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護台灣 土石竄流之島

圖片取自:經典雜誌「家,已經沒有了。」一名七十四歲的[[魯凱族]]老人,坐在自己親手用竹竿、鐵絲、透明塑膠浪板所搭建的簡易廚房內,用字精簡、語氣漠然地道出這句話。這是我坐在他身邊的那個早晨,唯一不用透過翻譯就聽得懂的、非魯凱族語的話。深刻,有力,而且沉重,一如土石流的瞬間爆發。

老人的漢名叫作高紅秀,他那「已經沒有」的山上的家,位在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那裡是一個三面鄰山、一面鄰河的典型河谷地,村民皆為魯凱族人。2007年8月13日下午,高紅秀與妻子及剛返鄉的兒孫共八人齊聚家裡,為後天即將舉行的豐年祭做準備,歡樂氣氛與屋外落了數天依舊未停的陰雨形成對比,忽然間,渾濁的黃色液體開始從門縫溢進屋內。出門查看,才驚覺,距離屋外不到五公尺、相看數十載的山坡地已呈現流動狀態。

高紅秀仰頭望著熟悉的山壁,眼見土砂和雨水逐漸合體,在重力加速度下朝村子撲來,一回神,滾滾渾水已漫淹至他的膝蓋。他趕緊牽著家人,加入奔逃的人群,往全村地勢最高的教堂跑。錢財、衣物、甚至日常農用的魯凱族佩刀,沒有一樣來得及回家拿取。最後,他只能站在高處,眼睜睜看自己的家,被流動的土石大口吞噬,吞進大地的肚子裡。

「幸好發生在下午,大家都醒著,如果是半夜,全村的人大概都被活埋了。」儘管好茶村遷村推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再輝,可以忍痛這樣正面思考,但大自然的毀滅性力量,已經讓好茶村近百戶人家永生難忘。由於聯外道路、水電、通訊全斷,加上又有聖帕颱風逼近台灣,事發隔天清晨六點,內政部空勤隊出動直升機,來回載運二十多架次,才將一百五十餘名好茶村民載送下山,安置於麟洛鄉廢棄的隘寮營區。一轉眼,兩年過去了,好茶村民連同村長陳保華共三十幾戶,依舊在生活不便的營區中「安置」,等待政府協助他們完成遷村。

土石流對台灣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每年夏季的颱風新聞中,往往成為喧賓奪主的要角。1990年六6月歐菲莉颱風侵台,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二十四人遭土石流活埋。1996年賀伯颱風,全台總計有一千二百六十六公頃的土地被土石流覆蓋,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神木國小岌岌可危,神木派出所二樓變一樓,新聞畫面開啟台灣土石流災難記憶的濫觴。



台灣地質易患土石流

圖片取自:經典雜誌1998年10月瑞伯颱風來襲,台北市內湖區的土石流奪走五條人命,瑞伯颱風走後兩天,台北縣五股鄉又發生七人因土石流意外罹難。2001年7月桃芝颱風,造成全台五十五人死亡、九十三人失蹤、三十三人受傷送醫;同年九月納莉颱風來襲,六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五千輛砂石車載量的土石下衝,掩埋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十多戶民宅,幸好避難得宜無人傷亡,但財產損失難以估計。而類似的慘痛災例在台灣,還有很多(參見《經典》第五、一一三期)。

根據台灣主管土石流防災的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定義,土石流是指泥、砂、礫及巨石與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產生的流動體,沿坡面或溝渠由高處往低處流動之「自然現象」。

投入土石流調查工作逾十五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科長李錦發指出,「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接處,山坡因板塊擠壓而生,故地質破碎複雜;加上多屬砂岩、頁岩等沉積岩,土質鬆軟、吸水性強,容易吸附過量雨水變泥漿而下。」

原本即容易崩塌的地質,加上台灣春季有梅雨、夏季有颱風,雨水豐沛的氣候條件,以及坡地超過國土面積百分之七十的地形地勢,此三要素天衣無縫地搭配之下,一座土石竄流之島的天命,幾乎大勢抵定。

而歷來山坡地的人為開發,更催促著土石流的到來。明清時代起,先民自沿海平原逐漸往內陸坡地移墾,多半以火燒方式先消除林區,再改種稻、茶或蔬果,淺根植物遍布加速了土壤流失;而土壤肥沃、地勢平緩的山谷河川沖積扇,更易形成聚落,殊不知這些沖積地往往是土石流必經之路,若大雨一來「山洪爆發」,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沃土。

尤其到了近代,都市周邊坡地社區的開發,更是雪上加霜。李錦發強調,「坡地開發勢必需要開路,而開路就一定會破壞水土保持,這些都是促使土砂加速風化的原因。」

源源不絕的土石流原料,從何而來?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黃宏斌從研究中發現,「土石流的發生和地震密切相關。」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不僅飽受地震威脅,沒想到尾隨頻繁地震而來的,是土石流這個後遺症。

李錦發也指出,「地一震,岩層就更破碎,碎岩就是土石流的第一手原料。」這些平日好端端待在山上的岩塊,一旦被豪雨洪水喚醒,隨波逐流,就形成無堅不摧的土石流。

「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不可能也沒必要根除的,」黃宏斌解釋,「如果沒有千百年來土石流的不斷沖刷,搬運土砂,台灣西半部肥沃的沿海沖積平原也不會存在。」土石流並不等於土石流災害,只要人們能避開土石流流動範圍,做好事前的疏散工作,便能減低災情。

如果我們居住的台灣,注定是一座土石竄流之島,從現在起,我們該如何思考自己、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與土石流之間的對應關係?

本文摘自:《經典雜誌》133期「土石竄流之島」報導,詳盡內容請參閱之。撰文者:田哲榮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