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志業勤行道 敬天愛地聚福緣

圖說:美蘭師姊在廈門帶動慈濟環保工作,以自身的感動、化為行動,從自家店面做起,以數位電子化看板顯示靜思語、傳遞善念,落實環保分類、資源回收,以及省水省電、節能減碳,更親自參與推動廈門鼓浪嶼第一座環保驛站的成立,帶動當地居民與遊客一起落實垃圾不落地的回收工作 (照片:呂怡德)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鄰近江西,約 1,000平方公里大小,面積接近台灣彰化縣。相傳在古時候,武夷山洪水氾濫,彭祖帶領百姓開山治水。彭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彭武,一個叫彭夷,兄弟倆聰穎過人,智勇雙全。彭祖活到八百八十歲,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鋤頭和一彎弓箭,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開山治水,為百姓造福。兩兄弟不忘父親重托,他們挖出了九曲十八彎,開出了一片片良田。種上了一壟壟岩茶,栽上稻穀和果樹,從此百姓們過上了安寧幸福的日子。人們為紀念這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把這片碧水丹山稱為了『武夷山』。「爸爸,您給我兩年時間,如果不能闖出一片天空,我就甘於在咱們武夷山嫁做人婦、相夫教子。」魏美蘭,不但走出碧水丹山,闖蕩二百公里遠的福州、三百五十公里的廈門,更遠嫁四百五十公里遠的台灣。

目前與夫婿譚維德定居廈門的魏美蘭師姊,12月1日趁著回台省親空檔,在大愛感恩人文講座,用「心寬念存」與「直心道場」與大家分享「敬天、愛地、聚福緣」。

2011年3月,廈門靜思書軒啟業,魏美蘭第一次走進慈濟大門:「當走進書軒,就覺得自己那顆浮躁的心慢慢靜下來了。」往昔商場上,衝業務、抓品質、重績效、信然諾,例如曾經忙了連天、數千元的一筆交易,只因遲了幾分鐘,承諾分文不收,氣吞山河、女強人的心,霎時間,竟然柔軟了,而且全場淚如雨下、不能自己,好像孤傲的心找到靠岸的港口,接觸慈濟,開啟了人生美好因緣。

圖說:就如同 美蘭師姊的座右銘一般 -「時間可以安排、因緣不能等待」,把握自身生命良能,走入社區、進入校園;廣結善緣、增長慧命,帶動許多有緣人一起用行動力來守護環境地球 (照片:曹書豪)當天晚上,接受慈濟人「星空下的約會」,懷著孺慕的心,沒有細問,盛裝華服赴約。想不到,現場不但沒有花香、咖啡香、燭光、曼妙的音樂,反而是一場與垃圾的搏戰,一顆想退卻的心,卻在親睹環保菩薩不為己身、堅毅自在,疊出一方整齊如也、令人嘆為觀止的報紙堆,「是甚麼力量,讓他們能夠做到這樣?」好奇、加上不服輸,魏美蘭一腳踏入廈門夜間環保,倏忽已然5年,一刻不曾退轉。

接著,在2011當年10月廈門佛事展,接觸、並認識慈濟環保精質化的大愛感恩科技,從此結下不解之緣,每一年、每一次佛事展,魏美蘭從沒有缺席,並且組建廈門環保教育講師團隊,從第一年僅一位環保講師回台研習、到年年帶出近十位環保講師之成長速度。透過藉物傳法,向環保愛好者、企業、民眾、學校、小區,將「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環保理念落實推廣,讓廈門民眾瞭解環保綠化生活的新觀念。

「師父 上人怎麼教導、弟子們就怎麼做。」當細數這些聲聞 證嚴上人的德、未曾見師一面,卻拳拳服贋的一位位廈門環保菩薩,魏美蘭時而潸然淚下,更讓自己起了惕勵之心,一步一腳印的開展人生因緣、慈濟路。尤其魏美蘭發心在廈門持帶動環保,將自身的感動、化為行動,將自家店面以數位電子化看板顯示《靜思語》,傳遞善念,曾有一位社區大德,因為喜歡這些好話,又為節省公車票錢,寧願從幾公里外每日步行過來,僅為了抄寫一句好話。為了落實環保分類、資源回收,以及省水省電、節能減碳等作法與觀念,更參與推動廈門有『鋼琴島嶼』美譽的鼓浪嶼第一座環保驛站的成立,推動常態環保教育,帶動當地居民與遊客一起落實垃圾不落地、環保回收與資源分類的工作。

《無量義經》德行品:「佈善種子、遍功德田」,魏美蘭來自碧水丹山,懷抱敬天愛地,以行動投入,走入人群,匯聚有緣,帶動許多人小善、化為清流,魏美蘭勉勵自己的一句話「時間可以安排、因緣不能等待」,把握自身生命良能,廣結善緣,才能增長慧命。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