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可分解?辨識不易回收亂象

  • 列印

大愛台連續播出幾天的「塑化年代」專題,介紹了台灣市面分類的七大類塑膠,其實在編號七號、其他類的塑膠當中,除了傳統塑膠PC之外,還有一種叫做「PLA」的塑膠,也被歸納為七號。不過,「PLA」的分子組成,和傳統塑膠的石化原料完全不同,它們由玉米澱粉、或是乳酸等生質材料、聚合而成,又稱為「綠色塑膠」。在堆肥環境下,50天就能完全分解掉,不像傳統塑膠、萬年不滅,影響生態。台灣廠商在環保署鼓勵下,陸續使用PLA材質的食品容器,但因為PLA和傳統塑膠的模樣、相當接近,消費者使用後,還是丟棄在塑膠類,環保人員不但不易回收,更可能混入傳統塑膠,降低再生品質。今天的「塑化年代」專題,一起來了解。 


走進大賣場,生鮮食物的包裝盒,琳瑯滿目,但看起來像塑膠的,就一定是塑膠嗎? 

大賣場經理 胡志光:「它的軟硬度其實都跟塑膠會相近,它會有一個所謂的PLA的這個標示,7號環保回收。」 

提煉「石油」製成的「塑膠」,千萬年不能被分解,業者因而製造出可分解的「生質塑膠」,英文簡稱PLA(Biomass Plastics)。 主要材料是「玉米澱粉」,或是「聚乳酸」和「纖維蛋白質」,組成分子和「傳統塑膠」完全不同。 

中國附醫毒物科主任 洪東榮:「(生質塑膠)它燒了,大概就是二氧化碳,比較不會有這些有毒的氣體。」

「傳統塑膠」燃燒,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不過,「生質塑膠」焚燒,不會釋出毒性物質,因此稱為「綠色塑膠」。 

「生質塑膠」在台灣市占率不到0.01%,廠商進口「生質塑膠粒」,加工塑形,做成食品容器和袋子。這些原料以往在國內並沒有合成製造,直到近年來,「核能研究所」轉型,開發綠能。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核能研究所的工廠,在我背後這個巨大的桶子,裝滿了不要的稻草和木屑,經過處理之後,變成了生質塑膠。」 

核能研究所化學組工程師 陳文華:「把(稻草)裡面的糖提取出來,經過菌株生物的發酵,產生我們可以用的乳酸,這個乳酸經過聚合之後,可以變成這個聚乳酸。」 

類似塑膠顆粒的「聚乳酸」,經過加工,成了各種食物容器。 

民眾 丁先生:「(市面上常用的接觸到的,哪些是生質塑膠?) 分不出來。」 

便利商店的冰品杯、連鎖咖啡店的外帶杯、生鮮和麵包產品的部分包裝盒,還有早餐店的提袋,都是「生質塑膠」。 

民眾 王小姐:「(生質塑膠用完,你會怎麼處理?) 基本上我們塑膠還是會進行分類回收。(所以一樣丟到傳統塑膠(回收桶)?) 對,目前是這樣子。」 

想降低環境汙染,政府鼓勵業者使用「生質塑膠」容器,但後端的回收工作變了調。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我們現在的飲料杯有那麼多種材質,你要好好去做分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來到回收廠,很多生質塑膠和傳統塑膠,摻雜不清。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經過人工處理完全分類成功的,可以變成PE、PS和PVC這種塑膠類,但是有很多複合性的塑膠材質無法再分類,最後變成了這種廢棄物。」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茂榮:「你到後面又混在一起的時候,PLA可以分解,有些東西(塑膠)不能分解,或者有些用燒的(進焚化爐),整個和在一起,就等於已經失去了意義。」 

「生質塑膠」的回收,出了紕漏,環保署從2011年3月1號起,修法將「生質塑膠」納入「資源回收廢棄物」。 

事實上,「生質塑膠」在柏油路面很難分解,但在堆肥土壤的厭氧環境下,50天左右,就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回歸大自然。 

先進國家禁用拋棄式塑膠袋,台灣政府順應民情,只禁止賣場和超商提供免費塑膠袋,但很多民眾習慣難改,寧願花錢購買,以價制量的政策,成效不彰。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謝和霖:「一次性的產品或包裝,本身就是不環保的,你用再環保的東西(PLA),這整個結果,還是不環保的。」 

當大眾焦點集中「綠色塑膠」能否減緩環境汙染,卻忽略了人類超量使用塑膠產品的問題。其實,真正的良方,是「減塑」,而非「綠塑」。   

張澤人 郭繼宗 綜合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