使命,如螞蟻雄兵般地不斷實踐,方能將台灣的環保志業做出引領社會風氣並受國際矚目的成果,大愛與社區志工們,正以「愛與使命」寫歷史,也藉此落實 證嚴上人 “ 續物命, 造福慧 ” 的環保人文理念。

Read more

塑膠瓶罐變身陀螺 環保驚喜創意

77歲的謝全七,十多年前從中華電信退休後,一次買陀螺給孫子的因緣,激發他開發環保陀螺的想法,廢棄的塑膠碗甚至化妝瓶空盒等等,經過他的創作,都能化身為環保陀螺,他還因此經常受邀請到學校教學。

Read more

週日, 17 三月 2013

慈濟海運毛毯 送愛到南非

台北大安區慈濟志工在內湖聯絡處,忙著裝運貨櫃,要將兩萬四千四百條毛毯,以海運方式送往南非德本及開普敦,希望趕在南半球進入冬季之前,讓台灣人的愛心,透過冬令發放,溫暖南非民眾的心。

Read more

環保教育站啟用 廣邀鄰居結好緣

彰化和美的環保教育站歷時兩年的時間,終於在三月份完工,這一處環保站,從架鋼梁,鋪水泥,疊磚塊,從無到有,都由慈濟志工們獨立完成,過程很辛苦,但大家無私的奉獻,終於完工,啟用典禮非常熱鬧,志工們敦親睦鄰,分送橘子給鄰居,象徵大吉大利,並且邀請大家常到環保站作客

Read more

週五, 15 三月 2013

齊心『拾福』你我他 落實責任日不落

圖說:興采實業同仁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震撼教育。大愛感恩科技由五位承擔社會責任的實業家,共同出資成立,自公司成立以來,已經成為環保教育、活動、分享、展覽等推廣的綠色愛心指標與平台,以2012年為例,309場的環保分享活動與57場的展覽推廣,可說是一年365日不空過,在在落實慈濟環保教育與環保人文精神,不但主動會走出去分享,也因為分享而將人帶進來。
   邀請產、官、學界造訪慈濟環保站,透過實作,透過分享來了解大愛的環保、科技與人文。接連幾天的陰雨,陽光在週末露出了曙光,3月9日興采實業年度教育課程安排前往慈濟位於內湖的環保教育園區,進行半天的感動教育與參訪,一方面充實員工的知識,一方面藉此提升員工的社會責任。透過參訪同時也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落實教育,將拾得的「資源變黃金」,進而「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雖然部分員工曾經參訪過內湖環保教育園區,但年度舉辦的環保教育課程還是讓大家驚喜萬分。環保站貫徹紙類、瓶罐、玻璃、塑膠的分類與回收、拆解區電器用品回收與惜福屋再利用,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小步,都啟發著參訪的同仁。他們很難想像平時隨手一扔的空寶特瓶,竟能轉化成國內外救援用的環保毛毯、衣物以及實用的環保織品,對於內湖環保教育園區把每一個資源回收做的如此徹底,無不表達讚嘆和欽佩。環保實做更讓大家體恤到環保菩薩平日作資源回收的辛苦,更反思自己在無形中消費與生活習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與負擔,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帶領大家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和環保的重要性,也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對於自己能在如此有環保意識的公司裡就業,深感幸福與珍惜。《靜思語》中『你丟我撿,丟者消福,撿者拾福』的概念,透過解說的過程,相信已烙印在參訪者的心中。
   除了開發環保布料製成服飾、生活織品外,大愛更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導入環保理念於生產中,興采實業亦是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廠商之一,在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深感:『身為此愛心平台接力的一環,亦感幸福與珍惜』。半天的活動下來,深刻體會到社會公民力量,大至國家的力量,其根源都源自於每個人發心來做,許多員工們都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此趟參訪真的不虛此行。興采實業副總 賴美惠也藉此勉勵同仁:「希望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做環保的手、是最美的手。」希望每個人從此時此刻起,皆能捲起衣袖,從日常生活中確實做好環保,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青山綠水,許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圖說:興采實業副總賴美惠勉勵同仁:「希望大家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










Read more

齊心『拾福』你我他 落實責任日不落 (2)

圖說:興采實業同仁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震撼教育。大愛感恩科技由五位承擔社會責任的實業家,共同出資成立,自公司成立以來,已經成為環保教育、活動、分享、展覽等推廣的綠色愛心指標與平台,以2012年為例,309場的環保分享活動與57場的展覽推廣,可說是一年365日不空過,在在落實慈濟環保教育與環保人文精神,不但主動會走出去分享,也因為分享而將人帶進來。
   邀請產、官、學界造訪慈濟環保站,透過實作,透過分享來了解大愛的環保、科技與人文。接連幾天的陰雨,陽光在週末露出了曙光,3月9日興采實業年度教育課程安排前往慈濟位於內湖的環保教育園區,進行半天的感動教育與參訪,一方面充實員工的知識,一方面藉此提升員工的社會責任。透過參訪同時也親眼見證慈濟志工無給職,放下身段,看似長期與垃圾為伍,卻是『拾福』的環保落實教育,將拾得的「資源變黃金」,進而「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雖然部分員工曾經參訪過內湖環保教育園區,但年度舉辦的環保教育課程還是讓大家驚喜萬分。環保站貫徹紙類、瓶罐、玻璃、塑膠的分類與回收、拆解區電器用品回收與惜福屋再利用,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小步,都啟發著參訪的同仁。他們很難想像平時隨手一扔的空寶特瓶,竟能轉化成國內外救援用的環保毛毯、衣物以及實用的環保織品,對於內湖環保教育園區把每一個資源回收做的如此徹底,無不表達讚嘆和欽佩。環保實做更讓大家體恤到環保菩薩平日作資源回收的辛苦,更反思自己在無形中消費與生活習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與負擔,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帶領大家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和環保的重要性,也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對於自己能在如此有環保意識的公司裡就業,深感幸福與珍惜。《靜思語》中『你丟我撿,丟者消福,撿者拾福』的概念,透過解說的過程,相信已烙印在參訪者的心中。
   除了開發環保布料製成服飾、生活織品外,大愛更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導入環保理念於生產中,興采實業亦是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廠商之一,在大愛感恩科技協理 珊明師兄幽默風趣且專業的分享下,讓在場的興采實業員工們深感:『身為此愛心平台接力的一環,亦感幸福與珍惜』。半天的活動下來,深刻體會到社會公民力量,大至國家的力量,其根源都源自於每個人發心來做,許多員工們都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此趟參訪真的不虛此行。興采實業副總 賴美惠也藉此勉勵同仁:「希望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做環保的手、是最美的手。」希望每個人從此時此刻起,皆能捲起衣袖,從日常生活中確實做好環保,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青山綠水,許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圖說:興采實業副總賴美惠勉勵同仁:「希望大家此次的教育課程不只是感動,更要化感動為行動,一起為地球付出一己之力。」










Read more

週四, 14 三月 2013

不染整.少花色 有機服飾市占率低

為了穿上美麗的衣服,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汙染的河川?中毒的水庫?還是下一代的未來? 就算我們買回家的新衣服,都記得多洗幾次,也只是換個方式,把這些物質排放到水裡而已。我們除了可以少買、少穿,不追逐流行,不妨考慮二手衣,或者是其他選擇,像是有機棉,價錢並不貴,一件T恤四、五百元。

Read more

職志合一耕福田 南非送愛聚善念

圖說:挑燈夜戰愛心接力,大愛同仁與社區志工在約一小時多的時間完成了四個40呎大貨櫃的裝櫃,將近兩萬五千條南半球冬令發放毛毯整齊迅速地裝入貨櫃,將愛送到南非。3月北半球的台灣春暖花開,迎接溫馨的暖陽,而南半球的季節卻恰恰相反,正準備面臨嚴峻寒冷的秋冬,慈濟人一如往年的忙碌,展開南半球冬令支援的準備工作。配合慈濟基金會在6月份的南非冬令發放需求,3月11日這一天,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與慈濟志工齊動員,共同前來耕種福田,把眾人的愛心運到南非的開普敦市及德本。4個海運貨櫃早已等候在台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合和互協的志工們,抓緊下班後的時間,全為了這飄洋過海的愛心接力,「有願放在心裡,如果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平日於志業體內工作的願,藉由參與社區活動力行,護持慈濟四大志業。

晚上七時,內湖環保園區內,卻燈火通明,40多位的慈濟志工齊聚一堂,要把將近兩萬五千條的灰色賑災毛毯分裝入4大貨櫃中,運到南非作為冬令發放的物資。因大愛感恩科技與灰色賑災毛毯有很深的淵源,因此也特別鼓勵公司同仁前來協助。秉持著職志合一的精神,共有9位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在下班後主動前來,與慈濟志工們一起將賑災毛毯裝櫃。在資深的慈濟志工  梁連登師兄的指揮下,大家合和互協,分成四小組進行裝櫃。不少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都是第一次參與裝櫃,其中大愛感恩的同仁  益誠師兄分享說:「這是難得的因緣,有時間當然就要來參與,也希望這些毛毯能夠成為南非居民溫暖的依靠,當然還是希望天下能夠無災無難。」

圖說:秉持著「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與職志合一」的精神,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與慈濟志工們把握好因緣耕種福田,珍惜每一個付出的機會,讓每一條灰色毛毯、每份物資都充滿了愛與祝福。另外,還有一位同仁不只是自己把握因緣前來耕種福田,就連自己的姐姐也一同前來支援,明瑩師姐表示:「  上人所傳的法這麼好,深切的悲憫裡,有對世人實踐中的愛,因為見到親人屢屢忙於家庭與事業,無法參與國內外賑災親力親為的工作,希望親人亦能把握機會,常養慈悲慧命」 姐姐幸如感動地說:「有緣參與大愛與內湖園區賑災毛毯裝櫃工作,見證到大愛同仁與社區志工在約一小時多的時間完成了四個40呎大貨櫃的工作,將近兩萬五千條南非冬令發放毛毯整齊迅速地裝入貨櫃,更見識到慈濟志、職工們的專業與效率。」曾經多次參與國際勸募,「但此次最為感動,因為身體力行。」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發揮職志合一的精神,把握每一個付出的機會,讓每一條灰色毛毯、每份物資都充滿了愛與祝福。地球村之下世界之大,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少數人力量微薄,匯聚眾人力量便能真正幫助苦難人,2013年這個寒冬,南非賴索托、邊境的雷迪布蘭、山城塔巴翠烏等幅員遼闊卻無法令人豐衣足食的村落,將因這分遠度重洋的愛心物資而受到鼓舞,祈求南非居民能夠平安健康,身心安頓,並感受到全球這份眾志成城的善與愛。

Read more

週三, 13 三月 2013

壬基酚合法排放? 南崁溪成泡泡川

台灣用水告急,除了缺水之外,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水源汙染,今天新衣的秘密,要帶您走訪桃園南崁溪,沿岸的染整業者持續排放廢水,這些水都含有環境荷爾蒙壬基酚,如果依照法規來看,他們是合法排放,因為壬基酚不在廢水管制的範圍內,只不過壬基酚進入人體,會造成性別變異,是不爭的事實,還有一個數據告訴您,每製造一公噸的衣服,至少要污染兩百公噸的水,在缺水的台灣,這樣的代價,我們實在承受不起。

Read more

全球暖化升溫 旱澇趨兩極化

全球氣候變遷,又多了一項確切的研究報告證實,而且是來自於台灣。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搜集了三十多年來,全球降雨量變化,發現「乾區、乾季」越乾,而「濕區、濕季」越濕。主要是因為暖化,增加了大氣中水氣的含量,讓全球的「水循環」加劇。有別於以往電腦模擬,這項實際觀測研究,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網站與月刊。

Read more

週二, 12 三月 2013

澳洲國慶推環保 市長議員誠見證

圖說:澳洲伊普市與慈濟的情分緣起於2011年的澳洲水患,保羅市長深受慈濟志工救災與關懷所感動,2012年特地來到台灣花蓮親自感謝  證嚴法師(保羅-左6/市議員雪洛-右7),也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影像來源:擷取自大愛電視台)伊普市(Ipswich)與慈濟的緣分牽起於2011年的澳洲水患,今年在澳州國慶日,昆士蘭伊普市政府特別頒發獎牌,肯定對社區有貢獻的民眾與團體,並由黃金海岸慈濟志工代表 照峰師姊上台領獎,市長 保羅(Paul Pisasale)更是邀請台下所有慈濟志工一起上台,共同分享這份榮耀,對於慈濟志工在當地的付出與關懷給予了最大的肯定與鼓勵。不僅如此,當天保羅市長與市議員 雪洛(Cr Cheryl Bromage)所穿的服裝,皆是出自於大愛感恩科技2013年台灣精品獎傳薪系列環保織品。保羅市長與雪洛市議員的環保服飾備受矚目,並誠懇介紹身上所穿著的環保服飾,因此成為活動現場的另一焦點,讓在場的嘉賓們也都驚嘆不已,儼然成了大愛最佳見證與代言。

對於當年黃金海岸的慈濟志工刻不容緩前往伊普市全力救災,保羅市長深受感動,因此在去年2012年底與市議員雪洛特別來台親自感謝  證嚴上人。也藉此機會更進一步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其中對於環保菩薩無私的付出更是印象深刻。適逢大愛感恩科技台北紡織展,保羅市長與雪洛市議員也前往共相盛舉,不僅深化對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的認同,更對於由回收飲用水瓶製成的環保紡織品與傳薪系列服飾讚嘆不已,於是決議在今年隆重的國慶活動中,穿著這件包含了環保菩薩滿滿愛心的環保服飾,藉此鼓勵眾人一起做環保,並見證這份台灣獨有的環保精品。

圖說:澳洲昆士蘭伊普市市長 保羅(右)與市議員 雪洛(左)在出席國慶日的活動中身穿由大愛感恩科技製作的傳新系列服飾,即儉樸又端莊,正如同證嚴法師所說:「所謂穿衣有道,『服』就是『福』,穿衣要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要穿出對自己的祝福。」(圖片來源:慈濟澳洲黃金海岸聯絡處提供)大愛感恩科技期許藉由環保織品「淨化大地」,所以堅持最不傷害地球的環保製程,因此服飾沒有般絢爛奪目的色彩,簡單的基本色,樸實無華,卻讓人覺得清朗自然。國慶日的活動中,兩位澳洲的貴賓一身端莊儉樸的服裝,不僅僅穿出了對別人與自己的尊重,更是穿出了對大地的祝福。希冀透過他們身體力行的宣導環保與代言,發揮環保教育的影響力,在眾人的心中埋下善根,讓澳洲與伊普市在未來的日子,處處都能見到愛的循環與環保的足跡。

Read more

穿梭市場做回收 福田就在巷弄間

人生轉變有很多境遇!高齡83歲的賴蔡菊,年輕時是個注重外表打扮到處遊山玩水的家庭主婦,別人羨慕的生活 賴蔡菊卻找不到人生意義,儘管有助人的心念卻無所適從。直到20年前聽聞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幫助苦難眾生,蔡菊阿嬤找到方向將感動化做行動,如今一身樸實彎腰做回收的身影,外人看似辛勞疲憊,也曾被家人誤解,但老人家堅持心念,把握能做就是福的分秒。

Read more

新衣含有毒物質 洗過再穿較安全

不管衣服有沒有牌子,價錢貴或便宜,我們都很難判斷,上面到底有沒有殘留有毒的化學物質。台灣現在七成以上成衣,都是從工資低廉的亞洲進口,品質由誰把關?我們的記者在批發市場,隨機購買了五件,分別產自中國大陸以及韓國的衣服,有外套、褲子、長短袖的T恤,經過實驗室檢測,這五件或多或少,都殘留列管的環境荷爾蒙壬基酚、還有DEHP、DINP塑化劑等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成分雖然不會經由皮膚吸收,但是最後恐怕全數都會進入我們的環境;而且我們也沒有法規強制管制,在一般進口的紡織品上,不能殘留這些物質。 Read more

2013, 4/12, 慈濟大學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

【活動名稱】慈濟大學校園徵才就博會
【活動時間】2013/4/12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校本部圖書館中庭(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相關心聞:慈大就業博覽會 積極使命責任心

Read more

週一, 11 三月 2013

內在美綠色風潮 安全無染行國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經過德國萊因TÜV再生材質驗證,以及台灣環保署環保再生聚酯纖維P.O.Y及D.T.Y的認證,更通過SGS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完全未檢測出重金屬、塑化劑等,不僅友善大地,對人體百分之百安全無虞。
隨著民眾環保意識的逐漸提高,就連女性貼身內衣領域也掀起了一陣綠色環保的風潮,大愛感恩科技擴大織品領域,與兩岸廠商合作,利用環保大愛紗製作一系列環保無染貼身系列產品,並在著名國際展覽進行展示,反應熱烈,甚至吸引不少歐洲廠商詢問合作的可能性!主要產品為高透氣三層布、高針密精緻布與其獨特的創意設計。合作夥伴都是歐美著名的內衣品牌商,包括美國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 Secret)、德國黛安芬(Triumph)、與法國仙黛爾(Chantelle)等。

近年來環保的議題從食、衣、住、行不斷的被提出與重視,然而,由回收飲用水瓶製成的環保貼身衣物並不普遍,尤其是製成內衣,不管是品牌商、客戶或是消費者仍有一定的疑慮,其實消費者需要被教育,改變既有的習慣與認知。因回收再製的貼身紡織品,在國外仍然是一項新穎的技術,而大愛感恩科技經過德國萊因TÜV再生材質驗證,以及台灣環保署環保再生聚酯纖維P.O.Y及D.T.Y的認證,更通過SGS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完全未檢測出重金屬、塑化劑等,不僅友善大地,對人體百分之百安全無虞,因此可以在產品上吊掛辨別度較高的國際環保認證標章,提高消費者對品牌與產品的可信度。

貼身衣物的服裝設計,關係著材料、服裝力學、人體功學與造型美學等多種綜合圖說:在國外推廣由寶特瓶製成的內衣時,也不忘告知大眾使用回收紡製品對於環境友善的程度,發揮自身的影響力,教育消費者「環保大愛紗」無染色、無漂白的材質處理過程,減少碳足跡的排放,也大量減少紡織界染色過程大量水、電、石油等自然資源浪費。的專業,由於合作廠商發揮專業良能,深知貼身衣物的重要性,更致力於創新材質的運用,除保留聚酯纖維,疏濕、透氣、易清洗的特質,更重要的是「環保大愛紗」無染色、無漂白的材質處理過程,減少碳足跡的排放,也大量減少紡織界染色過程大量水、電、石油等自然資源浪費。保留飲用水瓶原色色紗織造出蘋果綠(apple green)與象牙白(ivory white)兩種無添加為訴求的環保內衣,考量健康、機能、環保並重的需求,讓女性消費者輕鬆無負擔地享受內在美,同時正以行動實踐環保。

相較於一般市面上所見的內衣,由合作廠商打造的品牌內衣從材質與結構上都有差異,運用回收飲用水瓶之聚酯纖維(RE-PET)為材質加上環保成品布,組成纖維具十字斷面形狀,可迅速將肌膚濕氣、汗水,藉由纖維4個溝漕,迅速排出體外。更以三明治高科技工法與技術,將材質改良成更輕巧且透氣功能極佳的結構,讓穿著上能夠更舒適;由於十字斷面構造,纖維直接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降低,使得貼身衣物相對上疏濕、透氣、排汗而且觸感較為柔軟。,大愛感恩科技結合理念相契的合作夥伴,運用彼此的專業與影響力,讓內衣業掀起綠色環保風潮,以環保為主軸線,帶動高雅、簡約、舒適,不受流行趨勢左右的「貼身」設計。

Read more

新衣光鮮漂亮?小心殘留有毒物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生產800億件服裝,相當於地球上的每個人,每年會增加11件,它們幾乎都是在第三世界,或開發中國家來製造,台灣有七成以上成衣,來自中國大陸、韓國、以及東南亞,或其他開發中國家。去年底,環保團體抽查了二十個品牌成衣,竟然發現六成以上,竟然都帶有壬基酚、塑化劑等有毒化學物質、甚至是會釋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但其實這些個案都不是特例。 Read more

週六, 09 三月 2013

大愛服儀人文美 感念親恩護大地

圖說:大愛感恩的傳薪系列以「甕」為設計概念,外行圓融,內藏儉樸。 十年前,在台灣慈濟志工的協助下,菲律賓慈濟人首度把《父母恩重難報經》搬上舞台公演;十年後,美善的力量已經在菲律賓生根發芽,由菲律賓的慈濟人自行規劃與承擔,再度把這部孝道經典以音樂手語劇的方式呈現,跨過語言與宗教的障礙,讓當地的民眾皆感動不已。

為了成就這場演出,藉由入經藏的因緣入法入心,由心靈環保開始,學習珍惜與感恩大地的資源。為了讓演出能夠盡善盡美,菲律賓的慈濟人特別使用大愛感恩科技的傳薪系列中的服飾作為音樂劇演繹服裝,以實際行動把環保落實在活動中。

傳薪系列的服飾設計以「甕」為靈感,是早期台灣女性醃製蔬果的器皿。設計師藉由「甕」的外型傳達「儉樸」與「續物命 造福慧」的意涵。藉由高雅儉約的中國風服飾,把演出者內在的自然氣質和修為襯托出來,煥發出歷久彌新的服儀人文之美,讓整個演出更為端莊優雅。

大愛感恩科技的傳薪服飾皆是使用100%環保回收再生材質無後染,節能減碳並結水,徹底實踐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精神,並在今年初榮獲了由台灣經濟部國貿局所頒發的「2013台灣精品獎」,成為台灣人心目中的精品之一。「台灣精品獎」是台灣人心中「精品」獎項的首驅指標,其核心精神為研發、設計、品質、行銷四項為基礎,另以創新價值為貫穿之重要指標。

圖說:100%以大愛環保再生布料無後染,造型簡約,散發清逸婉約的衣著之美,讓整個演出更為端莊。就如同 證嚴法師所說,「修行,主要是『修心於內而顯於外』。心在內沒人看得見,惟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大愛感恩科技將全省環保菩薩回收的一號飲用水瓶,轉換成一絲一縷的環保服飾,在細節中展現由內而外的禮儀風度,設計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人文服儀之美,讓穿衣服的人不僅穿出對他人與他人的尊重,更傳遞了愛護地球的觀念。

Read more

百歲高齡環保嬤 愛惜物命成風氣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台中市大里區的中新社區居民,更幸運的,擁有一位103歲高齡的環保阿嬤。曾江阿鳳阿嬤,不但是社區的環保義工,幫忙住戶分類做環保,還把廢棄的廣告紙製成紙做的垃圾桶,愛惜物命。阿嬤活到老,做到老的行為,感動了街坊鄰居,帶動當地環保風氣。

Read more

週五, 08 三月 2013

寸土寸金商業區 回收綠金變愛心

上海市寸土寸金,慈濟志工推動環保,得到認同,在虹口區商業大樓的大廳設置環保點,半年下來,有公司會主動提供資源,前來協助的社區志工也越來越多,在過年後,時間更是由一個月一次增加為一個月二次。

Read more

貧民社區垃圾多 回收淨地也淨心

印尼雅加達慈濟志工推動社區環保,從自己做起,現在更帶動左鄰右舍一起響應。尤其在年初水患過後,慈濟推動環保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越來越多社區設置環保點,因此社區環境也越來越好。

Read more

承擔大愛的善緣 實業家的社會責任

圖說:鼎銘師兄分享「實業家的社會責任」,藉由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拋磚引玉,呼籲更多社會菁英及實業家志工,共同成為掘井人。    「實質且腳踏實地利益人群、做公益,互相激勵,做為一位富中貴人。」是    證嚴上人對於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學員所做的期許。每年一次的營隊秉持著「教富濟貧、濟貧教富」之理念,期待能為這群帶動社會經濟脈絡的實業家開啟一扇方便法門。慈濟志業超越種族、國界,以及宗教信仰,此次參與的學員八方雲集,分別有來自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澳洲、中國大陸、臺灣等七個國家,共661位的實業家,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以多元化的方式烙印於學員的心中。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鼎銘師兄,以實業家及慈濟志工身份應邀出席分享,以「實業家的社會責任」為題,參與慈濟到全身投入慈濟公益企業的心路歷程。  因為加入慈濟得以發揮良能,由企業轉志業,與其他四位慈濟實業家志工創立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推廣環保科技織品守護地球,擔起掘井人的角色。 

品德典範  傳家之寶
   鼎銘師兄的父親是影響他一生最深的長者。分享的一開始,鼎銘師兄便以父親的故事描繪他心中的品德典範。鼎銘師兄的父親李宗吉菩薩是位發願一生追隨 證嚴上人,從一而終的實業家,短短的影片分享了十年前大愛電視台拍攝的「望海」,父親的故事,一位自幼失學的年輕學子,如何於逆境中逆爭上游成就事業,加入慈濟後,更終生護持慈濟志業。父親為人謙和、奉獻大愛,從小受到父親身教的影響,鼎銘師兄學習著孝順與勤儉克己的家風,他堅信品德身教這是留給後輩最無價的寶。 也分享著兒子願追隨自己的腳步參與培訓,立願成為授證委員,他感恩的說道,這就是最好的傳承。

圖說: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凝聚了七個國家六百多名社會菁英及實業家志工,期盼帶動更多實業家志工,善盡實業家的社會責任。
對的事情  做就對了
   鼎銘師兄秉持父親的一念心跟隨  證嚴上人,對於護持慈濟志業,做  證嚴上人所期望做的事,從來都是不遺餘力。1990年  證嚴上人提倡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為了積極推廣「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人文教育理念,同時也為了護持慈濟四大志業,「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的五位實業家志工在  證嚴上人慈準下合力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益企業,整合/購買全省環保菩薩回收的飲用水寶特瓶,結合有愛心專業的實業家運用科技製成各項環保產品,讓這些物命展現愛的光輝。並且將投資及盈餘完全捐為慈濟基金會做慈善、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

一生無量  無量一生
   鼎銘師兄也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巴菲特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為例,分享這位大企業家所領悟到的智慧。「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在日不落的慈濟世界中,不只是慈善志業,四大八法都需要每一個人的投入與護持。藉由大愛感恩科技平台, 從實業家志工捐資發起、環保菩薩無私付出到合作夥伴的愛心/專業接力,再藉由慈濟回饋社會,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從一生百千萬,一生無量帶動更多善的種子投入環保志業,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Read more

週四, 07 三月 2013

逛燈會 老少盡興而歸

大愛感恩科技設攤於舞臺邊,精緻的再生產品吸引老少駐足。[攝影者:吳文仁]二月二十七日,華燈初上之際,洗盡塵垢的春雨嘎然而止,一百多位慈濟志工聚集在圓山捷運站下,以嶄新的LED手持看板領頭出發,為愈夜愈美麗的燈節導入一道道清流。

儘管人潮川流,來自美國的馬學倩和夫婿,帶著四個如花燈般閃亮的洋娃娃逛花燈。很有環保概念的馬學倩,一方面融入臺灣的生活,讓孩子了解中國年節慶典的意涵,也藉由現場許多環保材料做出來的燈飾,讓孩子明白日常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以發揮大大的作用。

大愛感恩科技受邀設攤於舞臺邊,精緻的再生產品吸引許多人駐足。志工陳勝德手做精細小傢飾用品,更是吸睛的重點之一。當民眾得知眼前這些實用又環保的精美物品,全都來自回收的延續物命,無不讚歎連連,是手機、相機拍不停的目標之一。許多婆婆、媽媽對小巧可愛的嬰兒鞋、襪,驚訝於舒適的觸感,難以和硬梆梆的寶特瓶相連結。

帶著一雙兒女賞燈的盧媽媽郭兆敏,從小帶著曉書、曄書一起做垃圾分類,希望環保愛地球的觀念能深植孩子心中,更期待後代子孫還能有一個好環境。一家人在日星鑄字行的攤上,親子一起拓印、體會中國字的美妙後,看到慈濟攤位上的
超大竹筒,兩個孩子更是興緻盎然。每天都到場服務的志工吳錫富,秀出一疊靜思語卡片和他們玩抽抽樂,對於手中的高質感和靜思好話愛不釋手。
圖:會眾對小巧可愛的嬰兒鞋、襪很有興趣。且驚訝於舒適的觸感,難以和硬梆梆的寶特瓶相連結。[攝影者:陳信宏]
在原花博爭艷館裡,臺北霞海城隍廟是館區主軸,廟前舞臺定時有節目表演,提供民眾歇腳和觀賞。周圍設置中山、大同區各商圈、特色商業的宣導攤位。還有夜市攤商每天提供不同美食和大眾結緣。從知性的語言學習到品茗,傳統工藝到令人回味的童玩。

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疊、五搭胸、六拍手、七圍牆、八摸鼻、九揪耳、十拾起,數十年前環保又有趣的學童遊戲聲,再度於光鮮亮麗的花博爭艷館中傳唱開來……許多民眾湧進「童年嘉年會」玩紙陀螺、打彈珠、尪仔標,童年時期的歡樂又歷歷在眼前。

有些小朋友玩「抓米袋」,需要手、眼協調接米袋的古早童玩,還真需要多練習才可熟能生巧。站裡還安排童玩的DIY,讓民眾親手製作有成就感。一趟燈會之旅,知性、童玩、環保兼具,老少皆盡興而歸。
 
文章轉載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2013/02/27 |◎詹明珠、柯瑪琍/臺北市報導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1180:3DDB0482935414DC48257B200055E0FB&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 Read more

燈會說環保 臺北愛心傳永續

來賓對大愛感恩科技利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能製做出這樣實用的袋子很感興趣,端詳甚為仔細。[攝影者:謝木華]2013年2月24日是個難得放晴的好天氣,隨著華燈初上,一波波的賞燈人潮,由四面八方湧向燈會會場,摩肩接踵的讓人寸步難行,「人」反而成為燈會的主景,為春節增添幾許熱鬧喜氣。

在人聲鼎沸的爭豔館,由大愛感恩科技為宣導「環保」理念,所做的靜態展攤位,今晚由慈濟中山區志工負責介紹。展出的重點有:鼓勵大家不使用一次性的「免洗碗筷」,多使用方便攜帶的「環保碗筷」;還有運用科技,將回收的寶特瓶製成塑膠顆粒再抽紗,製造灰色毛毯、圍巾還有環保袋及嬰兒襪,也很吸引民眾的目光,停下腳步、仔細參觀。

志工陳勝隆匠心獨具,不論所創作精美的擺飾,或實用的藝術品,所有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利用環保回收物再製而成的,每每讓駐足的民眾讚歎,頻頻向勝隆詢問有在哪裡開班授課?大家也都想像他一樣發揮資源再利用的巧思。

家住六張犂的李玉霞女士,與慈濟結緣得很早,小時候,住花蓮的外婆每次都會去精舍購買慈濟手做蠟燭,因而知道慈濟。出社會工作,公司的老闆和老闆娘都是慈濟人,因為受他們的影響,玉霞落實環保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資源再利用,減少浪費地球的有限資源。

圖左 : 志工親切地請小朋友觸摸回收寶特瓶再製抽紗,並說明環保志工很用心的清潔回收瓶,才能織出好紗來做質感好的衣物、毛毯。[攝影者:謝木華]
住基隆的潘采頤和朋友搭捷運,看到臺北燈會就來湊熱鬧,一進會場被慈濟志工的身影吸引,所以停下腳步參觀,她對環保餐具情有獨鍾,當場請購一個回家,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她覺得環保不是口號,而是要由自身做起。

整個會場仿照早年農曆五月十三的「迎城隍爺」活動,除了有年輕人的陣頭扮相,還有教民眾親手做紙花燈,再由主持人帶大家去提燈籠,活動在八點準時結束。民眾紛紛散去,志工把握機會,鼓勵住六張犁的李玉霞等人,把握因緣來參加慈濟的任何活動,讓生活更充實,生命更有意義,做到幸福臺北人,環保永續傳。


撰文擷錄:慈濟全球社區網 ◎陳秋容/臺北市報導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1062:3F0F6CE534C3CA3548257B1D0035572F&catid=90:2009-12-21-02-51-46&Itemid=290

Read more

週三, 06 三月 2013

高齡90環保菩薩 樂在付出成典範

在新北市板橋區的環保志工洪火旺阿伯,今年已經高齡90歲,做起環保,可是比年輕人還有力。在環保站,洪阿伯專門挑要花費力氣的事情來做,對他來說心不累,身體就不會累。常常大家都回家了,還看見洪阿伯一個人默默的把事情做完。這種精神,令人欽佩。
Read more

在地蔬果少碳排 聰明節能護大地

珍惜食物,也要注意,您吃的食物,碳排放有多少呢?來看台南市政府,正在舉辦草莓季,慈濟志工把握因緣 特地規劃節能宣導,規廣環保知識。

Read more

大愛台忠實觀眾 銀髮夫妻入善門

一次收看大愛台,阮成財了解環保的重要,開始來環保站報到,雖然今年已經八十七歲,但阮成財與太太,從不缺席,甚至為了提升做環保效率,阮成財還到其他環保站參訪,將工具改良,加快救地球的腳步。
Read more

週二, 05 三月 2013

觀光區淨灘行 志工身影環保典範

澳洲一年一度的清潔日(3/3),在墨爾本的慈濟人參加了十幾年,今年依舊不缺席。大家從啟程就開始響應環保,一起搭乘大眾運輸系統,要到墨爾本著名的觀光景點”聖達基海灘”淨灘,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用自己的一分力量影響周遭人。

Read more

週一, 04 三月 2013

環保車參與遊行 身體力行護大地

菲律賓甲美地省卡莫納市,舉辦嘉年華慶典,今年第一次邀請慈濟志工參加,志工利用回收資源裝飾環保車,參加花車遊行,藉此宣導環保,同時也將從這個慶典之後,開始在卡莫納市的社區推動資源回收工作。

Read more

沙漠賭城菩提林 環保福田眾人耕

慈濟人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環保志業,2002年成立以來,從原來窄小的室內場所,擴展到室外一大片的停車場,能回收分類的資源也就更多了。

Read more

週日, 03 三月 2013

廢棄物化身飾品 拼湊藝術惜福心

2013台北燈節,今天是最後一天,如果民眾要去觀賞花燈,還可以到慈濟的攤位,有志工陳勝隆,用各種回收物做成的拼湊藝術。(3/2)

Read more

週六, 02 三月 2013

人文推廣心感恩 勇猛承擔志合一

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 李鼎銘在「第六聯區人文推廣志工聯誼感恩茶會」分享自己與慈濟因緣故事及承擔大愛感恩科技志工的心得,讓在場的每一位都因他付出無所求,勇猛精進的精神打動。為回饋與感恩社區志工們全年度的愛心付出,慈濟三大志業體-靜思書軒、經典人文雜誌、大愛感恩科技於2月24日在板橋園區聯合舉辦「第六聯區人文推廣志工聯誼感恩茶會」,現場共邀請了八十多位志工菩薩共襄盛舉。2012年板橋園區舉辦大型活動的次數之多,居全省慈濟前三名一場場愛心接力的活動,整合了社區志工的應變規劃能力及團結凝聚力。由靜思小志工及社區大學國樂社演奏優美的音樂為這場感恩茶會拉開序幕,接著由板橋靜思書軒、三峽靜思書軒、經典人文雜誌以及大愛感恩科技等志職工代表,輪流上台分享「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

透過交流分享,深入了解人文推廣志工們在過去年一整年的幸福付出與用心護持,除了大家攜手耕種福田之外,各大志業也不吝傳承由志工轉當為職工的法喜心得。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李鼎銘師兄全程參與這次的感恩茶會,深深感恩現場每一位志工對大愛感恩科技無私的付出,並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在2012年度40多場國內/外展覽與309場愛灑分享活動,除了將「環保、科技、人文、回饋」的品牌價值,推廣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外,最重要是藉此"人間菩薩大招生",恪守慈濟志業的重要使命,這也是大愛感恩科技身為社會公益型企業跟其他品牌商最大的不同之處。

這場充滿愛與感恩的志工聯誼感恩茶會,匯聚海內外社區志工們的熱心支持與護持,在眾人彼此的祝福下圓滿結束,每位參與者的在心靈上都獲得清流洗滌、法喜充滿,並成為未來精進的動力,啟發志工們職志合一的心念。「廣邀天下善士,大家同耕一方大福田」,以此自勉並期許會眾能夠發揮眾人的力量,借力使力,傳播美善,接引更多人投入人文志業志工的行列,不僅僅是耕種福田增長智慧,更是為守護我們的地球盡一分力,實踐  證嚴法師對大愛感恩科技的期勉,要以掘井人的精神,不斷深入掘出活泉,並以此清流淨化人心。

Read more

週五, 01 三月 2013

搬家先找環保站 七旬培訓發心不遲

這位75歲了,王金雀阿嬤,做環保已經六、七年,期間他經歷兩次搬家,一安頓好,她就立刻去尋找住家附近的環保站,一天也不想休息。甚至兩年前,他七十三歲高齡,還決定培訓成為慈濟委員,阿嬤說,因為上人告訴她,行善不分年齡。

Read more

菲繹恩重難報經 心靈環保護孝行

圖說:建築師 帕拉佛克斯:「真的很令人感動,也從中學到行善付出,是我們回報父母恩的方式。」(影像來源:擷取自大愛電視台)慈濟菲律賓分會於2月24日,在新港城藝術劇院(Newport Performing Arts Theater) 公演音樂手語劇《父母恩重難報經》。這次演繹,凝聚了各行各業的人士投入。最令人感動的是,演繹的場地是由劇院老闆免費提供,希望透過護持能夠為傳播的善法儘一份心力。緣起於2009年在凱莎娜風災中受創嚴重的馬利僅那市,經由慈濟志工的幫助,市容恢復迅速,也因而帶動馬利僅那市投入環保工作,學習慈濟經驗與人文,馬利僅那市長古茲曼因此也深悟 證嚴法師所殷切教導世間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行善。他有感而發:「這個公演讓我們知道,如何做個好父母,要當孩子的模範。」此中看似簡單卻意寓深刻的道理。

父母對子女的真愛不變,慈濟志工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希望啟發社會大眾,百善孝為先。其實這部孝道經典,早在十年前,在台灣團隊協助下,就曾在菲律賓公演過,華僑界回響極大。而這一次的公演全由當地慈濟志工承擔,陣容更完整,有三百多位菩薩走入經藏,來參與的觀眾則有二千四百多人,獲得華僑與廣大社會人士的感動與肯定。為了這場演繹,志工們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排練,藉由入經藏的因緣入法入心,利益自己,利益眾生,也因此更了解慈濟精神,就如靜思語所示,「心要清淨、做好內外環保─愛惜地球資源、照顧人生資源。」

入經藏的志工菩薩們,由心靈環保開始,學習珍惜與感恩大地的資源。除了入經藏做心靈環保之外,這一次演繹的中國風服飾,皆來自於大愛感恩科技榮獲2013年「台灣精品獎」的傳薪系列環保服飾,這場音樂手語劇的無言說法,傳達父母恩重逾須彌,及時行孝不能等,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深刻的感觸,同時啟發眾人感恩行孝父母深恩的善念。期許透過入經藏,洗滌眾人心中的雜念與慾望,由內而外落實心靈環保。
圖說: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 李偉嵩:「大家都在流眼淚,我們有達到啟發他們,對父母的愛心,啟發他們的孝心。」 流傳千年的佛陀智慧,跨越語言,宗教,再次得到共鳴。(影像來源:擷取自大愛電視台) Read more

新春團拜愛延續 慈悲科技善遠播

圖說: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各代表,化身為八仙報喜,獻上一句新春吉祥話。新春團拜也是一個感恩的春節茶會,不僅是為世界各地祈福,同時也希冀慈悲與科技結合所發揮出來愛與善的效應,在未來能夠持續綿延。【攝影:魏國林】元宵節,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也是傳統春節定義的最後一天。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簡稱「人援會」,--TIHAA)以祈福與感恩的心,邀請北區榮董實業家們、工研院、資深音樂人李壽全老師與各界先進,共聚一堂,舉辦新春團拜活動。透過新春團拜,為世界各地祈福,同時也希冀慈悲與科技結合所發揮出來愛與善的效應,在未來能夠持續綿延。

新春團拜的精彩節目「天官賜福」中的福、祿、壽三仙一出場,馬上贏得滿堂采,並藉由唯妙唯肖的演繹,帶出了人類從古至今欲望多、煩惱多,然而順應時代,三尊仙翁轉換造型,身穿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衫,手捧竹筒,以無量義經,點醒世人,轉煩惱為菩提,福從做中得歡喜。除此,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也各派代表,化身為八仙報喜,獻上一句新春吉祥話。

業界先進與榮董實業家們,歡慶新春、拜晚年外,更實踐 證嚴法師對於「富貴」的教誨「能付出力量就是富,能讚嘆他人就是貴,見善隨喜力行布施,才是真正富貴之人」,歡慶之餘亦提醒有福之人,不忘承擔天下事,造福苦難人群之使命。慈濟人援會總召黃華德在接受大愛電視台的訪問時表示,其實新春團拜也是一個感恩春節的茶會,藉由茶聚表達出眾人的感恩心。其實人援會的五位召集人皆是大愛感恩科技的發起人,因謹記 證嚴法師的叮嚀,在富有之餘,亦能奉獻己力,為人群付出,提點自身越是富有的人,要勇於承擔利益眾生的重責大任。

透過賑災與慈悲救援,見苦知福之餘更要設身處地,以疼惜災民的心研發賑災物資。人援會正是這樣一個融合慈悲與科技的愛心平台,身兼召集人之一的慈濟志工 魏應充師兄亦表示:「人援會就是我們慈濟在全球發生災難的時候,當為我們一個緊急災難的後盾,這是我們現在的定位跟使命。」迎接新的一年,期許大愛感恩科技能夠持續透過這個愛心平台,除了善盡環保教育推廣,清靜大地、淨化人心,落實「與地球共生息」的使命外,更化身為慈悲的後盾,接引更多菩薩加入,發揮各自的良能,延續並傳遞愛與善到世界各角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