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金條你怎麼不撿?」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0-07-17, 週六 08:59

橋面上的車流聲及大卡車經過時的震動,感覺像是坐在大船上搖晃,橋下滿是砂石車經過,正好上坡加上大轉彎,提早猛踩加油踏板,高分貝的引擎聲震耳欲聾,猛烈的暴衝力,讓人感覺有如坐在小船上遇到強風的驚恐。
養豬老闆猛提醒 好事不少我一人
詹阿壹阿嬤年輕時,因為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優渥,自尊心較強的她不願伸手向家人拿錢,家裡有一塊田地平常種菜維生,後來田地賣掉了,只好到附近一家製造磚瓦的工廠,打零工賺生活費。
說起阿壹的環保因緣,來自於一位養豬的老闆。有一天老闆突然問阿壹:「這麼多的『金條』你怎麼不撿?」起初阿壹聽不懂,經過養豬老闆再次提醒,阿壹終於明白了,「金條」指的是資源回收,從此她就開始撿拾瓶瓶罐罐和紙箱,一撿就是十多年。

阿壹和陳麗珠是遠親又住隔壁,因為常看到葉金英師姊到麗珠家收錢,因而好奇地向麗珠詢問,才明白是繳交慈濟功德款,知道當會員是做好事,阿壹順口就說她也要當會員,就此開始每個月繳交功德款給麗珠。
專注回收無旁騖 手動心靜身健康
很早以前,阿壹就很想到土牛環保站當志工,礙於平常撿回收物回家分類後,會拿到資源回收場去賣,如果又到慈濟去當環保志工,怕被別人誤會,所以遲遲未成行。後來請教一位專門到環保站載貨的司機先生,加上陳麗珠不斷地邀約,開始於每週一下午一點半到土牛環保站做資源分類。

在環保志工陳麗珠的邀約下,詹阿壹阿嬤一做就上癮,似乎沒有感覺到任何噪音與震動的干擾,全心灌注於擺在面前的寶特瓶,將一瓶一瓶的瓶蓋旋開,再將瓶蓋環撥下,她說:「每週一下午一點半到環保站做環保,是她最期待的日子。」。
阿壹阿嬤今年七十五歲,先生在兩年前往生,育有一男二女,兒女都已成家立業;雖然家境不好,平時在自家附近撿拾資源回收,貼補家用。但是每週一下午到慈濟環保站,是她不可遺漏的行程,六年多來如一日,即使腿部受傷不良於行,仍然持著竹杖一跛一跛走到環保站,笑嘻嘻地坐下來,她說:「如果一次沒來,寶特瓶堆太多、太滿,會不好處理。」。
阿壹阿嬤很喜歡做環保,她表示每天的工作就是做資源回收,沒時間看電視,更沒時間與人聊是非,每天都過一樣的日子,覺得很習慣也很快樂。
【更詳盡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撰文者:賴福元 台中報導 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