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09

週四, 16 七月 2009

墾丁擠爆 志工回收搶救地球

王伯蓮師姊不畏烈日當空,將資源回收物做分類。攝影者:林炎煌正逢暑假,[[墾丁]]成為國人旅遊熱點,日夜人潮不歇。根據媒體報導與遊客反應,墾丁地區每天晚上人潮洶湧,街道上垃圾充斥,大大影響旅遊品質。而屏東慈濟環保志工們更表示:現在每天都得增加回收次數,暑假期間墾丁湧入龐大的人潮,的確也湧入龐大垃圾,呼籲遊客舉手之勞作環保,減輕環境的負荷,共同疼惜地球。 Read more

週四, 09 七月 2009

內湖環保站 吸引大陸考察團

不畏夏日烈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投資考察團」團員,興趣盎然跟著志工邱欣慧解說紙類、瓶罐、寶特瓶、塑膠帶與電器回收拆解等資源回收分類的運作。攝影者:黃朝陽2009年7月9日中午,在一片豔陽天下,來自大陸「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投資考察團」一行三十人,在慈濟志工黃華德師兄的陪同下,搭乘專車,前來「內湖環保教育站」進行兩個小時的環保參訪。 Read more

週二, 07 七月 2009

合成綠色新公園 光明燈下做環保

志工王五進及同修陳玉燕師姊,是合成8號綠園夜間環保點成立的最大推手。攝影:江明堂1956年,因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指定南港為重工業區,當時地價便宜、人工充足、吸引許多重工業廠商來此地進駐投資,為南港帶來繁榮進步,但工廠煙囪林立排放出來的黑煙,也讓南港從此掛上「黑鄉」之名。 Read more

延續物命生活潮流 二手商品依然風華

志工在永和環保回收儲藏間前廊,成立惜福屋,外牆的靜思語,期許路過的人也能聞法啟智慧。攝影者:陳春淑既是環保愛心,也讓生活充滿質感!從家具、家飾、生活用品等等,慈濟人延續物命,讓環保早已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Read more

週三, 01 七月 2009

南港夜晚亮起來 環保志工聚福緣

座落於青山綠野間的南港環保教育站。攝影:蕭惠玲南港原有舊名為「南港仔庄」及「南港仔街」。位基隆河南岸,因昔日汐止市內有北港,另謂與基隆港對稱,故稱南港。於1968年規劃入台北市稱之為「南港區」。區內雖幅緣廣大,但大部分屬山區茶林,人口密度在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為最低,至今年止全區人口數統計有十一多萬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