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茶有機栽培 與自然共生息

  • 列印
台灣人熱愛品茗,喝茶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有野生茶樹存在,人為栽種從引進福建茶種開始,也已經有兩百多年時間。台灣因為氣候環境,適合茶樹生長,不管香氣或滋味,都是世界公認的,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民眾愈來愈重視食安問題,台灣茶,也開始走向有機。 慈濟的靜思茶,採自苗栗三義有機茶園,管理者陳忠厚,是一位慈濟志工,他秉持與自然共生息的理念,種茶,只靠全素的有機肥料,還有天然雨水、霧氣這三樣,在茶樹和生態之間取得平衡。多年來,陳忠厚堅持有機的用心,讓他的茶,不僅通過SGS檢驗,更在今年,獲得中興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有機認證的肯定。
茶葉採收時節,陳忠厚在苗栗三義的茶園裡,來回忙碌著。 
廿八公頃,一望無際的土地,種的全是茶樹,這是陳忠厚,用心經營的有機茶園,也是慈濟有機茶的故鄉。 
話著家常,婆婆們一邊採茶,有機茶園,總是充滿無限生命力,但要怎樣,才能判斷,茶葉究竟,能採了沒啊?用手輕輕撫過每片茶葉,陳忠厚說,關鍵字是,QQ的啦。
有機茶農 陳忠厚:「QQ的時候就是還沒好,如果感覺這種摸起來必較不Q了,就是告訴你,兩三天要採了。」
堅持有機不是件簡單的事,畢竟尚天然的美味,連人都愛了,更別說是,原本就住在茶園裡的小生物。 
有機茶農 陳忠厚:「九十九年就春茶採完,我突然就發覺說,每一棵茶裡面的茶蠶就是幾百條,幾百條蟲在吃,我沒有見過這種情況,我不知道怎麼辦。」
不能用藥,又不知如何是好,陳忠厚只好先,順其自然。 
有機茶農 陳忠厚:「經過第二天第三天我就看到,上面站了幾隻那個白鷺鷥,一口一條蟲一口一條蟲在吃,沒有到兩個禮拜,全部的蟲全部吃光,那種感覺實在讓我非常感恩,我想說原來生態,有機生態是這麼美妙。」
這下,陳忠厚學到了,原來順應自然生態,就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有機茶農 陳忠厚:「有機經營的概念就是蠢動含靈,都有它生存的必要,它生存的理由,所以我們在種植有機作物的時候,我們必須尊重每一樣東西,所有動物跟草木,學會尊重,才發現,它們其實也會,給予回饋。」
蟲會在裡面可以生長的話,牠在蠕動或者在生活的時候,會把土壤推成變比較鬆軟,這麼鬆軟它有幾個現象就是說,如果有水來的時候,水可以存到底下去,就可以保濕,保水分,它的土壤因為有空隙,所以含氧量很高。
土壤鬆了,水分飽了,根莖有空間可以,好好地伸展一番,茶樹當然長得,頭好壯壯。 
冒著大雨,這一天,陳忠厚,正在為他這一季的冬茶施肥。 
有機茶農 陳忠厚:「冬天的時候,會有一些寄生性的細菌,牠會卡在這個葉面上,所以我們就用酵素跟一些液肥。
既然講求有機,用的,自然不是市面上那種化學肥料囉。 
有機茶農 陳忠厚:「有機肥的液肥,它裡面含有很多很多的胺基酸,兒茶素跟茶多酚的品質就會好,當我給它發酵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很甜的那種感覺。
維持天然,不容易,陳忠厚還堅持,非讓茶葉吃素不可。
有機茶農 陳忠厚:「受到動物性肥料的限制,所以當很多年以後,我們這個茶的土壤裡面,一定會缺某些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把它加下去以後,我們茶菁的品質,才會年年在改善。」
嫩綠茶葉,努力吸飽大地,所給予的精華,淬鍊出,最自然,也最鮮甜的原味。 
有機茶農 陳忠厚:「有機成形,就是說我們這個茶園,已經經過多年有機耕種以後,它真正變成回到最原點。」
清澈茶湯,順著壺嘴流下。順應自然,是陳忠厚一貫理念,茶品,當然也得依循節氣變化。從春天的手摘綠茶,到冬天的烏龍茶,陳忠厚愛茶葉,更愛護這片土地,一季一季,永續循環下去。
撰稿:蔡佳珍  攝影:真善美志工  剪輯:鄧應忠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