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台灣經驗記者團 大愛人文真感動

  • 列印
圖說: 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攝影者:邱浩喆)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7月22日至7月27日來台參訪。這個國際媒體團成員主要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因今年入圍第一屆總統創新獎,而受到國際媒體團的矚目。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從美國留學歸國的慈濟委員師姊陳意容博士及從加拿大留學歸國的慈青學長也是慈誠的楊竣翔師兄,用流利的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只聽到貴賓們讚歎連連。

圖說: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Moses Y. Uludong (烏祿東,右三)表示像大愛感恩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這環保科技更是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真心希望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攝影者:邱浩喆)尼加拉瓜「新報」特刊記者 奧麗薇 (Daniela Abascal Olivas) 認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非常有設計感,也很注重功能性,「請購大愛感恩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因為背後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品典範」她更表示:「大愛感恩真的很神奇,可以化垃圾為這麼典雅的產品。」製造過程很有趣、也難以置信,譬如說:綠色產品來自於原綠色寶特瓶,而且原本是硬梆梆的寶特瓶,製成衣服後很柔軟、很舒服。她更覺得這一切神奇的產品,也很適合推薦別人請購,不只是請購一件新衣,而是一件環保回收資源再製的新衣。因為有全台近二十萬名定期/不定期的環保菩薩單純愛護地球的心念及細心分類、在此無私的平台上有愛心/專業的合作夥伴愛心接力,才能呈現出富有環保人文的大愛產品,對於這背後人文更是感動。

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 烏祿東(Moses Y. Uludong)則說:「帛琉雖然有一個實行五年左右的回收計畫,但僅於回收塑膠袋,賣到其他國家製成一些產品。像大愛感恩科技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他更表示: 這些環保科技真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並真心希望能將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慈濟從最初的慈善開始,擴及到醫療、教育和人文四大志業,身為慈濟志業體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承擔傳法者、說法者的角色,向海內外推廣並發揚慈濟的人文精神。

附註: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詞的出現,約莫於19世紀,最初為國際間的民間會議機制及其常設機構,而後發展為具民間性與志願性獨立於政府及政府間國際組織。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12月,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團體會員中的一員,堪稱全台灣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及佛教團體。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