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規模與震度容易混淆搞不清

  • 列印

很多人搞不清楚,地震單位「規模」跟「震度」的差別,規模是地底下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震度則是地表實際感受到的程度。

地震訊息與新聞,在台灣不稀奇,但許多民眾其實搞不清楚地震單位「規模」跟「震度」的差別,簡單來說,規模是地底下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而震度則是地表上實際感受到的程度;規模沒有單位,能計算到小數點第一位,例如921大地震規模7.3,震度以級數為單位,沒有小數點,而且一個地震,各地方震度感受都不同,例如台北四級,台中三級,這些地震小知識,您都了解嗎? 

搖搖搖,地震又來了,民眾並不陌生,但地震使用的單位,可就常常分不清。 

民眾:「我記得什麼級數那種,我忘記了,級數好像沒有到七吧,它是七什麼知不知道,是七點幾,還是七級?左邊沒有級數吧,是嗎。」 

用錯單位,可是會貽笑大方,看看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清楚寫著芮氏規模,代表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而常說的3級4級地震,則是地表上實際感受程度。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一個地震它只有一個規模,各地有不同搖晃震度,一個地震各地震度可能都不一樣。」 

一般來說,地震規模越大,搖晃程度跟著強烈,但兩者可不一定成正比,「震央深度」也是影響因素。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地震深度比較深,震度它會比較小,看離震央遠近,還有地震深度。」 

以日本311大地震為例,規模9.0,相當於三萬顆原子彈,還引發海嘯,但幾千公里外的台灣卻無感,進一步解釋更清楚。 

測報中心曾測到規模5的地震,震央附近卻出現七級震度,規模7的地震,外海感受卻只有1級,由此可知,規模不一定大於震度,地層深度 遠近距離,還要加上「地質」因素,才能估算出地震影響程度。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宏宇:「整個臺北盆地,這麼厚的沙土層或黏土層裏頭,只要傳播速度進到這一層,因為土層比較軟弱,波速來到軟弱土層,藉由波速傳達產生放大效應。」 

放大效應,導致地震發生時,震度比預測來的強烈,持續時間也拉長,除了臺北盆地,台灣西半部平原,都在影響範圍。 

標示震度的紅色數字,一下遞增 一下遞減,由模擬真實狀況可以知道,震度不會只出現一個等級,而是忽快忽慢、強弱參差,那氣象局又是怎麼在短短時間內測得地震大小和強度呢?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由地震波搖晃時間和搖晃長度,可以知道它大概釋放多少能量,其實我們是一個一個站去算規模,最後我們有109個即時站,取一個平均值算出規模,那各地的話,就是看它的加速度,幾個加速度,定出它的震度,從地震波直接讀出加速度。」 

接著測報中心會依照陸續收集到的資料,修正規模及震度。 

畫面驚悚,而地震的可怕,如同原子彈爆炸,威力更驚人。以921大地震來說,規模7.3,等於46顆原子彈,而規模6.2比起規模8.2地震,如同一顆對上一千顆原子彈,表面上好像只差了二,釋放能量卻差了一千倍。 

實際體驗看看四五級地震,到底有多強,搖到這種程度,多數人都會感到害怕恐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怎麼防範與避難,就顯得格外重要。 

採訪撰稿:張宜茜 
攝影剪輯:倪子凡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